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外国博主采访人大附中学生的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那些学生们流利的英语,让无数网友直呼“感受到了来自海淀区的暴击”、“感受到世界的参差”……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采访学生给自己的评分都在5-7分,他们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有进步的空间。如此优秀且认知清晰的他们,背后付出了什么?
这几年,“鸡娃” “内卷”已悄然走出精英家庭圈层,普及至寻常百姓家。
为了能让孩子考取名校,家长们一手买入天价学区房,另一手猛抓孩子的补习班、海外游学、出国交换等课外经历。
在北京,鸡娃们的“梦校”目标可能是人大、北大、清华、首师大的附中及十一学校、101中学的“六小强”。在上海,“梦校”则是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和交大附中的四大名校。
无论身在哪个城市,总有一所学校等你来“鸡”。
那些被“鸡娃”成功,顺利考上人大附中等学校的学生们,水平到底什么样?
人大附中学生的英语水平
最近,一位外国博主Spencer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门口进行了采访。
在开始采访之前,他就已经对人大附中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充满了期待,毕竟,那里可是全北京最好的高中!
随后,Spencer就在人大附中门前,开启了“随机蹲人采访”模式。
第一个女生名叫Natalie,在听到Spencer问她“Can you speak English?”的时候热情地做出了回应。
可以看出,她在和外国人聊天时完全不怯场,也没有任何紧张感。
不过,即使英语已经十分流利,能和外国人流畅交流,但她依旧只给自己的英语水平打了五分(十分制)。
不过,因为正值期末考试,校门口的学生们都要赶着去考场,Natalie没有和Spencer进行更多的交流。
第二位被采访的学生,也是一名女生。
在确认了她可以用英语交流之后,Spencer又抛出了给自己英语水平打分的问题。
和Natalie不同,这名女生相对来说更加自信一些,给自己流利的英语打了六到七分。
不过,Spencer还是觉得她们都太过谦虚,只要能听明白他在说什么,得分就不应该是5分、6分或者7分。
第三位被采访者,是一名叫做Michael的男生。
相对于前两位女生,Michael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更为自信,一开口就是堪比native speaker的口音,并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not same as native speaker, but close.”
但一转眼,听见Spencer问他给自己的英语水平打几分的问题,他却只打出了5分……
听到这个答案,震惊的Spencer忍不住发出灵魂疑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给自己打五分?你明明比五分要高!
Michael很快就用流利的英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No, self evaluation is very essential of us and we cannot over appreciate our English skills.”
或许是因为人大附中学生的基本素养,除了给自己严格的自我评价之外,Michael也坚持严格要求自己。
据了解,这些同学都是ICC(人大附中国际部)的同学,都是准备考国外大学的。
很多家长在网上不禁感慨万千,表达自己感受到世界的参差:
同时,一些热衷于“鸡娃”的家长也因此产生了焦虑情绪,纷纷以此为参考目标,要求孩子和他们看齐。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大可不必,虽然人大附中的学生很棒,但是“毕竟孩子也没要求家长向二马看齐”。
“鸡娃”的留学热潮下,家长有多难?
为了培养自家孩子英语水平,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心情——
打听补习班的心累
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语言考试补习班,四处打听,蹲点排队,只为能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考试,家长悬心
孩子考个托福、SAT,其实最紧张的是家长;但是嘴上又得跟孩子说,“考不好没事,下次再考,压力不要太大。”
人均“留学百事通”
微信里有十几个留学家长群,几十个留学公共号,每天都在潜水看看看,到处搜刮有效信息,每个人都成了“留学专家”,只希望提前了解关于留学的一切!
还在家长群学会了一堆留学“黑话”:爬藤、占坑、ZZP,考K、考P、红白思……不懂这些,都不好开口跟大家取经!
最成功的留学生家长,在孩子出国前如何帮助提前适应?
出国留学,语言是关键
中美学术、文化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使得习惯了国内的教育制度和观念的中国学生在刚到海外留学时“水土不服”,难以适应。
掌握好英语是在一个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学习的最最基础的技能。
初到海外,语言不适应是每个留学生最先遇到的挑战。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应试考试并不难,但是语言考试拿到高分,并不代表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就强。并且,学术用语跟留学生掌握的简单口语完全是两码事,很多学生在拿到语言成绩后就不再强化语言,导致开学后难以适应教授的语速及授课进度。
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体制的差异,更会放大这种语言的难题,比方说:
· 适应周期短
在国内大学,学生不需要快速适应,面对考试,有很多学生采取的是临时抱佛脚,但依然能够拿到高分顺利毕业。
然而,对于留学生来说,适应期非常短。通常在大一入学的三周以后各类考试剧增,学业强度一下子增大,很多留学生对此表示应接不暇,亚历山大。教室还不太能找到的时候,已经要开始应对考试了。
· 不同的挂科机制
在国内大学挂科的话,学生只需要重考,拿到及格的分数就算通过。
但在北美,挂科后会非常麻烦。不仅需要重修这门课程,而且如果某门课只在春季(秋季)开放,学生想要重修必须要等到下一年才可以。
此外,更糟糕的是,即使你重修了这门课,你最终的分数也是上一次分数和重修后分数的加权平均值。并且,【挂科】一直显示在你的成绩单中,不论申请研究生还是求职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不同的评分机制
国内的大学分数都是一锤定音的,平时作业也只是练习,学生只要保证期末考试成绩就能顺利毕业。
但是北美GPA 的评估源自数年的连贯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可能只占一门课的30%-35%(评分标准因教授不同而异),学生不仅要在历次考试和随堂测试取得高分外,还要注重平时作业和论文分数等。
所以,出国前,在学习上提前预习专业词汇和熟悉国外英语教学环境和模式,好好提高英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