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临终留下一大遗憾,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教育部一锤定音。
17年前,《光明日报》曾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张筑生,了不起的教授》,让人们了解到在北京大学这样的著名学府,竟然还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授。
但正是这么一名“默默无闻”的教授行为,引起了学术界的大讨论,也引起了普通人的不平。张筑生是1983年获得的博士学位,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北大百年校庆时,他的编号为001的博士证书被当作珍贵文物展出。
张筑生教授才华横溢,在北大工作期间深受北大师生赞誉,虽为教授却鲜有科研成果,最终至死都无缘博士生导师,给世人留下了一大遗憾。为什么这么深受师生喜爱的教授会没有科研成果?不是说他才华横溢吗?我们看一下张教授一生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吧。
张筑生教授一生就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坚持给学生上课。即使在罹患鼻咽癌化疗的12年间也没停止上课,有时一上课就是3个小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深奥的数学内涵,黑板写了擦,擦了写,满肩都是粉笔灰。
第二件就是编写教材。上课结束就整理自己的讲课笔记,把自己的讲课编写成教材。张筑生教授一生最大的成果就是三本教材——《微分动力系统原理》、《数学分析新讲》(共三册)、《微分拓扑讲义》。
第三件就是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张教授带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连拿五届总分第一,为了这些奥赛苗子,张筑生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了。
可惜,张筑生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三件大事,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在当时的学术界并不被人看好。教授给学生上课,哪来时间做科研?教材编写得再多也没用,算不得科研成果;担任奥赛教练更是吃力不讨好,连工作量都不能计算。
这就是当时的现状,以至于许多教授都不屑于做这些事,张筑生却无怨无悔地做了,而且做得卓有成效,但是不仅钱拿得少,而且根本没有重量级的科研论文发表,评不上博士生导师自在情理中,毕竟在北京大学科研成果才是立身之本啊。
张筑生没评上博士生导师,给世人留下了一大遗憾,让学术界乃至普通民众争论了几十年。大学教授的最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只管自己的科研,还是教学生?辅导学生、编写教材为什么不能算工作量?诸如此类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
如今,教育部一锤定音将结束这场争论。教育部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过改革教师评价,引导教师更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对大学教师评价有如下变化:
1.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2.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
3.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
4.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等措施。
5.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必将带来大学教育教学的新气象,张筑生教授的遭遇在以后的大学教学中不会再出现,必将涌现更多的热心课堂一线教学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