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生逐渐升入更高年级,大家的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国家长一直是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如果有方法可以提升孩子成绩,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愿意尝试。
就比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初中后应该住校,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时间,毕竟节省了上下学的时间。
但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初中不能住校,他们年龄太小还不适合在外居住,还是走读比较好。
那么,初中生到底走读更好,还是住校更好呢?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初中生“走读”好还是“住校”好?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中,科研人员会将刚出生的小猕猴放在两个“假妈妈身边”,其中一个“妈妈”身上带着奶瓶,可以模仿母乳状态。
另一个“妈妈”则没有安装奶瓶,只有绒布包裹,无法给小猕猴提供母乳,由于刚出生时。
科研人员就将小猕猴放在没有奶瓶的“妈妈”身边,原本以为它会非常依赖有奶瓶的“妈妈”,可没想到,小猕猴只有在喝奶的时候,才会靠近有奶瓶的“妈妈”。
而这组实验也能说明,每一个小生命都会对身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和向往,他们甚至愿意放弃食物,来靠近更亲近的人。
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就是一群类似小猕猴的生物,他们对父母还充满依赖,如果此时强行让他们脱离家庭,此后很难会对爸爸妈妈产生过多情感。
虽然从初中开始,学生们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此时并不是最好的住校时机,如果家长强行让孩子住校,很多不良后果,在高三冲刺阶段就会显现。
为什么不建议初中生“住校”,有哪些危害?
事实证明,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走读生,并非可以“抱团学习”的住校生。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
不得不说,初中是大部分学生的性格定型期,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被其他坏学生影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状态。
如果住校,寝室中有喜欢调皮捣蛋的同学,或者喜欢欺负人的同学,想继续好好学习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其他人被同化的概率非常高。
其次,住校生很难对自己约束管理,尤其是自制力很差的学生
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是叛逆期的开始,会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会想办法远离爸爸妈妈的管教,所以对他们自己来说,是非常愿意住校的。
但住校的本质是学习,不是放松,如果学生的自制力很差,一般很难约束自己,尤其时间比较充裕后,见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就更容易放弃学业。
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成绩会越来越差,小毛病也越来越多,如果遇到校园暴力,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事。
总之,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初中开始住校简直是灾难性的决定,因为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将来高三冲刺高考肯定都有影响。
所以,初中生想提高成绩,首要选择应该是走读,回家学习的效率更高,只要找对方法,就算浪费上下学的路程时间,想提升成绩也非常简单。
初中生如何快速提升成绩?养成习惯更重要,还是智商更重要?
要听懂老师讲的内容
任何时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首先要听明白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在没有弄清道理之前,不要给自己下定论。
所以,在初中学习阶段,要先预习,然后跟上老师讲题思路,逐一击破每一个知识点,对公式最好不要死记硬背,要明白它们是怎么来的。
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会了
初中学习最担心的就是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学知识不是要面子的事,你要真真切切的明白、学会,才是最应该的。
如果没有听懂,课堂上最好及时问老师,课后还要再复习一遍,只有自己慢慢摸索,调整和体会,才能真的达到学会的状态。
在掌握知识点后,要熟练运用
熟能生巧,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只要“熟”就能实现“巧”,只有不断刷题,掌握熟练程度,考试才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短时间内也能进步非常大,只要懂得灵活运用,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
总之,初中生住校可能不仅不会帮学生提升成绩,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以至于最终影响高考,孩子进入高中成绩不好,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初中阶段造成的。
今日话题:上初中,你愿意走读还是住校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