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博主的教育感悟:大学校史和高考报志愿,到底有什么关系

通晓历史,就能预测未来吗?

虽然我是个历史博主,但我还要说,基本上不可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炒股票,您把历史财报钻研得透透的,还是没法预测个股啥时候暴涨。不然的话,历史学家都宅在家数钱玩了。至于您有时候感觉“历史在重演”,那只是千万年来人类大脑进化的结果——我们总喜欢套用过去的模式,解释新生的现象——用中国话来说,这叫“事后诸葛亮”。

不过前边也说了,“基本上”不可能,这极少的例外,其中就包括高考志愿填报。

因为报志愿这个事,不到最后一刻,统计数据都是不全面的,只有这一年的报考季结束了,形势才天下大白。某院某校、某个专业,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也就成了该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在此之前,我们手里能够拿来参考的,就只有往年的历史数据。

不过这个事情很有趣,您瞅准喽——

无论政策怎么改,试题怎么出,每一年的录取结果,往往都差不多。换句话说就是,各高校之间,甚至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录取分数线排名的顺序,前后变化不大。

比如说:

各个省区的“TOP 2”,永远都是北大清华或者清华北大;

两位“副主席”,基本上也就是复旦上交;

再往下排,就是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里头,剩下的那三位,再加新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再然后,差不多就是航开济(北航、南开、同济);

如果以上说的,算是常委的话,那再往后就算候补委员,差不多就排到了中坚九校(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再往后,各个省区之间,就各有洞天了……

当然,根据你报考的专业不同,分省招生计划不同,年份不同等等的变量作用,这个排序可能会有上下波动,比如说,你报土木工程,那天津大学一定比北大分数高——因为北大就没有土木类的专业;你是山东考生,报美术学,那广州美术学院一定比清华分数高——因为2020年清华在山东,就没有美术学类的招生计划。

但是——假如你取整体历史数据,综合分析排序,谁是主席、副主席,谁是常委、候补委,大致层次还是固定的。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相同的专业和录取政策下,天津大学还是要比北大低,广州美术学院也一定比清华低。

至于说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老祖宗早就说过:“三人成虎”。对于大学实力的高下和录取分数的高低,从过往经验中,全社会早就形成了一种“历史心理定势”,或者说,是一种惯性思维,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今年的分数一下来,我和往年一比对,只要我的名次排位,够得着清北的,那毫不犹豫就报了,肯定不会去选航开济或者中坚九校,最多就是,为了确保优势热门专业,稍稍退后一点,报复旦交大,总之不会偏太远。

这种“历史心理定势”,是各高校持久的历史积淀、社会声誉、成果成效“堆”起来的,同时又是被中国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选”出来的,短期内很难改变。具体可参见拙作:全国重点大学的四个版本:历史沿革告诉你,到底谁是“真名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纵使少数考生做出个性化的“逆势”行为,比如考了航开济的分数,却报了山川吉(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的志愿,但那是“个股”,改变不了整个“大盘”的走势。

所以说,只要你参考历史的数据、结合现实的分数(排位),填报得当的话,录取结果往往是可控、可预测的。

这就是研究点历史,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就是,分析大学的“校史”,有助于你快速“get”到这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好志愿填报中,“学校+专业”的组合。

还是举例子说——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这三所学校,都是非985、非211,也都不在“双一流”之列,对一个安徽省外考生来说,单看校名,都差不多,基本上就要懵逼,分不出啥区别。

这里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看校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理工大学,前身是淮南煤炭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前身是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前身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的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机械学校。

那么好了——

安徽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应该就是煤炭和安监类,事实上,它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确实是国家特色专业,而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也都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安徽工业大学的优势专业,应该就是冶金和冶金材料类,事实上,它的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确实是国家特色专业,而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也都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安徽工程大学的优势专业,应该就是机械类,事实上,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确实是国家特色专业。

如此说来,假如你要学冶金类的专业,那你会在上述三校中,删除谁,保留谁;或者你要学煤矿类相关专业,那你又会在上述三校中,删除谁,保留谁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顺着这个例子往下说,假如你想学材料类专业,那么安徽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又该怎么选?

只看三校的名字,看不出啥区别,都是非985、非211,也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也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怎么选?

最快捷的办法之一,看校史啊——天津工大的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那它的材料专业,强项一定在纺织材料,事实上,它唯一的一个“世界一流学科”,就是“纺织科学与工程”;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是浙江丝绸工学院,那么这里学的材料专业,强项一定是丝绸材料。

如此说来,你这个材料学的志愿,将来研究方向可能千差万别,你想要从事冶金材料、丝绸材料还是纺织材料?毕业后想在冶金领域、纺织领域还是服装领域就业?学校不同,可要慎重选择哦。

当然你也会说,看历史?那太麻烦了!前面不是也列举了吗,什么国家特色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一流学科,网上还有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公示等等,看这些数据,一样可以找出各个学校的核心优势专业啊?

没错。但这些都明摆着的,要仔细分析历史,才能挖掘这个学校潜在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学校也不例外啊,你安徽工业大学把名字一改,抹去了“钢铁”这两个字,从此就不在冶金圈混了吗?肯定不是啊,你的行业影响力、校企合作关系、就业网络、校友资源……程咬金三板斧还都在手里握着呢,将来只会越来越强,谁会傻到越来越削弱呢?

远的不说,我有个同学是山东本地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山东某地钢铁企业就业,几年后报考在职研究生,就和单位的同事们一起,组团奔了安徽工业大学。为什么?你懂得。这就是行业影响力吗。果不其然,几年后顺利毕业,再攒点成果,总算是晋了高工。

咱们在座的各位,有谁上大学是为了素质教育,当“博雅通才”?

这种“高人”肯定有,但很少。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就业,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赢得一份好的就业机会。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毕业生将来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你仔细看这篇文章到此处,你就会体会到,学校的历史沿革,是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您还是不理解,那没关系,咱再举个例子——

青岛科技大学,前身为山东化工学院,业界人称“橡胶黄埔军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前身之一为机械部直属哈尔滨电工学院,业界人称“电线电缆黄埔军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为中央气象局直属南京气象学院,业界人称“气象黄埔军校”。

……

咱们都是圈外人,这些个“黄埔军校”,咱都不知道?

这没关系,只要圈内人士行业认可就行。有的时候,圈子、出身,确实很重要。

你想,行业企业的校招,人家最喜欢去哪里?校友互助的资源,集中在哪里?行业内的几大山头、几大圈子,又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仔细品。这个事情不难理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再举个例子,某知识分享平台上有人吐槽说,在建筑领域,“建筑老八校”形成了强大的关系网和集体荣誉感,共同把持着国内**%(具体数字就不列了)的项目资源。她读本科时候的院长曾感叹,建筑师能设计一个剧院,乃人生一大幸事,后来还是这个同学,考研到老八校之一,具体提升的细节不说了,反正三年就做了四个剧院

最后,是时候总结陈词了,学好大学的“校史”,究竟有什么用?

第一,就是找到和你的考分“历史匹配”的大学;

第二,就是找准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就是找到一所大学的历史优势专业。

其实,这个“二”和“三”是同一个问题,只是认识角度不同罢了。

当然,这里会有少部分的特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逻辑还是成立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