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4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
精彩导读
人们对教育的焦虑感从未像现在这般强烈,线上网课、线下补习,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 ...人们试图通过不断的培训,提升孩子成绩,以达到所谓的教育最优解。孩子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纪录片导演梁玉洁与团队花费两年时间,以“探校”的方式深入教育现场,聚焦12个不同的教育案例,以真正“看见”教育的不同可能。
”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和教育有关的问题,从没像今天变成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从鸡娃、内卷、小镇做题家、到普通孩子,一波波热词的背后,折射出是无限焦虑。
焦虑的根源在哪里?它来自于我们对学校、对老师、甚至对孩子本身的种种质疑和不信任。
我们担心学校,能否在几年、十几年后,还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少年;
每一次有关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都让家长心头一紧,对今天的老师在专业能力、甚至为人师表方面,有颇多忧虑;
我们对孩子自身,也有很多不信任,担心他们的成长脱离既定的计划,变得不可控... ...
这些复杂的情绪,裹挟着每一个人。
的确,教育这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无法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进行改变,但是,每一个人的情绪,对教育的看法,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在今天的教育大环境下,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看见”。
看见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教育是怎样的发生的?看见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看见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是怎样去启发、引导、影响另一个生命的?
看清了这些细节,或许我们会对教育有不一样的体悟。
外滩君近期看到一部纪录片《教书匠》,这是中国首部关注“教育设计”的纪录片,就试图让我们重新看见孩子,看见教育本身。
纪录片一共有20集,制作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全国“百里挑一”挑选了12个教育案例,以“探校”的方式跟踪拍摄。
这也是一部不太讲究拍摄技法的片子,它以一种慢节奏的镜头,带我们深入教育现场,聚焦孩子和老师们最真实、自然的状态。
片子的英文名是“The Teaching Artist”(教学艺术家)。导演梁玉洁表示,它想要聚焦的教师,不仅仅有“传统匠人”那样日复一日的专注、精进、持续思考的状态,还要有“艺术家”那样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教学更应该是富有艺术性的工作。
截至目前,《教书匠》已经播出了五集,跟着”慢节奏“的镜头,观众也可以沉下心来去感受有关孩子成长、教育发生的细微瞬间。
01
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留白”
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这部纪录片,试图从这些教育案例中,提炼出孩子成长中需要的关键词,并将它们作为每一集的片名。
第一集《留白》,聚焦了南京的一个名叫“M7”的儿童绘画空间里,孩子们的创作过程。
但是,它所探讨的问题,却不仅仅是艺术教育,而是启发了我们去重新认识,一个孩子是怎样进行生命的探索和表达。
M7空间的创始人,是致力于当代水墨探索与实践的艺术家陈钟老师。在这个空间里,陈老师不教孩子们画画,只提供不同类型的综合材料,任凭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创作。
“我很反感,孩子们画画都是一样的。学生像老师的画,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就做了一个实验,不教孩子,希望孩子在这里是为自己做一件作品,画自己想画的画。”
陈钟
他在M7空间里,特地举办了一场儿童作品展,入选标准只有两个:
1. 他是孩子自己想画的一张画,在完完全全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孩子的作品与众不同,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每个人对什么是好作品的标准不一样,在陈钟看来,如果一个儿童作品中看不到老师、爹妈的痕迹,没有他们的语言在里面,这就是一个好作品。
这一标准,来自于陈钟对艺术教育的理解。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每一个孩子成为所谓的画家,而是希望他能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能借助现有的工具材料去表达他的真实感情。”
至于,孩子在未来会画出一张什么样的画,这取决于他的阅历、见识、审美认知。
艺术教育,重要的是培养每个孩子对艺术的大感觉,而不是教他们画老虎像老虎,这是在培养画匠、工匠,和真正的艺术、绘画,没有任何关系。
尽管M7空间,没有老师教画画,只给了孩子们足够包容的土壤,一个留白的空间。
让家长想不到的是,孩子在这里根本不疯不癫,基本都会很快投入状态,非常严肃地对待自己在做的事情。几岁的孩子,能待上几个钟头还不愿意走,因为他们都在为自己而创作。
“孩子是一张白纸,应该给到孩子一些放空的时间、给他们一些自己想问题的时间,他们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情绪转移上去,将平时的一些积怨、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真善美,我首先求真。”陈钟强调。
然而今天的社会,一切都在求快。
家长和社会都在逼着孩子不断地往前赶路,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老师也在不停地塞东西,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说“我想怎么样”。他们的思考、感受、情绪、声音,都被吞没了。
陈钟不反对去教孩子,他认为早期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家长一点一点教。问题是,教了知识,还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今天的孩子,包括成年人,都没有时间去思考“我想怎么样”。
“退一步海空天空”,成人只有往后退一步,给孩子一些留白,他们才有机会长出真正的自我。
可是今天,无论是儿童美术教育领域,还是更广泛的教育场景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留白”。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纪录片会用很多慢镜头,去呈现一个孩子从观察、思考、动手绘制的完整过程。
导演梁玉洁说,虽然快镜头和快剪会让观看效果更佳,但是这种线性的完整记录,才更符合人生真实的样子。
就好像孩子的一生中,并不是只有只有高光时刻,更多是观察、等待、尝试、探索、失败、反思... ....这些才是富有可能性的土壤。
如果我们不肯提供这些土壤,生命何以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
02
良好关系的建立
是教育发生的开端
这部纪录片,也让我们看到,在教育场景中,真正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往往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安全感的建立。
就像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有一句名言,“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 他认为,如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是所有老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于低幼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关系,更意味着安全感,是一切教育、学习发生的开端。
纪录片第五集《安全感》,就以“探校”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北京一土学校,是如何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还有和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给孩子建立真正的“安全感”。
这样的安全氛围,应该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教室的墙面上,张贴着“解决问题4步法”“什么是好的道歉”等各种海报、便利贴,帮助孩子们在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学会用善意、正面的语言,去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在这样尊重的氛围里,孩子感到是有安全感的。
更内在的安全感,还来自于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掌控。
一土学校里,还有一个特别的“游戏小屋”, 当孩子之间起了争执,发生情绪问题的时候,都要来这里画出自己的心情图:
刚刚那一霎那,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是生气、伤心、气愤?
还是暴怒、郁闷、委屈?
孩子们需要识别出自己的情绪,并画下各部分的占比。
几次训练之后,孩子就能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调整和恢复。甚至有的孩子来到小屋,还没画完图,心情就完全平静了。
安全感,可能还来自于课堂上老师对掌控感的部分“让渡”。
在一个项目课程的学习中,小学生们在课堂上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李卓则在一边处于观察状态,只给予一些适当的引导和辅助。
“课堂上让孩子来呈现,好像是老师的掌控感变弱了,其实老师一直在观察,很清楚孩子们掌握了多少,有什么样的诉求和特质。”李卓表示,如果老师只追求表面上的掌控感,最后带来的可能是学习成果的完全失控。
纪录片导演梁玉洁也对老师有相同的期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艺术家” 需要做的,更多是观察孩子们的状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问问自己能做什么。把自己转换到孩子们的角度去,成为垫脚石,搭建脚手架,捅破天花板……
但有时候,孩子所需要的,恰恰又是家长所担心的。
比如,体育课上的一些挑战性运动。
如今,孩子的在校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哪怕是发生一丁点的磕碰,都是家长所不能容忍,也是学校所避之不及的。
这种过度的保护,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处于生命旺盛探索期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密不透风的保护,而是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给孩子适度的探索和挑战。
体育老师王琪的做法是,在每节课前,提前帮助孩子规避一些安全风险。
比如,在爬竿前,她会提前告诉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她也会更多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上体育课,让孩子在体育游戏中和别人建立合作关系、和老师建立亲密关系,学着社交和自控。
“如果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担心,就限制孩子不去体验和探索,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公平的。”她认为,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成年人应该调整心态,重新看待儿童安全问题。
其实,对于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对立,如果我们都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设身处地想象一个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需要的是什么,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03
对抗时代的焦虑
需要看清一些“常识性问题”
从2018年萌生要用纪录片探讨教育问题,到《教书匠》正式上映,导演梁玉洁和她的非专业纪录片团队,在两年的拍摄过程里,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知。
她会反思,在常见的“教育场景”里,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种种,就是合理的吗?比如:
我们和孩子说了一遍他们就要记住,要求了就必须达到;
不知不觉,我们评价孩子的“标准线”早已从“及格”,提升为“满分”;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考试丢了一分”,却不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们已经悄悄成长了那么多... ...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发现、怀疑和反思,改变也就悄然发生。
与其说《教书匠》是一部教育纪录片作品,不如说,它是一次“让彼此看见”的教育实验策展,带来多元对话的可能。
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教育概念、方法、理论,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创新学校、教育机构、线上课程,也让家长目不暇接。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选择,才算是最优方案?
导演梁玉洁认为,《教书匠》的意义,并不在于寻找出一个最优的教育方式或标准答案,而是带我们看见那些在成绩、分数之外被忽略的教育“常识”, 试图唤醒大家看到更多的教育可能。
在“内卷”无孔不入的今天,看清一些“常识性问题”,还能够帮助我们对抗时代的焦虑。
比如,在快节奏的教育大环境下,究竟应该盲目求快,还是慢下脚步?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我们期待中的不一样?如何保证,孩子在接受更适合的教育?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跟随纪录片的镜头,去看清孩子的真实生长:他们是怎样和同伴建立友谊,怎样和老师产生信任,又是怎样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认知限制,去和外界建立更深的联结。
我们会看到,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孩子是在尝试和互动中感受到创造,而有些孩子是在独自思考中学会表达。理解孩子的不同,首先要从“看见”他们开始。
甚至,我们还会看到,成年人和孩子在天性、思维、认知上的差别。
正如导演梁玉洁在一次分享会上表示,成年人以掌控确定性来获得安全感,孩子的天性则需要通过尝试“不一样”来扩大认知边界,建立生命体验。
当成年人在已有的生活和经历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认知框架与思维模式,却也在无意识中,压缩了孩子们原本可以拥有的选择和探索空间。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只有被允许、被鼓励去和世界发生多种关联,他才能像一颗种子深深根植于大地,生命的意愿才会强大无比。
回到这个片子的标题,究竟什么样的“教书匠”,才能被称为“教学艺术家”?
这部片子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教学艺术家”,不只是知识内容的传递者、学习活动的监督者、考试成绩的评价者,他们是用充满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细节,让孩子的生命熠熠生辉的一群人。
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正是建立在这些最简单的常识之上,并能让孩子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教学艺术家”。
*公众号主页发送关键词:教书匠,即可获得观影链接。
*图片来自纪录片《教书匠》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