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录取率近七成,这所90年历史名高你值得了解

创立于1931年的武汉一中

到如今已有90年的历史

“厚德尚智,和谐发展”

是一中的办学理念

坐落在汉口民主一街的武汉市一中教学大楼

曾经是老汉口地标性建筑

90年风雨兼程,与时俱进

90年胸怀天下,勇担大任

武汉一中

带给武汉学子无尚荣耀

近年来

学校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高考成绩

一本录取率达95%

“双一流”名校录取率近七成

近三年,八名同学名列高考省市前十名

十余名同学被清北名校录取

2021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书写,值得骄傲,值得珍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新征程。这一年,充满厚重与庄严,充盈希望和活力。

2021年对于武汉一中更值得纪念:90年前的汉口唐家巷,诞生了“市一男中”,从此武汉有了一群特别的青春少年。他们勇立时代潮头,胸中有家国,为学校发展奠定了社会担当的教育之魂。

武汉一中的90年,就是不断将学校发展、个人前途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结合的90年。90年风雨兼程,与时俱进;90年胸怀天下,勇担大任。

武汉一中校长库路(前排左4)和合唱团师生们在一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1

汇聚点滴 润泽家国情怀

“固本教育”擦亮青年精神底色

4月15日,武汉一中高一、高二师生来到“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村,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全体师生重走红色道路,聆听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党史故事,缅怀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礼。学习结束,师生齐聚青山之下,高声朗诵《少年中国说》。

百年党史,固本清源,揽镜自照,鉴往知来;九秩校风,大道同心,风雨与共,继往开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追求融入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中,擦亮一代代青年的精神底色,薪火相传,代代为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党史学习重在实践。

著名诗人曾卓,1934年考入武汉一中的前身——汉口市一男中后,他写下了学生时代的第一首诗《生活》:“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 抗战爆发,曾卓立刻投身时代的洪流,投入“一二·九”运动的浪潮,成为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第一批成员。

1956年毕业的曾庆瑞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发行时,每一卷的扉页上都庄正地印着“敬献给我的文化摇篮——武汉市第一中学”。毕业60余载,他始终以心怀天下的胸襟,引领社会思潮,弘扬时代正气;他一次次重回母校,言传身教。

1997年毕业的同济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王海灏校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主动申请支援一线,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救治病患,长达两个月有家不能回,只为将沉重的社会责任稳稳扛起。王海灏回校参加“校友论坛”时,他的故事让学弟学妹们热泪盈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歌唱祖国。

高二(1)班学生沈汀睿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不过是一腔热血两肩担当。“身在武汉,身在一中,总有许多博大宽宏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们追崇为人民作出奉献的人,向他们致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我们都应该是向日葵,无论日升日落,都要追逐阳光。”同学们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表达对党最深沉的爱,3月5日,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胸有华章少年梦”三行诗创作比赛。两个星期的时间,2000首作品,学生们以笔为天,以纸为地,尽情抒发家国深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手工作品。

这学期以来,武汉一中举办党史知识竞赛、邀请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校友讲述峥嵘岁月、带领学生祭奠英烈。在武汉一中的课内课外,都渗透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

今天每一位武汉一中的教育者,都根植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武汉一中的学生,首先要有家国情怀,教师们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点滴,春风化雨。高二年级主任王元祚说,一中的数学、物理等理科课堂,从来不只是讲纯粹的题目,他们会把中国科学成就、杰出科学家的精神、科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等融入到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把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家国意识融合成为学习和人生的动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科学实验检验真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捕捉契机 淬炼青春韧性

“公民教育”奏响青年澎湃之声

去年开学,班主任周薇打算在班上推行“全员班委制”——全班学生分成四五个小组,每个组轮流当班委管理班级,小组成员自行决定谁是班长、谁是学习委员等职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开始,有同学对这个办法持不同意见:高三学习这么紧张,哪有时间管班里事?再说,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当班干部。于是,周薇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大家决定先试一试。最初,许多学生站上讲台时声音发抖,等到每个团队都轮值过两三回后,同学们变得游刃有余,落落大方,眼神中充满热烈和期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中社团模联小组交流。

周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虞修泽的内秀男生,他平时只顾埋头学习,是同学们眼中的“骨灰级”学神。轮值生活委员后,他学会了修锁、修门甚至修空调。他从“高冷学霸”变为“蓝领精英”,走下“神坛”抛弃一身书生气,成为“殿堂级”的学霸。

“‘全员班委制’让每个学生走出舒适区,学会关注班集体,承担班级责任,相信未来这群孩子走上社会,也都是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年。”周薇说。

最近,一中“晴天”志愿服务队被授予湖北省“本禹志愿者服务队”光荣称号,这个历届学子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学生社团,不仅校内争先服务,而且走出校园,将爱心与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质”青春,“志”青春,“炙”青春,“智”青春,在武汉一中,一样的青春,却有不一样的风采。学校团委书记万竞介绍,学校的德育课程核心是“立德”,借助“致青春”系列主题,围绕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活力、有格局的社会公民,设计系列研讨、实践课题,既传承了一中文化的精髓,又帮助学生最大化实现人生理想。如周薇这样年轻而愿有所为的老师们正在成为一中教育创新型传承者。

这学期,学校将党员下沉服务的做法引入校园,校园场馆、卫生死角、一中窗口都成为的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岗位”,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投身校园服务,“打卡”积分。每周200多人次的岗位,总是一发布就被“一抢而空”。为了“争抢”到校园开放日的“导游岗”,每个班级还需经过激烈的竞选“PK上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文社团实地观测。

“睁开眼睛”看中国,这是高二年级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部分,从高一开始的每天中午,年级主任王元祚都会走进各班教室,利用午间20分钟搜索、接收外面的世界。白岩松的《新闻周刊》、康辉的《世界周刊》、 张维为的《这就是中国》,都是各班播放列表的“热搜”。同学们身处教室之中,却“叶纳百万兵,胸中有丘壑。”“这些新闻节目和报纸聚焦社会热点,让学生睁开眼睛看我们的中国,看未来的世界。”王元祚说,学生时代的积累拓宽的不仅是学生的视野,更是胸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社团展示水火箭。

师者心有大格局,学生方能志高远。陈章瑞刚刚进入武汉一中,老师们就发现他对航天航空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研究各类航空模型,老师们说,他一提起航天就“两眼放光”。三年里,老师们都“纵容”着他的这个“癖好”,提供满足他尖端爱好的条件。高二那年运动会开幕式,全场2000师生共同见证他和同学们航天主题的入场式。2020年高考,陈章瑞考入清华大学,他把个人热爱完美地融入到国家需要中。

“早一步看最美的风景”,这是学校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也是学校着力打造的重点,学生生涯规划从一踏进校门就开始启动。名家进校园、名校研学、国际交流、科创空间等各种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实践,积淀学生受益终身的眼界和智慧。多年以来,学校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高考成绩,一本录取率达95%,“双一流”名校录取率近七成;近三年,八名同学名列高考省市前十名,十余名同学被清北名校录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成人仪式互送祝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尊重个性 永葆少年初心

“生命教育”绽放青年最美年华

一次班会课前,武汉突然下起大雪。周薇临时改变计划,带着学生们到操场打雪仗。那天的经历成为师生记忆中最珍贵的欢乐之一,如同当年西南联大“静坐听雨”的故事一般,一个即时调整的改变、深藏不露的尊重、触手可及的理解,影响着学生面对未来和人生的心态。

学习不只眼前的这三年,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有温度、有幸福感的人。这是武汉一中教育工作者坚持已久的共识。周薇曾在全校德育工作交流会上分享一份调查报告:一所国内著名大学中,有近四成的学生称自己从未感受到快乐和人生幸福。这让周薇和她的同事们感觉震惊和痛心,她说:“老师要真正懂得学生,如果不懂他们,就关爱不到点子上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制作大桥模型。

为了能真正“懂学生”,学校坚持举办“以生为本”育人艺术主题培训,开办青少年心理专题研讨会;建设了先进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周薇也在学校支持下报名了武汉大学心理研修班,研读大量心理学书籍。她和同事们在专业化的指导下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开展教育。

高二(1)班班主任刘高云给学生布置“亲子作业”,让学生把新学的小实验演示给父母看,把刚背熟的诗背给家长听,让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之间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她在班里推行“学生师徒结对”,请学生在班级中推选出班里各门学科的“小师傅”,自愿结对,互帮互助补齐学科短板。一次化学考试前,她看到一对师徒坐在一起写写画画,走近一看,原来是“师傅”在叮嘱“徒弟”哪些考点容易出错、哪些题目需要关注。这一幕也让刘高云惊喜——这群十七八岁的学生心中,已经埋下了责任、温暖、善良的种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新疆部同学展示大美新疆。

新疆部同学努尔凯提江经常和同学们来武汉市社会福利院,陪老人们聊天、做清洁。一位90岁的老爷爷,听说他来自新疆,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拉着他说起自己经历。同学们把一顶新疆花帽送给了老爷爷。离别时,努尔凯提江和老人抱在一起,都忍不住落了泪。努尔凯提江说,没想到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感动。

周薇也曾带学生去“流动花朵”驿站,给那里的孩子们做蛋糕、讲故事、玩游戏。后来,学生常常自发去驿站看望孩子们。“我们不培养只会做题的考生,而是要让学生们看到世界有很多面,不能只沉醉在一方小我之中。”周薇说,大家都学过鲁迅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只有在这些实践中,孩子们才能有真切的感悟和收获。

“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武汉一中库路校长说,当国家稳步富强、民族全面振兴、人民真正幸福的时代已然浓缩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更应该探求美好和幸福的密码。这些思考和探求,一直贯穿在武汉一中90年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武汉一中的90年,就是见证和融入抗战以来中国革命、中国发展、中国力量、中国奇迹的90年。“今天,我们就是责无旁贷的传承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1年的武汉一中十分精彩,太多变化,太多机遇,让人充满期待!

武汉一中校园整体改造和智慧校园项目:

江汉区区委区政府首批投资1.3亿,用于校园整体改造和智慧校园改造两大项目。后期项目仍将持续跟进,用于打造现代化强校。

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即将看到焕然一新的武汉一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熟悉而又不一样的模样

2021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东门香樟又增秀,一中校园清优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行政大楼中心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文地理声电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化讲坛静修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热转印实验室。

如果你来一中

有些许的陌生

那是因为这个时代发展太快

感恩无限美好的新时代

感谢激流勇进的你

今天一中的成就

因你昨天的努力

明天继续

再创一段辉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喜欢楚才竞赛

就给我们加上星标吧

操作很简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