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给予人的深刻影响,往往绵延一生,甚至关乎几代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教育也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尤其新冠疫情加剧了大变局之“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全面有效衔接的当下,走向未来的云南教育,将为中国教育提供更多云南实践、云南智慧,让云南小康路走得更实更稳。
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控辍保学,“不落一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控辍保学纳入贫困县退出硬指标,建立省、州市、县三级联防联控联保体系,全省义务教育辍学学生劝返率达99.7%,实现安置点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不落一人”,发挥了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了彩云之南少年儿童的未来和希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多个荣誉称号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13年来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全部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及其家庭的命运,就是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力的佐证。彩云之南一直全力以赴,办好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让教育成为脱贫致富根本之策,成为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全部资助
扶贫必扶智,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云南主动探索教育扶贫发展新路径,激发和培育教育脱贫内生动力,通过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决策部署,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强化“办学条件、师资、资助”三保障,投入443亿元实施全面改薄、校舍加固改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129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朝小康迈进过程中,教育扶贫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上甘岭”的云南怒江,也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实施14年免费教育,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大路,让小康路更实更稳。
脱贫攻坚之后的乡村振兴,人才一样是关键,教育同样是重点。相信随着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每一个云南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云南教育,未来大有可为
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更好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就要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完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脱贫致富的根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云南教育大有可为。
除下大力气解决义务教育农村辍学、城镇大班额和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学前教育“入园难”,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弱等问题外,云南教育还需聚焦国家战略,紧紧抓住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机遇,发挥“一带一路”效应,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带,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共享共建共育,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人才。如此,随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云南教育将为中国教育提供更多云南实践、云南智慧,能为国家甚至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新秩序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 陈韵 龙小碟
绘图 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