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累计接种的新冠疫苗大于2亿剂次,卫健委方面表示,今后还要继续加快疫苗接种,让更多人得到防护。对于第二剂次很难预约的问题,国家也重新调配了疫苗,满足大家的第二针接种需要。
只不过,近段时间关于新冠疫苗方面的谣言很多,不少人受到了误解,造成不好的影响。
误区一:疫苗有效期6个月?
不少网友都认为,疫苗保护期才不过6个月,过了时间后还需要继续接种,自己短期内并不需要外出,是不是就没必要接种了呢,还能给国家省点资源。
对此,专家梁亚琼主任表示,这一说法明显不科学,其实疫苗研发至今不足一年,国内数据只观察了6个月,因此证明疫苗在6个月内是有效的。随着研究的继续,数据也会及时更新,很快就会公布9个月的监控数据。
如果观测到一定时间内,抗体水平波动幅度大,也会及时进行说明,是否需要加强接种,但这些都要通过后期数据反馈进行。
误区二:第2针晚打等于无效?
近期,不少人预约第2针一直没约上,生怕错过了第2针的最佳接种时间,晚接种就没有什么效果,可能会前功尽弃,真的会这样吗?
梁主任解释道:第1针接种过后,通常是间隔3周后再打第二针,两针是在8周内进行,这是接种指南的要求。
不过如果第2针一直没约上,或因个人原因错过了接种,超过了8周,不用重新接种,只需将未接种的剂次补齐就行。
误区三:备孕无法接种
“技术指南”中确实强调了怀孕的妇女最好别接种,那么备孕人群能否接种疫苗呢?疾控中心专家王华庆认为,伴随着对疫苗安全性的研究,发现就算在备孕期,也不需要担心接种疫苗会对生娃有影响,男女都可接种。
接种疫苗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不需要打胎处理,也不用担心胎儿会畸形,这是国际共识。
可能有人问,怀孕妇女不让接种,接种后怀孕却属正常,这是不是矛盾呢?王华庆表示,不给孕妇接种,是从谨慎角度思考,但因疫苗而引发胎儿相关的异常问题并未出现。
误区四:过敏体质不能接种?
“技术指南”中强调,对疫苗过敏者不能接种,那么抗生素、花粉等过敏人群并不少,他们难道不能接种疫苗吗?
疾控中心安志杰称,新冠疫苗中并没有抗生素成分,因此抗生素过敏人群并不需要担心。对花粉、海鲜等一般过敏,它们和疫苗成分并没有关联,也不需要担心不能接种。
对疫苗过敏的人群并不多,多见的是过敏性皮疹,且症状通常比较轻。至于过敏性休克,概率更是非常低,大家可在接种后,留观三十分钟再返回即可。
可见,新冠疫苗十分安全,大家可放心接种,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被感染的概率,这也是为自己的健康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