央行最近发了一个工作论文,题目叫做《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这篇论文涉及了方方面面,有些内容的可读性不错,但真正引发全民关注的原因,只是中间的这一句话:“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准确的来说,这只是论文中的一句话,对于论文整体的论述和核心观点并没有什么重要关系,更像是一笔带过的随口之言,但因为央行的名头太响,瞬间让互联网上血流成河,充斥着文科生的愤怒和理科生的得意。
央行论文将“东南亚”作为因为文科生太多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例子,这其实是对东南亚历史和现状的不了解。东南亚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很复杂,未来发展也不是靠少些文科生就可以这么简单。而且东盟国家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地区之一,作为研究论文,这么草率下个粗糙结论,明显是有瑕疵的。
我们身边的文vs理科教育
文理科之争从高中分班开始,一直贯穿到我们成年之后。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坊间传说中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生的歧视链。
不过即便真有所谓的歧视链,那肯定是“个性化”的:不同学科的毕业生,甚至不同的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不同的歧视链,并不是理工科>文科这么简单。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顺便咨询了身边几个从理科学生一直走到理科教授的朋友,问他们的学科倾向,对不同学科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占主流的反而是理科>文科>工科。也许这是因为理科和文科学到头的博士都叫Ph.D.(Doctor of Philosophy / 哲学博士),惺惺相惜吧。
其实所谓的歧视链,最大的用处不过是斗嘴时候的嘴炮武器而已。如果真的将这种思维用到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养育中,在处理文理科教育的差异上,的确有不少的思维误区。
文理科分班的问题
所谓的文科和理科,大多是在中学阶段进行文理分班的时候划分的。但很多时候,这种划分并不是用自然公平和平衡的方式来进行的。
选择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原本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或者学习上的特长。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会依据学生当时的数理化成绩来建议甚至强制要求。如果一个学生的数理化学的好,那不管他的兴趣如何,也不管他的文科成绩是不是更好,基本都会优先划分到理科班。而如果数理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更有可能被划分到文科班。
这种通行的划分方式,造成了理科文科的歧视环境。但它也造成了某些重要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那就是人的天赋和兴趣 —— 很多学生对文科兴趣更高,或者更有天分的学生,因为理科成绩好,就被硬生生的划分到了理科,如果没有尽早下决心转型,就要在未来长期面对跟自己内心斗争的苦闷。
记得我上中学时,因为全班的成绩都很好,就完全没有经过文理分班的过程,直接全班都被理科了。而一些内心坚定希望学文科的同学,只好“曲线救国”,跑去读可以招收理科生的理科大学的文科系,比如跑去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学中文。
文理分科几十年,虽然在当时是合理性的,但在现在来看,这种刻板的划分,尤其是纯粹的用数理化成绩划分的方式,已经逐渐展现出弊大于利的情况,在未来,也会越来越严重。
文理科就业的现状
之所以进行文理分科,最重要的理由,是为未来的社会分工来划分的:既然有些工作主要要求文史哲的能力,有些工作则重点在于数理化,那不如尽早将孩子区分,在高中、大学就分为理科和文科来训练培养。
但这个问题背后值得思考的也很多。首先就是:我们真的能从高中、高考的时候就确定自己未来的工作和人生方向么?
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在大学毕业十几年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同班聚会,几十个同学做了一下统计,发现还在从事和原专业技能相关工作的,只有一小半。换句话说,作为全中国热爱科学的大学之一的理科毕业生,一多半并没有从事原本专业的科研工作。硕士、甚至博士毕业后转行的也大有人在。
之所以在分班的时候会优先按照理科标准来划分,这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本身的要求,也是家长甚至学生的要求。其核心原因是来自“理工科好找工作”的想法。认为学理工对口的工作更多,比学文科有优势。
再看看现在我们认为很“自然”的文理分科,它其实并没有太久的历史,是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出现的。几十年前中国社会经济比较简单,理工医农文商法教艺,几乎可以涵盖当时的所有工作岗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行业细分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已经很难用文和理来区分。这点在中高阶的管理岗位更是明显。现在在同样一个岗位上,可能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
大家入社会工作之后,自己经历过应聘、面试、招聘,接触了一些不同行业公司的运作和管理,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以现代公司的设置,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其实和文史哲、数理化没什么特别的关系 —— 产品、项目、客服、市场、运营、BD、销售、采购、人事、行政......
对于很多岗位的用人选择来说,公司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能力,工作的经验历练,而不是纠结学历专业是否对口。很多岗位也无法通过学校中设立对应的专业来培训 —— 比如我们现在也没明白,让20岁上下、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大学生学“管理学”是什么原因。
因此,现在依旧简单的将专业和学生都二分法,从中学到大学就分非文即理,已经是不恰当的了。未来的社会依旧需要在科学或者文史方面专精的研究者,但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同时具备一定理科和文科知识和训练的通才。
文理科教育的期待
从理想角度来说,取消所谓的文理分班可能是终极解决方案。这并非没有先例。一百多年前,清末的早期中国大学中,就曾实行过文理分科,但在民国又进行了“合科”,不再区分文理。
只是我们也知道,这种教育改革将会对无数人的现状和未来造成巨变,一定不是短期内就能实施的。那在保持分科的情况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因为文理分科的弊呢?
可以做的有很多,比如在大学加强文理交融,让理工科生有更多时间接触文史,让文科生也同样有机会了解科技。
教育者应该明白,一些基础的能力,并不是简单的用文理来区分的。比如逻辑,比如语言表达,无论是文科和理科,在未来的工作中都需要用到。
比如从中学,甚至从小学阶段,就可以让孩子接触“职业”,了解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具体职业,他们日常在做哪些工作,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可以获得怎样的成长。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早的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从而在文理分科的时候,做出更符合自己天赋和兴趣的选择。
“比如”还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需要跳脱出学科歧视链,或者职业歧视链的思想桎梏,明白孩子未来的前途和成就,并不是由他考上了哪个专业而决定的。
题外话
网上关于这个新闻的一些讨论中,提到中国投入大量科研预算,但产出并没有很好,这就是因为缺少人文精神blahblah。不知道这是嘴炮还是认真的,如果是认真的,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理科和文科的区别是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方面,理工科毕业生也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并不是人型机器人。至于中国科研产出的问题,这和文科理科没什么关系,也不需要什么“文科精神”,真正需要的,估计是中纪委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