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想证明鸡娃是错的,但很失败

冰川思想库特约研究员 | 张明扬

刷爆家长圈的42集电视剧《小舍得》今晚就结束了。

这自然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但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还是有赖于其背后的大IP:教育竞争。

对于生活在三线城市以下的家庭而言,《小舍得》可能是过于夸张了,是一部放大教育焦虑的流量剧,但一二线城市的父母或许会很诚恳的告诉你:这剧一点都不夸张。

01

《小舍得》虽然虚构了一个江州市,但取景地就在上海,也正是上海让这部剧显得如此贴近现实。对部分上海家长而言,他们不仅不觉得《小舍得》高于生活,甚至是“低于生活”的,真实生活中的教育竞争比电视剧更加刺刀见红。

按照《小舍得》编剧的想法,显然是想先塑造一个教育竞争的惨烈局面,然后再通过后续剧情发展证明过度鸡娃的荒谬,大概就是一个“先扬后抑”的结构。

没错,《小舍得》中几乎没有什么坏人,教育竞争就是本剧的大反派。必须说,这个反派被塑造得过于精彩了。

《小舍得》中有三个家庭。田雨岚颜鹏一家代表了大城市最经典的中产鸡娃家庭,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一路鸡血永不停歇,儿子颜子悠也就是“邻居家的孩子”,从小就各种培训班护体,从小就是学霸。

▲颜自悠在家宴上背诵圆周率(《小舍得》剧照)

米桃一家则代表了城市低收入者家庭,爸爸是开水果店的,妈妈是保姆,进城上学的米桃虽是学霸,但为了适应城市的教育竞争环境,父母也被迫花费重金将她送入各种培训班,但教育军备竞赛对于城市中产而言都是不堪重负,何况是对米桃一家呢。

南俪夏君山一家也是中产,代表了“从佛系到鸡血”另一派经典。南俪本是职场得意的佛系妈妈,一路倡导快乐教育,对鸡血妈妈田雨岚各种看不上,“我们家就不想让孩子那么辛苦,孩子起点高,从小也没缺什么,童年只有一次,快乐最重要”。但在女儿夏欢欢一张45分的数学成绩单面前,南俪陷入了自我怀疑,逐渐由佛入鸡,在《小舍得》的后半段将自己活成了另一个田雨岚。

▲南俪和夏君山最初希望女儿夏欢欢快乐成长,但成绩倒数的夏欢欢最终也卷入了“课外补习大军”(《小舍得》剧照)

《小舍得》中不仅有鸡娃家庭,更有一整套教育竞争生态圈。剧中有民办和公办之争,颜子悠、夏欢欢和米桃上的都是城中一所老牌公立小学——风帆小学,但为了拼头部民办中学,她们纷纷入坑名牌培训机构“择数”,公立小学校长虽然正义凛然满嘴大词,但成绩放在那;剧中也有学区房,南俪夏君山为了孩子入学还差点办假离婚;剧中还有鸡血妈妈中心制,田雨岚和南俪都是各自家庭的鸡血总指挥,老公虽然各种不满各种反抗,但还是无法扭转家庭的鸡血导向……

02

可以说,在《小舍得》的前面三十多集中,你固然看到了几个家庭的隐隐裂痕,孩子的疲劳和痛苦,但教育竞争就像一辆无法停止的战车一样,呼啸前行,沛然莫之能御。

出于理性,你无法找到任何一种理由叫停剧中人的教育竞争。你或许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剧中的老人或者爸爸,不断地在与南俪与田雨岚两位母亲进行争论,但你不久后就会痛苦的承认:你有的只是一些漂浮在天上不切实际的情怀式理由,而妈妈们说的才是现实、功利和无懈可击的精算逻辑。

▲欢欢学校三十多人的班里,只有包括欢欢在内的4个孩子没上课外辅导班(《小舍得》剧照)

这就是正发生在很多中国家庭中的无奈现实。家长们又何尝不知道教育竞争的种种弊病甚至是风险,但你只要功利现实的面对这一切,就会清楚的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不参加教育竞争才是最大的风险。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谁又敢说功利是一个坏词呢?难道情怀不是不负责任的同义词么?

当然,会有佛系父母,但她们中的大多数,会像南俪一样,在某个时刻心理崩溃悔不当初,在这里可以套用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教育的真相之后依然不鸡血;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的是不鸡血的爸爸,但真相很可能是,劳心劳力的是妈妈, 这些爸爸像颜鹏一样不负责任,所谓“豁达”更多是甩手掌柜式的夸夸其谈和清谈误家。

03

也正因为《小舍得》将教育竞争和教育焦虑拍得入木三分,因此也有了贩卖焦虑的争议,但编剧或许很委屈:我们难道没有在尽力塑造一个“鸡娃”现象的对立面么,你们难道没有看到最后几集的“大反转”么?

是的,《小舍得》最后的确有所谓的大反转,但多少看起来有些虎头蛇尾,或者说,教育竞争这个大反派是如此的魅力四射,以至于当编剧想“消灭”他时,已经有心无力。

为了证明鸡娃是错的,《小舍得》不可谓不努力。颜子悠被妈妈田雨岚逼崩溃了,在学校当着同学和家长的面控诉:“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颜子悠后来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整日自言自语,其实是和幻觉中的好朋友“大龙”聊天;夏欢欢也怀疑妈妈南俪不再爱自己,以离家出走进行反抗,一场雨中的母女对话让南俪痛哭崩溃;在原著中,米桃心理状态也出了问题,甚至暂时无法上学,只能回老家休养。

▲子悠怀疑妈妈不爱自己(《小舍得》剧照)

可以这么理解,《小舍得》已经无法用正常的生活逻辑来“击倒”鸡娃的合理性,只能诉诸极端状态,要么是孩子的心理疾病,要么是孩子的离家出走。

南俪的最后醒悟更是极具戏剧性:她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发热入院,一度怀疑自己染上新冠开始准备遗书,当被医生证实自己未患新冠时,南俪方才有了一种死里逃生的大彻大悟:人间少了一个鸡血妈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舍得》剧照

但这样的极端状态显然只有暂时的说服力,电视机前的家长很快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我们家身上。

说白了,如果我们只有在生死考验中才能得出“鸡娃无意义”的结论,这只能说明鸡娃才是生活的常态,甚至是真相。

有多少人在疫情的最紧张时刻,曾作大彻大悟状,看破职场,看破功名,看破金钱,看破人生,但时过境迁,还不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可能是《小舍得》最大的尴尬:无法有效证明鸡娃是错的。

04

但这并不是编剧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问题,教育竞争是如此充斥着现实合理性,哪怕是非理性的合理性,你又怎能指望编剧可以运用现实扭曲力场“扭转乾坤”?

是的,我们不要假装认为教育竞争是荒谬的,不要假装断定鸡娃是适得其反,不要假装我们可以凭借人类的理性来战胜鸡娃的冲动……我们要做的是,在承认教育竞争现实合理性的基础上,去想一想,社会可以做什么,政府可以做什么,只有改变了外在环境的设定,教育竞争才能逐步降温,哪怕只是一点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欢欢父亲夏君山痛说当前教育竞争的荒诞(《小舍得》剧照)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舍”与“得”的个人选择问题,更是一个公共问题,我们不能指望个人的豁达与所谓的佛系可以有效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好的政策很可能不会改变“小舍得”的大环境,教育竞争很可能是一个难以扭转的大趋势,但只要能缓解一点点,已然弥足珍贵。

《小舍得》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它试图告诉我们过度教育竞争和鸡娃是错的,但它失败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