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爱”的定义是什么?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是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有很多种,也有那种在平凡的生活中而体现出的无私大爱。
爱是恒久且慈悲的,因为有爱,所以才会包容世间的一切;因为爱,人才会对事物充满希望;也是因为爱,人才会愿意单纯的去相信别人。在上海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抚养一个黑人弃婴二十年,这个弃婴也在千辛万苦后成为了上海人,他如今过得怎么样呢?
这位上海老人名叫朱水宝,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上海妇女,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朱阿婆。朱阿婆本过着十分平静的日子,每天的生活就如很多的老人一样,买菜做饭洗衣服,有时间还会打扫一下屋子。但是在20年前,这份平静突然被打破,在她宁静的生活中惊起了一番涟漪。
在2000年8月的一天,朱阿婆和往常一样早起前往菜市买菜,在去往的途中,突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婴儿哭声,虽然不是非常的清晰,但是还是让朱阿婆心里一紧,她担心有婴儿被扔,她便循着声音去找,哭声越来越清晰,当她走到一处草丛时,她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婴儿。
朱阿婆来不及仔细观察便将婴儿抱了起来,当时的她只是觉得,这个孩子脏兮兮的,一定被扔在这里有段时间了。朱阿婆考虑了一会儿便决定将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回家。将孩子带回家后,朱阿婆就先给孩子洗了澡,在洗澡的时候,朱阿婆觉得很奇怪,这个孩子怎么洗不干净呢?身上怎么黑黑的呢?
思考了一会儿的朱阿婆才想明白,这个孩子不是中国人,他天生有着黑色的皮肤。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她更加怜惜这个孩子,身在异国他乡,还是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以后该怎样生活下去?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朱阿婆,决定自己收养这个孩子。
朱阿婆一将这个决定告诉家人以后,引来了全家人的反对。首先这是个外国孩子,再者他们家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好。朱阿婆年轻时和丈夫一起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从苦日子中走出来,好不容易将几个孩子拉扯大,家里积蓄已经不多,这样的家庭状况如何去抚养一个孩子?
但是朱阿婆非常的坚持,她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国界、人种和大人的过失牺牲掉自己本应该获得的幸福生活。虽然不能给他最好的条件,但是朱阿婆说,她愿意将自己的爱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她相信,她能够让这个孩子平安的长大。看到朱阿婆的坚持,家人也不再继续反对。
他们给孩子取名为朱军龙,并且带孩子去做了健康检查,检查结果也是十分的健康的。在刚刚收养这个黑人婴儿的时候,朱阿婆的儿子儿媳还有时间来帮忙照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孩,需要上班挣钱的他们,照顾两个小朋友自然是不太现实的,他们就将两个小孩都交给了朱阿婆,朱阿婆也是很开心的接受了,因为让她看着两个孩子健康成长,她感到心满意足。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小朋友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小朱军龙也十分期待校园生活,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去挑选文具、书包,等待着入学报到的那一天。可是却始终没有等来朱军龙的入学通知书,后来去打听,原来是因为朱军龙没有上海的户口。
这可急坏了朱阿婆,孩子可不能没有学上。她开始为了这件事情四处奔走询问,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她才讨到了一所学校的通知书。朱军龙也十分的孝顺,他给朱阿婆说,他以后要赚钱,要买一栋大别墅,让一家人都住在里面。虽然是一句充满童真和志气的话,但是让朱阿婆非常的感动。
为了孩子的未来,上了年纪的朱阿婆,无数次的前往民政局和公安局,就为了将孩子的户口办下来,想要给孩子一个正当的“名分”。当时户口虽然没有办下来,但是朱阿婆的善良坚持以及和朱军龙之间的亲情打动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经过商讨之后,决定免去朱军龙的学费,并且在生活上给到他们一些补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5月的时候,终于收到了民政局传来的好消息——朱军龙的收养关系和户口都办了下来,从此以后朱军龙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这个消息无疑让全家欣喜若狂。
这件事情的热度也随之发酵,很多的社会爱心人士都对朱军龙进行了帮助,没有什么文化的朱阿婆,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所以她一直希望朱军龙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能够在以后回报社会。朱军龙也没有让人失望,在2018年时,他成功的考入了自己的理想大学,这也让朱阿婆开心坏了。孩子很好的长大成人,朱阿婆也兑现了当时自己说要将孩子健康养大的承诺。
朱阿婆的这份爱,是无关于文化、无关于国家,无关于种族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的温暖是可以让无关的两人建立起联系,并且温暖彼此的。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但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爱”是依然存在的,这份“爱”就如冬日里的旭日阳光,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美好,也能让处在绝望中的人们看到希望。
参考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