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导演张以庆带领团队在武汉一家寄宿幼儿园,耗时14个月,采集素材5000分钟,最后剪辑成50分钟40秒的优秀作品。该纪录片一经上映震撼了许多人,之后,各种奖项如潮水般涌来。
据说,张以庆拍摄幼儿园本来是因为拍了《舟舟的世界》陷入抑郁状态,所以想拍一部《幼儿园》缓解心理压力,却没想到拍完《幼儿园》张以庆又陷入了抑郁状态。那么这部《幼儿园》究竟有什么魔力?
拍摄视角和技巧
影片通过儿童的视角窥探成人世界,影片真实反映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我们通过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各种成长经历猛然发现,幼儿园不就是“小人国”?
孩子们深受成人的影响,成年人的那些价值观无不体现在这些孩子身上,尤其在一问一答的环节,通过孩子的回答我们就能推断出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他生活的家庭环境如何,人性的善恶、是非,正义与邪恶在影片中都被赤裸裸展现出来。
从拍摄技巧上看,我们为什么觉得《幼儿园》很真实?
因为他的画面里都是孩子,我们很少看到家长和老师入画,即使看到也经常是虚幻的。甚至有的时候,即使是上课也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看不到老师的人画。说句题外话,张以庆团队在拍摄《幼儿园》的时候,前期根本没有拍摄,只是去那里做做样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让幼儿园的孩子和老师适应摄像头,只有他们适应了摄像头他们的所有行为举止才会很自然。
细节抓拍,定格的画面很多。我们在观看《幼儿园》的时候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温馨,是什么让我们捧腹大笑,又是什么让我们在欢笑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就是那些孩子生活的细节,以及孩子们那些定格的画面。
看完影片之后,孩子睡觉拉小手,吃饭把饭弄得到处是,调皮的熊孩子爱打架……这些画面总能让我笑声不断,而那些比如孩子等家长等不到急的焦虑,之后画面定格,还有穿插的采访,孩子们像成人一样回答那些社会事件这样的画面又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影片结构分析
《幼儿园》看似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碎片生活的情景再现,实际上影片在叙述中的逻辑顺序也是清晰可见的。
影片是以时间为顺序拍摄了一年春夏秋冬孩子们的生活,并且涵盖了小、中、大三个幼儿班,镜头不断在这三个班转换,除此之外,并不是所以的孩子影片都拍摄进去了,它是有侧重点的,每个班都有最调皮的孩子,而这些最调皮的孩子最能带给我们欢笑
导演自然也把那些镜头多给了他们。在穿插的采访中我们总能看到对一个天才儿童的算数考察,孩子小小年纪却能靠心算算出百位数以上的加减乘除,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来在孩童时代,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永远都是那么充满童真、童趣,在我们印象中他们这个年纪应该是最天真烂漫的时候,但是在那些穿插到采访中我们却觉得自己一个成年人竟还没有一个孩子说的话成熟。
影片中,记者问孩子对日本人的态度,有个孩子直接说他们是坏人。在记者的引导下,有一个孩子说日本的普通群众还是很好的,但是那个一开始就说日本人都是坏人的孩子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即使他承认记者有些观点是正确的。这究竟是不是孩子自己的认识,还是成人灌输的思想,或者说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呢?答案或许各不相同,但导演已经在引导在给出了结论。
视听语言、声画分析
不知道大家在影片中有没有注意到,总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一首《茉莉花》定时响起。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茉莉花》的音频,每一次都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就比如说在拍摄孩子们入睡的时候,这首歌温馨、安静的音律让我感到很舒适,内心和孩子们一样回归了平静。再比如,当陈志鹏妈妈忘记接他回家的时候,别的孩子都走完了,妈妈迟迟不来,孩子焦急地等待《茉莉花》响起,我们在替孩子焦急之余搭配上这首音乐感觉孩子挺委屈,也坚信妈妈一定会回来,因为《茉莉花》就是歌唱家乡的歌曲。
从画面效果上看,我们是否注意到拍摄的幼儿园场景中,幼儿园的墙面是蓝色的,各种场面都是这种冷色调,还有黑白画面的转换。除此之外,除了幼儿园教室内,其他外景总是被虚化。导演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画面?为了拍摄张以庆还把原本是绿色的墙面刷成了蓝色。
蓝色给人冷的感觉,个人觉得导演采用蓝色这种冷色调加上之后导演再次陷入抑郁,可能这种冷色调是要映射一种忧伤的主题,可能就连导演拍完《幼儿园》之后,都觉得我们其实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失去了童真,早已被世俗浸染的孩子小时候都知道社会这一套。那么他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那样的人,都说从小看大,从单纯的孩子身上我们却早已目睹了成年之后他们世俗圆滑的一面。
黑白色彩的对话采访增加了影片的深沉度。孩子本该是纯真无邪的但是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却总能看到成年人思维的影子。采访中,一个孩子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父亲是干啥的,母亲是干啥的,还问其他孩子,这种虚荣攀比不就是成年人的思维?
就像影片开头提到的“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影片稍显沉重却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孩子的成人化,在不知不觉中言传身教中,让一群孩子失去童趣,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