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老师温馨导读
语文教师要树立“读书为要”的自觉,区分不同课型,采用“1+X”的方法,传授读书方法,提倡海量阅读,制定阅读计划,尊重语文生活,建立评价机制,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一次开卷都是一份惊喜,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收获。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
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 “牛鼻子”
———从 “吕叔湘之问”说起
温儒敏
【摘要】30多年前吕叔湘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的状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原因之一是未能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要反思现有语文教学只重视精讲加操练的普遍模式,树立 “读书为要”的自觉。这就有必要区分不同的课型,最好采用 “1+ X”的方案,扩大阅读量。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多种有用的读书方法。提倡“海量阅读”,鼓励 “连滚带爬”地读,以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容许学生读 “闲书”,尊重他们的 “语文生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语文教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
【关键词】吕叔湘之问 语文教学 读书 课型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一次会议上曾批评语文教学的“少慢 差费”,效果不佳。他说:“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我们恐怕还认识不足。”[1]从“吕叔湘之问”提出至今30多年过去,尽管有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也提出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推广过这样那样的教学法,活动多了,课堂热闹了,多媒体也普及了,可是整体上看,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未见得就有多大的提高。在许多地方和学校,“吕叔湘之问”仍然悬挂在头上,并没有答案。[2]在小学低、中学段,大多数孩子还是喜欢读书的,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他们也还会接触较多的图书。可是从初三开始,学生读书的兴致和数量就一路下滑。到高中,读书变得尤其功利,一些家长和教师甚至不让学生读那些和考试无关的书。整而言之,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情况越糟。很多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就如同“吕叔湘之问”所说,我们教了多年的语文,学生也花费大量心血在这门课上,可是到头来只会做题考试,对读书不感兴趣,也不会读书;即使考上了大学,许多学生还是不会读书,也不喜欢读书。这是基本事实。
试想,不读书,或者读书少,怎么可能学好语文?怎么可以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但事情往往就是如此悖谬。“吕叔湘之问”其实并不难回答。少读书不读书就是当下 “语文病”的主要症状,同时又是语文教学效果始终低下的病根。教师们对少读书不读书的“语文病”是不满的,他们往往抱怨应试教育,认为这一切都是现在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因此很无奈。这当然是重要的原因。在高考和中考这个巨大的现实面前,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和教师,都会有非常实际的考虑,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考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这就难免有应试教育,有急功近利的题海战术。这种背景与氛围,显然是不利于读书、不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
我们必须承认考试和竞争这种巨大的现实。高考和中考无论怎么改,也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必然有竞争,也就难免会有应试教育。为国情所决定,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必须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共 存”, 不 可 能 独 善 其 身。 但“共存”不等于完全被裹挟,不等于随波逐流,关键要有清醒的平衡意识。既要让学生考得好,又尽可能不要伤害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把他们的脑子弄得死板,这就需要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取得一些平衡,而不是非此即彼。有水平的教师就懂得适当的平衡,和应试教育严峻的大环境共存,又始终在谋求自己的空间,尽可能改进语文教学,能改一点,就是一点。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 “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平衡的前提是不把考试和读书对立起来。即使为了考试,也要注重培养读书的兴趣,少做题,多读书。事实上,对读书有兴趣,喜欢读书,有较宽阅读面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语文素养比较高,考试的成绩也不会差。再说,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在中小学阶段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讲平衡,既照顾考试升学等现实的利益,更要从长计议,着眼于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打底子。今天重新提出“培养读书兴趣”,是把近期目标 (考试)和长远目标(学 生 的 发 展) 结 合 起 来,兼 顾 目 前 和 长 远 的需要。
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带起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带起来。现在重新提出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去改进语文教 学。这不是 什么新观点,但在语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乱的当今,重新回到朴素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从 “多读书”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的本质,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
反思语文教学的普遍模式,树立 “读书为要”的自觉
课标有段话很精辟,应当记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多语文教师不否认读书的重要,但一到教学的层面,就有意无意把促进读书兴趣这一点忘记或者放弃了。备课的时候,写下多条教学目标,唯独不考虑如何去引发读书兴趣。可能因为急功近利,总是考虑如何应对考试,提高成绩,结果舍本逐末,未能把“读书”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为何要高度重视语文课中的“读书”问题?怎么抑制语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偏差?首先要加强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现在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 课 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操练。这种普遍的做法,大家很习惯了,所谓改革,也就增加一点学生的活动。有时我们也对此不满意,但已经轻车熟路,习以为常。
看来得跳出来想一想: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是天然合理的吗?为何如“吕叔湘之问”所说 会 少慢差费?是否应 当 有所调整改进?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古人学语文从蒙学开始,就是读书为主,先生是很少讲的。从千字文、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左传,等等,一路读下来,似懂不懂地读下来,慢慢就读得熟了,由不懂到懂,文字过关了,写作也过关了。这是浸润式的学习,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传统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区别·4·就在读书。传统的语文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教学体系,也没有教材、课堂精讲和作业操练,但要大量反复地读书,整本整本地读书;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讲,一次一次地组织活动,唯独很少读书,特别是读整本的书。
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传统的以读书为主的方法太过奢侈。现代人要学的东西比古代多,除了语文,还有外语、数理化等,靠古代那种大量读书的浸润式的方法显然不适应了。所以从新式学堂开始,就改为“概论式”的学习,即以课堂的讲习为主,课文的分析作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知识加以体系化,以概 论的方 式 传 输 给 学 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学国文,古典诗文还是占很大比重,不过不同于传统语文学习的办法,不再是一本一本地读,而是一篇一篇地读。这时期的国文学习虽然和传统不一样了,但还是注重读的。五六十年代以后,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也开始突出知识性传授,学习语法修辞和文学常识,加上文选的精读精讲,就成为现在普遍流行的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当初设计这种语文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力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具备读写能力。可是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就少了。记得我上小学时,语文教师还经常给我们读小说读诗歌,激发读书的兴趣。大概当时教师也是意识到光是讲课加练习,难于提升语文水平,所以还补充一点读书。可是现在呢,本来比较怠慢读书的教学,又加上应试教育,就越加紧缩,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也不喜欢读书。语文课就在应试教育的约束之下,像吕叔湘说的,越加“少慢差费”了。
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变化,是为了说明,现有的普遍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并非只是这些年应试教育的产物,它是有历史来路的,它存在不合理的方面,需要反思,做一些调整。怎么调整?适当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好的经验,增加读书量,扭转近百年来语文教学存在的偏执,让语文教学更加符合规律。
现在完全回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当了解这一百多年来语文教育的得失利弊,在基本实施现代语文教育方式的同时,适当补充传统的经验,多少加点慢功夫,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
语文课改有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流派,太多的措施,但最重要的要先想办法改变不读书少读书的病况。“读书为要”,千方百计把读书兴趣的培养放到头等位置,有这方面的自觉,语文教学才能祛病健体,提高效能,进而回答“吕叔湘之问”,也会自然而释然的。
二、
区分不同的课型,采用 “1 + X”方法
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多方面原因,课型混淆,模式僵化,扼杀读书的兴趣是问题之一。
现在语文教材很多都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教材分精读和略读,是有讲究的。精读课主要靠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但是如今的阅读课往往混淆了精读与略读,几乎全都设计成精读精讲。而且程式相对固定,不管什么课,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抠得很细,加上几乎全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精读课独揽全盘的做法有很大的弊病,的确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读书的兴趣,应当改一改。
要分清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精读课以教师讲为主,略读课就让学生自主阅读。
讲课也不要老是那一套程式,应当根据课文内容、文体以及单元要求的教学目标,等等,来设计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课的特点和重点。除了区分精读与略读,还要更加细致地区分与不同文体、内容相适应的课型。比如,散文、小说、诗歌与童话的课型也应当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课型也有差别。有的教师讲童话《皇帝的新衣》,和分析小说一样,还是人物形象、叙事结构、主题思想的分析等,唯独没有激发学生去想象,把童话教成小说,这也是课型混淆。
略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和体验读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如果处理成像精读课那样,就等于消弭了略读课的功能,阅读教学就不完整了。为什么教师会普遍地不分课型,几乎全都讲成精读课呢?是因为担心考试,生怕有遗漏,就所有课全都精读精讲,细嚼慢咽,学生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就被挤压,读书的兴趣也被扼杀了。这叫适得其反。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安排学生的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还是太少,只靠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除了区分课型,把略读课归还给学生,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实施“1+X” 的 办 法。 即 每 讲 一 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可以在课内安排读那些附加的作品,也可以安排在课后。不只是读散篇的作品,也要有整本的书。教师可以稍加点拨,但千万不要用精读课那一套要求去限制学生,只要求学生能读就好。
区分课型,或者实施“1+X” 方 案,不是反对讲课的精细。课文的分析有时必须要细,要精,要透。但这种 “细”要有意义,意义就是指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要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而不能只是为了考试,其他不管。起码这两方面都要兼顾,不走极端。课上得死板,千篇一律,又几乎全都指向考试,这就是语文课的一大弊端,是会扼杀读书兴趣的。
目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的小学初中语文教材,就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干脆改“精读”为 “教读”, “略读”为 “自读”。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 外 阅 读” 组 成 的 “三 位 一 体”的教学结构。在新教材尚未全面铺开之时,教师们不必等待,可以自己朝课型区分这个方向做一些改进。
三、
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
“吕叔湘之问”所指出的语文教学的费时而低效,牵涉到教什么的问题。现在的语文课不是完全不教读书方法,只是单打一,光教精读,轻慢其他。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方法,可是并没有教给学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教学意识。结果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 都 用 主 题 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办法去套。一些学生上了大学还不会默读和浏览,碰到文章就只会用精读法,读得很慢,还不得要领。其实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默读 和浏览,是 检索式阅读,是互文阅读,包括非连续文本阅读,可是我们的语文课偏偏就很少教这些。这是语文课致命的缺失。
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有方法上的要求的。课标提到从小学高年段开始,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而又实用的读书方法,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有阅读的速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才谈得上读书的习惯与兴趣。
比如跳读,它是浏览、快读时必须要有的方法之一,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那么精彩的章节,这样,读起来就会很快,也很有兴趣。又比如猜读,这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小学生认字还不多时,要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能碰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可以根据前后文意思猜着那生字生词读下去,只要大致能读,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读下去。这样才有读书的兴趣,也才读得快,读得多。想想,我们小时候读《西游记》等小说,不就是这样跳读、猜读的?本来这是无师自通的方法,如果语文课也能教一教,从方法上指导一下,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教给默读、跳读、浏览等方法,要有窍门,要有可操作性。光要求 “抓 住 关 键 词”, 要 求“读得快”,学生还是不会,等于没有讲,这就需要有具体的可以模仿学习 的 技巧。拿 浏览来说吧,就要把默读、快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尽量在 “一瞥”之间掌握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眼睛最好看文 章的 中 轴 线,不要 逗留。但是有些孩子阅读时还是要不断逗留,读不快。怎么办?可以让他这样训练自己: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行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觉稍快,而且越来越快。这就训练出来了。总之,要教给具体的读书方法。
阅读一本书有方法,还可以训练。拿起一本书,要教给学生先要看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等,再翻一翻目录,或者挑选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重点看看,跳着读,读几段,或者几页,最后要比较认真看看书的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全书提要性的总结,或者还可以看看后记,很快就可以大致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甚至能判断写得怎么样,决定是否值得再细读精读。这叫“检视阅读”,或者叫 “检索阅读”,是迅速读一本书的办法。[4]还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把精读与略读结合。比如,一本书可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致了解其轮廓主旨,有个基本印象;第二遍细读,对各章节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有第三遍,就是带着问题包括疑问去读,选择重点章节读。当然,不是所有书都需要读三遍。这里指的是比较重要的基本的书。
现在的语文课对于阅读方法的传授太过单一,几乎都是分析性阅读,非常注重作者意图、背景、主题、段落大意,以及思想意义、教育价值等,顶多加上修辞和艺术手法。这就有点文体混淆、一锅熟了。其实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阅读方法应当有所区别。教师要教给学生面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而不是全都分析性地提炼主题思想之类。比如,小说诗歌散文,就不宜采用议论文的读法,不能以分析性理解为主,而应当着重鼓励想象与体验,要设身处地,要非常重视第一印象。有些方法是很具体的,比如读一首诗,头一遍很重要,要重视直观感受,最好快读,朗读,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5]但现在有许多教师教诗歌,一上来就要求理解、分析,在主题、作者感情、意象和语言等方面做很细的解读,偏偏放弃了读者的经验与感受的引导,那是违反诗歌阅读要义的。
还有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也是有区别的。读小说和读诗歌不一样,读文学性的散文和读论述性与说明性的文章有区别,读历史、哲学和科学的文章又各有门径,都要教给方法。我发现有的教师设计童话的教案,就还是用小说解读的办法,讨论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偏偏未能讲一讲童话的特点,未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激发阅读的想象力这一点上。这就偏离了,学完这一篇,还是不会读童话,或者本来是天然的会读童话的,上了语文课反而不会读了。要强调读书方法的传授。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 货”。读 书 方 法 就 是 “干 货”。当然,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法,但无论哪种教法,都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读书。
就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而言,虽然识字认字为主,还谈不上读书方法,但也要开始重视阅读习惯兴趣的培养。一切教学行为,都要聚焦在激发孩子学习包括阅读的兴趣上。新编的语文教材一年级一开头,就有专栏“快乐读书吧”,还有 “和大人一起读”,都是引导培养读书兴趣的。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每一学期都有名著选读和课外阅读指导。在新教材使用之前,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加强关于读书兴趣培养方面的内容。
四、
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
为何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还得检讨一下某些关于读书的观念。有些观念长期笼罩着我们的头脑,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从来不会去怀疑,一代一代教师就那样去认同和要求学生。
最常见的一个观念,就是“不 动 笔 墨 不 看书”。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也应当这样去要求的,比如 精读某一篇课文,或 者为了积累去读书。但很多情况下,又不能这样要求,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规定学生凡是读书都必须做笔记,凡是阅读都得考虑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就会变成束缚,扼 杀兴趣。我们当老师 当 家 长 要 设 身 处地,如果自己也老是带着任务去读书,负担就很重,甚至会大煞风景,趣味索然。不能凡是读书就要求孩子做到 “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这样去要求,读写结合自然会有好处,但不能时时处处都要求学生这样做。特别是当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或者自由阅读,还是不一定要求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
还有就是批评
“好读书不求甚解”。其本义是要求学习要认真、精 细、踏 实,不 要 似 懂 非懂,马马虎虎。如果我们是在认真阅读分析一篇精读课文,或者做研究性阅读,这样要求是完全应当的。但对于一般的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就不宜强求了。在很多时候,读书了解一个大概即可,不一定本本书都要精读,都要像精读课那样“求甚解”。有的时候,“不求甚解”恰好是可以拓展阅读面、培养读书兴味的。我们当老师或家长的读书是否全都做到 “求甚解”呢?这是难事,也没有必要,因此也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总之,有些传统的读书的观念,要适时而用,不宜一概要求,更要防止成为桎梏。我们的目的还是要激发读书兴趣。
我现在特别赞成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这是山东潍坊小学老师韩兴娥的办法。韩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一本教材一统课堂,教师讲得可能很有激情,学生当堂互动也表现很好,但并没有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为什么,没有落实到读书上面。韩老师认为语言学习应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 量为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本就是识字教材,文章的 “深度理解”要等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不必一步到位。低年级大量朗读儿歌、小故事,中年级海量诵读美文和诗词。高年级大量诵读经典和白话文。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明显提升。[6]大道至简,韩老师的办法就是带领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多读书,真正做到了“读书为要”, “读”占 “鳌头”。我看这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好办法,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好办法。当然,语文课是否采用和如何采用这些好的经验,还要结合各自的学情。
我还在不同场合提出过要鼓励“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 “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我说的 “连 滚 带 爬” 地 读,包 括 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略加指导,甚至纳入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这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其实,我们小时候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地读的,老师不怎么管,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
五、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
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就只是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这种状况,可称之为“半截子”的阅读教学。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和语文实践,并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
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一节专门说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 机会无处 不在,无 时 不 有。因 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里所说的“大量”,主要就是课外阅读,而不是现在常见的反复做题,也不限于课堂教学。
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上就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好的办法是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这就能培养起阅读的爱好。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大量接触网络,当然也是一种阅读,但容易浮光掠影,思维碎片化,浅化,所以提倡多读书,还要加上“读整本的书”,这还可以磨磨性子,养成好的习惯与学风。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的要求,课标对九年的课外阅读量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的为主。240篇(段)不算多,九年平均每学期也就十多篇(段)。400万字阅读量也不算多,一本《安徒生童话》就十多万字,一本《红岩》就40多万字。课标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阅读量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应当减少。像韩兴娥老师实施的“海量 阅读”,每个学段的阅读量就大大超出课标的建议量,因为学生有兴趣,未见得就增加了负担。
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当然,课外阅读很难像课堂教学那样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又必须有一个大致的要求,总之,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读书习惯作为很基本的素养来培育。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课外阅读是有具体指导意见的,这里择其要点,分开来学习领会一下。
第一学段,小学低年段,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这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指导性建议。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的学习,并参照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不要把课外阅读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那样负担就重了,但可以给家长一些建议,提供大致适合低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书目范围,提倡亲子阅读。
现在有些学校和家长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学低年段甚至学前班就要孩子们 “读经”,是不合适的。在需要童话、寓言的阶段,还是要多读童话、寓言、故事,不能拔苗助长。
低年级的学生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允许学生 “做梦”。如果在适合 “做梦”的年龄没有去做,甚至被剥夺了 “做梦”的权利,这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到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课标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因此,叙事性的作品应该成为这个学段课外阅读的主要部分。还要看到,课标对这一学段开始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 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要求对课外阅读也是适当的。此外,课标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也是读书习惯的培养,把课内外打通。课标又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这就把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个目标了。当前不少孩子玩网络游戏成瘾,并不利于身心健康,应当把他们往读书方面引导。这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要求更高了,提到“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阅读的水平提升也提出具体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 会 作 品 的 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 感。这些 既是课堂阅 读 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引导性意见。
六、
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
所谓“闲书”,是和考试好像关系不大的书,也是学生按照自己兴趣选择的课外书。有些教师和家长总是担心 妨碍考试,他们可 能 会限制读“闲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读“闲书”的经历,那是自由阅读的享受,也是最有阅读兴趣的时候。为了应对中 考和高考,有 些 制 约 也 难免。但限制过甚,不让读 “闲书”,也就等于取消了学生阅读的个人空间,扼杀了读书的兴致。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 “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 “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 生面,并可 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事实上,凡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他们往往也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那些只熟悉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 “闲 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阔,往往是高分低能。[7]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的爱好与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阅读面 宽 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反过来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和家长推荐给学生的书,学生往往不喜欢读。而学生圈子里互相推荐介绍的书,他们读起来津津有味。对此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当老师的也可以读一读学生中流行的读物,多少知道孩子们喜欢哪些书,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推荐的经典,而偏偏喜欢这样一些“闲书”。
读书其实是个人化的事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情,甚至男生和女生,各自的读书兴趣可能都会有所不同。比如男孩的空间感一般比女孩强,可能更喜欢探险、破案、推理的书。女孩一般比较喜欢故事性强、情感优美的读物。老师和学生应当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喜欢读些什么?他们正在彼此交换阅读些什么?不应当很简单地推荐和布置学生去读经典作品,更不能简单地制止孩子们读那些他们喜欢的闲书。当然,我们应当主动提倡并引导学生去读经典。但要想到,闲书读得多了,对阅读能力肯定也有很大帮助,他们读书的习惯养成了,阅读和欣赏水平也会提高。
也有些教师会问,学生不喜欢读经典,怎么办?经典和青少年是会有些隔膜的,而且不一定喜欢。甚至可以说,学生不喜欢经典,是天然的。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制。要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接近经典。其实孩子们成长过程,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兴趣,他们也会自我调整,自我塑造。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而不是强制。
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我这里特别提出“语文生活”这个概念,希望能拓展眼界。现在小学生中高年级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 形 式,包 括 他 们 的 课 外 “闲 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我们这个讲课说的是培养读书兴趣,怎么培养?办法之一就是多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为什么教师进入不了孩子们的“语文生活”,不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这跟教师不读或者很少读儿童作品有关。教师要读书,包括读儿童的书,才能和学生一起讨论,有共同的话题,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七、
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
“读书为要”,提倡多读书,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阅读量的要求也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评价。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评价的建议,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也适合课外阅读。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这里所说“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就包括课外阅读。课标还特别提到 “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同时也可以再细化为阅读评价的几个维度。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落实这些评价?课标建议“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3]这只是一般的建议,具体到教学中,还需根据各自情况,拟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
课标就在教学评价上提出这样一种思路: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如认可这一思路,各个学校都就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在教学评价上设计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有些地区中考或者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有些题出得较活,光是读教材教辅,是难于完成的。这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推动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考命题这几年有很大变化,这会波及中考命题,最后必然也会影响到一线的语文教学。有几个变化是有利于鼓励多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的。比如高考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已经大大拓展。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如果考生平时读书少,知识面窄,是很难考到好的成绩的。另外,是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比如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的样式,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这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如果读书少,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也就很难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第三,是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高考命题在改革,这将辐射到教学,语文教学如果原地踏步,不重视读 书,显 然 就 赶 不 上趟了。
当然,语文教学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真正实现 “读书为要”,还得有条件,那就是———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
很多教师也读书,但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可称之为“职业性阅读”。明后天要上课了,今天赶紧找有关材料来读。或者要评职称了,匆忙读一些 “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地读书、个性化地读书了。很多教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书很少读,顶多读一些畅销杂志,大部分时间都是网上的“碎片化阅读”。这怎能提高教学水平?又如何能面对 “吕叔湘之问”?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成为 “读书种子”。这样,你的学生自然也会喜欢读书。
特别推荐
教师美文精选
主编:曹乐乐 贺中元
责编:彭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