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用传统的自闭症干预方法,到了大龄自闭儿后,会出现几个令家长们非常痛心的事情,也就是会留下一些缺陷。
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语言理解,第二个是没有情感链接,第三个是能不能有共情能力,第四个是逻辑推理能力,第五个是社交能力。这五点也是传统的自闭症康复疗法一直在攻克的难题。
但是往往会发现,所有接受传统方法康复的自闭儿,到了后期,这五点就是他们最大的瓶颈。
首先一点是语义理解,那么简单的语义理解可能会有,但是却没有深层次的东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上厕所、吃饭这些不难,但是最后会存在社会性语言理解障碍。
最明显的就是答非所问,听到口令不执行、没有反应,有时候甚至连字面上的意思都不理解,就更不用提反话或隐喻了,这都是在传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语言理解的障碍为社交障碍又设下了一个路障。
第二点就是在情感链接上出现障碍,不能够跟父母、亲人建立非常好的情感链接。因为他们还感悟不到父母对他们有多重要,他们没有跟父母建立依恋关系。只知道“我需要的时候会找你,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会找任何人”,一直独来独往,这也为他们走入学校、走向社会、甚至跟别人交往留下了另外一个障碍。
第三点就是共情能力,传统的自闭症康复会用一些卡片或者其他教具让自闭儿认识情绪,导致他们变成机械式的记忆一些表情。但是当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会对你摔倒了做出任何的同情、也不会对你发脾气做出相应正确的行为和语言,他们的内心认为没有关心你的义务、也没有关心你的能力。共情能力一直是自闭儿生活中最弱的一点,这依然为下一步融入社会进行社交带来障碍。
第四点是他们比较弱的逻辑推理能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语义理解出现障碍的话,那么逻辑推理能力也会非常弱,就会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从因推到果、没有举一反三、延续思考的能力。
虽然有的自闭儿有好的记忆力,能记住妈妈反复说的话语也好、事情也好,但也只是通过记忆来学习而已,如果再往深层次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在逻辑推理上的断裂,他们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来处理生活中比较混乱的事情。
第五点就是社交问题,传统康复疗法可以通过融合、社交强化和情景强化,来帮助自闭儿在某个情景中去实现某些话语和某些肢体行为,这已经成了传统康复最后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但是,最后会发现自闭儿的行为在这种教育下变得非常刻板。
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讲述的道理一样,在监狱里待了那么多年的人,已经习惯了别人吩咐他站着吃饭,如果离开那个模式,他只有选择上吊自杀这种方式。
所以当自闭儿到后期社交时会见到很多人,如果这个场景换了,他就不会了,就会又出现他的刻板重复、自言自语、手舞足蹈、蹦跳喊叫等等焦虑情绪。他不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来改变他的社交语言、社交行为和社交策略。
当父母把自闭症孩子带出去后,他们在某一个场合说了不合时宜的语言、做了不合时宜的行为,形成了喜剧的反差的效果,让大家觉得很搞笑、好有意思,觉得他们就像喜剧明星一样,但其实他们自己觉得一点都不好笑。
所以他们会越来越退缩,他们的触角在往外延伸的过程中,发现没有能力去触摸我们的世界。
因为他们是真的理解不了你在讲什么,你讲的那些大道理、那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他们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不能用他们的情感去面对妈妈的爱护和细心、不能用自身的同理心去共情、不能为你找到一丝的安慰、更不能从你的行为和言语去推理。
所以很多到了大龄的自闭儿,都会存在着以上五个断裂性的发育障碍,也就是康复到瓶颈了,这时候,传统方法就很难再帮助自闭儿往前走一步。
那么沃桑采用的大脑神经可塑性技术,针对这五大难点,取得了孩子们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上、语言理解上、共情以及逻辑推理上,都给大龄自闭症康复找到了一个出口。
只有这些功能全部健全之后、或者这些功能或多或少建立起来之后,孩子们进入学校、融入社会的路程才能慢慢地缩短,同时他们只有拥有了这些能力之后,他们才愿意跟正常孩子、正常大人进行交往、进行接触,才能促进他们的下一步的成长和发育。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经过了四、五年的传统康复后,可以对照一下,看看他是否在这五个方面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沃桑针对大龄自闭儿在这五个方面的康复,已经取得了非常喜人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