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的那一刻,或许你会说:我现在才高一,离高考还早呢!
但也正是因为还早,所以更希望有些遗憾不会发生在两年多后的夏天。
如果你已经点进来了,希望你能看完这篇文章。
▼
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比2019年的1031万人,多了40万人!
从近几年数据来看,虽然高考整体录取率呈稳定状态,并稍有增长,但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考上实力较强的大学。
以2020年河南高考一本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为例:
2020年,河南高考人数为115.8万,本科录取率只有34.19%(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后),录取人数约为39.6万,粗略估算一下,剩余76.2万人只能上专科或复读或辍学。
而河南省一本录取率只有8.37%,在全国是倒数,录取人数只有96958人,其中文科录取15893人(录取率为1.37%),理科录取81065人(录取率为7%);其中,985高校的录取率就更低了,录取率仅为0.64%(由于数据为人工统计,会存在一定疏漏,此数据仅作参考)。
注:以上为部分省市2020年高考录取数据。数据如有错漏,欢迎补充指正。最终数据以当地教育厅或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
这意味着,每一年高考结束后,都会有将近一半的青少年,会选择进入技校或者直接进入社会打拼。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也是这千万中的一个,高考失利后,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呢?
复读!你又将用365个日日夜夜,再去重复一次高考路,而在这个过程中,焦虑与不安将时刻笼罩着你,而压力或许时常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直至等来又一次让你重生的机会——高考;
或者随便找个学校,随便挑个专业上了,从此人生了了;
你可能会从此远离校园,走入社会,走入各自即将要去的圈层,从此杳无音信、直至天各一方;
父母无言、无奈,而又不知今后要如何安排你的未来,担心你要如何走以后的路。
……
虽然,很多同学都喝过这样的鸡汤:
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
考试的失败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
只要想做,人生还会有无限可能
......
可是当真正面临高考失败的时候,安慰和鼓励都变得微不足道,因为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弥补,才能追上同龄人。也有可能,差距一旦存在,这一辈子都很难再去抹平。
所谓鸡汤只是人生失意时的安慰剂,但绝不是懒惰的借口。
工作中也看到过很多高中生,虽然知道自己成绩很差,但是依旧不爱看书,每天放了学就想着玩手机。
也有很多同学说,既然每一年都有几百万人考不上大学,那自己努不努力又有什么区别呢?
每当老师和家长规劝他,总会来一句:考试失败了又怎样?未来还长,条条大路通罗马。
很多同学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成绩出来后才追悔莫及。
高考算得上是第一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高考失败并不仅仅是考试失利这么简单。
01
高考失败留下的心理阴影更大
高考前,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简称A、B、C等。
A等级考生成绩偏上,目标明确,在确定可以考上好大学的情况下努力学习。
C等考生成绩偏下,对“考不上名校”的结果呈接受和默认的态度。
只有B等的同学成绩处在中游,对于能上名校还是三流大学的结果不确定。
学者研究表明,B等考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往往更差。但同时此类考生也最努力,往往要比A等和C等的考生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成绩中游的考生对于高考结果的期望值更大。
高考失利对这类考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对于期望能考上名校的考生来说心理落差更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情绪变得更加敏感。
不同的考生对于考试失利的归因方式也不同。态度积极的考生往往会对考试失利做可控归因,认为考试结果是可控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成绩。
而态度消极的考生会对考试做不可控归因,认为考好了可能是因为“运气好或者题简单”,考试失败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
这样的同学虽然会选择继续努力,但是当再一次失败的时候,自卑感会进一步爆发,态度也会消极,这对以后的奋发学习造成阻碍。
考试失利的同学可能由此会对未来的期望值大幅下降。在高中阶段有较多失败经历的学生,自卑和愤怒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
因此高考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试。
02
高考失败意味着要走更多弯路
很多处在青春期的同学都觉得来日方长,学习学到最后都是参加工作,既然如此,那这么早努力干嘛?
虽然,在结束求学之路后,我们都是要参加工作,但是这中间的过程却大不相同。
我们来看看高考之后,到底有几条路可以走:
1.高考/提前招生本科大学录取毕业(读研)工作
2.高考/不参加高考,单招专科院校录取毕业(转本)工作
3.高考本科大学录取毕业(读研)工作
4.高考专科院校录取毕业(转本)工作
5.高考失利工作
6.不参加高考工作
虽然所有的学生都是殊途同归,但中间所经历的环节大相径庭。没能上好大学的同学,会错失很多和同龄优秀学子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
再加上,如今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很多企业的招聘门槛都是硕士研究生起步。如果你高中毕业就早早出来工作,虽然比同龄人早几年自力更生,但若想获得高薪稳定的工作,会十分困难。
其次,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在十七八岁,过早步入社会工作,不利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所以,高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走向,如果不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提升学历,拥有稳定可靠的工作,那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走更多的弯路,才能与同龄人并驾齐驱。
就拿考研来说吧,很多人觉得“考不上名校没关系,考研照样进985!”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来看一些数据吧。
某年,全国考研的人数为238万人,全国985大学收的研究生人数在10万人左右。这10万中,大约有一半学生是保研的,如此一来,名额就只剩下了5万。
在这5万人当中,大约还有一半学生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因为人家考本校的研究生肯定是相对好考一些,所以你的竞争力就又下降了,这时候如果再去掉一半人,就还有2.5万人的名额。
算上其他985/211院校考研的人,这样一来几乎报考985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当中,985、211毕业的就占到了90%左右。以一个专业招30人为例,30*90%=27,这样一来“双非”学校能考过来的大概也就是两三个人,而全国双非高校的学生占多数,所以从普通本科考研985大学是真的难度不小。
03
高考失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环境
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高考成绩也是对众多考生的学习能力所做的第一次区分,直接决定了未来四年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一般大学主要有三大特点:生源质量较差、学校管理宽松、老师能力较弱。
所以,那时候在做升本或考研的打算,往往会事与愿违。
如果你本身自制力较差,那么受环境的影响会更大。在一个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环境学习,对待学习也会更加懈怠,以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任何一个环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而积极的人会控制环境,但是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高考失利这一次的遗憾。
《精进》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不在于资源匮乏,而是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标准。
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读书不仅是改变未来生活的一种途径,还会成为你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求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工作这么简单,还为了能够从书中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也想告诉各位同学,高考失利虽然并不意味人生就失败了,但如果高考成功,你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最后,送少年的你一句话——
“我还有改变的可能性。一想起这一点,我就心潮澎湃!”
敬请转发,欢迎关注
【版权说明】文章摘选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