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中热度最大的电视剧就是《小舍得》了,这部剧将热点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以一家人的生活反映出放下社会中的教育热点,把大众关心的话题“内卷”推向高潮。
《小舍得》从开播至今每天都能在热搜榜上占有一定的话题度,剧中引申的相关话题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家庭教育的不容易,自己孩子面对家长压力时的真实感受。电视剧中以三个家庭为典型,一个是田雨岚对儿子紧紧向前推的偏执性教育,在田雨岚眼中颜子悠只能在第一名的位置,他的存在仿佛是为了给自己争口气,甚至在无忧无虑的年纪中让颜子悠每天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中,没有自己的童年快乐。
这种高强度的压迫也导致颜子悠在竞赛中直接将试卷撕毁,当众离开。观众看到田雨岚的时候转念一想,是不是自己对待孩子的时候也在把自己的“梦想”、“希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过度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结果就是颜子悠这样。
另一位典型就是南俪,南俪在大城市中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对她来说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快乐成长,不应该被教育、成绩所压迫,“佛系”就是南俪教育的代名词。可就这样一个自由洒脱的妈妈,最后还是扛不住“内卷”,让欢欢也成为了追赶教育的孩子。身边的人都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即使还是小学阶段就报了各种的辅导班,而佛系的欢欢只能成绩越来越差。
最终南俪还是扛不住身边人带来的教育焦虑,给欢欢疯狂地接触各类辅导班,让欢欢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小孩变成每周奔波在五个辅导班里的“教育傀儡”。可以说南俪就是慢慢转变成了“田雨岚”,在这种压力之下欢欢终于受不了了,她甚至想要轻生来结束背负的压力。
而另一位米桃,她则是三位中成绩最好的一位,米桃出生于农村,家里为了让她走更好的环境把米桃带来了成绩,而父母则在南俪家中担任保姆。米桃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即使年纪不大她也有超脱于常人的懂事,米桃知道只有自己成绩好了,才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也是因为这样,米桃被父母一个劲地灌输一种只有成绩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思想,还告诉米桃自家孩子不比城里人差,没有上辅导班希望能稳坐班级第一的位置。可是城里和农村的差距真的能用成绩来抵消吗,他们之间的眼界、思想都有着一定的差距,米桃在班级中融入不下去,自卑的心思逐渐充斥着她的头脑,渐渐的米桃在这种封闭的压迫竟然患上了抑郁症,只能休学回家疗养。
看完这三位的状况,大家是不是觉得太过于真实,不论是田雨岚、南俪还是米桃的父母,现实生活中真的太多太多了,《小舍得》把国内教育中的现状直接摆在台面上,一定程度“刺杀”了观众的内心,也是因为过于真实甚至还有观众提出要将《小舍得》下架禁播。
难道下架禁播,国内教育的现状就不能改变了吗?“内卷”就能瞬间消失吗?为什么要用“下架”来逃避现实呢?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作为父母就已经把孩子这一辈子的路给规划好了,从几岁入学,要学习什么才艺班,和什么类型的人交往…这一切都在规划中,家长自认为这样是在保护孩子,其实就是在遏制孩子的思想,不知不觉间这些所谓的成长计划就将孩子困住了,他们也渐渐的失去自我,成为教育的傀儡。
所谓的“内卷”其实就是一种“跟随”心理,当所有家长都在给孩子报补习班时,没有给孩子参加补习班的家长就开始陷入焦虑中,害怕孩子比别人晚一步到达起跑线中。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已经够长了,再把课余时间用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时间太长,未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抵抗心理。
作为家长而言,不应该把自己的期望强行安在孩子的身上,田雨岚的做法就是给观众敲响了警钟,一味地想让孩子替自己争口气,并打着为了他们未来好的名义,是一种错误。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感情只会学习的“机械人”。
即使他们在小学就熟知初中、高中的知识点,但他们真的快乐吗,这些知识是主动接收还是被迫接受,家长有没有想过。就算让《小舍得》下架,这个问题也依然存在。大家都一样孩子能够得到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这也就促使重点高中的出现,也就让教育变成了不公平。
为什么观众想要让《小舍得》下架,就是因为这部剧散发的教育焦虑让观众感到恐慌,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像颜子悠、欢欢、米桃一样被所谓的“教育”压垮,可是社会“内卷”又不得不让他们继续现在的补习班生活。
教育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但“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即使生活水平再高,没有轻松快乐的日子,希望不幸福。改变这种焦虑的途径不是让《小舍得》下架,而且家长们都让孩子回归正常,没有“内卷”,就没有过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