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基因,有时候会想要去教别人一些道理。做父母的,要教导孩子;当老板的,要教导员工,当老师的,教导学生。
教导别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不留神就从教导变成了说教,让不仅对方反感,还达不到目的。许多教导都是无效的,大概有以下几类:
一、否定式教导。当发现下属或者是孩子出错了的时候,上来就是一顿批评。这种教导方式只会让对方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
二、比较式教导。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无敌的存在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式的教导方式不仅会严重的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还会造成心理伤害。想想我们小的时候,谁又不是常常提起来那个别人家的谁,谁谁就恨的牙根子痒痒呢。
三、炫耀式教导。我妈在我小时候最喜欢说的就是,想当年她是如此的聪明好学,如果不是家里不重视教育,一定会学得很好。这种想当年的故事,起不到什么教导的作用,大多不过就是自我陶醉而已,而且很有可能激起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导,如何用不说教的方式讲道理呢?我们来看一个社会实验。
一帮小孩走到大街上吸烟的大人身边,说,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再吸烟了,并且递上一个帮助戒烟的热线电话,大人的反应大部分都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第二次同样是这帮孩子,他们还是走到吸烟者的身边,先跟他借个火,吸烟的人不愿意借,还给孩子讲了很多吸烟的坏处。然后他们继续聊,越聊越热闹。最后,这帮孩子从兜里掏出来那个帮助戒烟的热线电话,而这一次,很多的吸烟者竟然都打了这个电话寻求戒烟帮助。
为什么同样的吸烟者却有这样不同的反应呢?因为很多的时候,人们做的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不会或者是不能,而是因为他没有动力。假设他不知道吸烟的危害,那你告诉他吸烟有害健康,也许可以帮助到他。可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只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戒烟,在这种情况下,你告诉他再多也没有用,还会让他们产生抵抗情绪。
在实验中,孩子们借火的行为,引发了抽烟者开始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有了足够的空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定,以及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样,他们会觉得是我自己做出了选择,而不是被别人强迫的。
同理,在教导的时候,当你把你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时候,不但剥夺了别人的选择权,效果也有限。而故事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娓娓到来的故事里,将你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让对方透过你的故事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探索自己的动力,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