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是一个“难以沟通”的群体,他听不懂大人的话,大人也不懂他到底在表达着什么。
一个人如果能掌握几门外语,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很有帮助,但面对着小婴儿时最需要会的语言是“婴语”,很少有家长能真的掌握。
小婴儿语言能力发育慢,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很丰富,这些细节构成了独特的“婴语”,家长想要知道宝宝在表达什么仔细观察就能看出。
懂“婴语”的宝妈,比二胎宝妈带娃更厉害
小艺和莲莲是好闺蜜,莲莲结婚生娃比较早,等小艺刚生下第一个宝宝时,莲莲已经是二胎宝妈了。
二人都成为妈妈后共同话题多了起来,莲莲经常给小艺讲一些带娃经验,帮小艺度过最初的艰难阶段。本以为带过两个孩子的莲莲更厉害,没想到新手宝妈小艺更胜一筹。
某天莲莲去小艺家时宝宝刚好在睡觉,聊天过程中宝宝哭了,莲莲随口一问:“宝宝饿了吧”?小艺回答说:“听这哭声是尿了”。
随后小艺起身到房间里给宝宝换上新的纸尿裤,很快就把娃哄睡了。莲莲感叹自己生了两个孩子,居然不知道宝宝的哭声不一样,难怪自己带孩子那么累。
新手爸妈学会“婴语”,带娃更轻松
正如以上两位宝妈的经历,带娃是否轻松与生了几个宝宝关系不大,主要看带娃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懂得“婴语”是重要条件之一,以下“婴语”新手爸妈知道几个?
1)吃:宝宝真正饿了的样子
小婴儿大哭并不代表他一定是饿了,宝宝有饥饿感时的表现有几个阶段的变化。
开始阶段是张开嘴巴左右扭头,身体也跟着转方向,这是在寻找可以吮吸的物品,并不会哭闹;接下来身体扭动幅度加大,并开始出现吃手的动作,说明饥饿感明显。
其实宝宝做到这里已经算是给出很明显的提示了,只是部分家长并没有发现,只注意到了宝宝最后一个阶段的表现。
等到宝宝非常饥饿时,身体扭动烦躁并开始大哭,并有接近“来”和“奶”的发音,这是因为宝宝在饥饿时舌头下意识地做吮吸动作,顶住上颚时的发音。
2) 玩:宝宝无聊时,想找大人一起玩耍
宝宝到了3个月左右渐渐会“认脸”了,他们一开始想和大人玩耍的表现是盯着爸爸妈妈的脸看,眼睛比较有神并发出啊或哦的简单声音。
等到4个月以后,宝宝渐渐学会伸手做抱抱的动作,紧接着就会用手拽爸爸妈妈了。宝妈宝爸可不要嫌烦,一定要耐心陪伴宝宝哦。
3) 睡:宝宝累了困了,并不会倒头就睡
小婴儿没有时间观念,他们不知道应该在几点睡觉或休息,主要是根据身体感受做出反应。
当宝宝感疲惫犯困时不会像大人一样直接躺下睡觉,如果大人没发现娃给出的信号,没有及时哄睡。宝宝或是会哭闹不止,或是玩着玩着就睡着了。
又累又困的宝宝往往眼神开始有些呆滞,小声“自言自语”不愿意和大人互动。
这时候宝宝通常会频繁打哈欠揉眼睛,若想哄睡是个好时机,过了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因困得难受而大哭,也可能“困过劲”不睡了。
掌握宝宝的“婴语”,家长做到“4步走”
当然再厉害的人也不能很快就掌握所有婴语,家长可以用“4步走”的方式慢慢找到规律。
★第一步——静,先让自己的心情静下来,才能理智分析宝宝的表现。
★ 第二步——看,看一看宝宝表现,面部表情是舒展还是五官挤到一起,可分析出娃的大致心情。
★ 第三步——听,听听宝宝的哭声,是试探性的还是比较焦急,听几秒钟就好不要太久哦。
最后一步是家长做出相应的行动,并总结自家宝宝的独特表现,这样才能减少宝宝哄不好的情况发生,大人也不那么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