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笔者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上小学的场景。那个时候,能够带一块钱上学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班里的“土豪”,因为那个时候辣条不过一毛钱一包,普通的小玩具也不过五毛钱……
即便如此,大多数学生仍旧享受不到这些东西带来的乐趣,因为大家都没有钱——几乎都是兜比脸干净。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家庭条件都一般,父母没有什么工作,也没有多少收入。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离家近,渴了饿了都能回家吃点东西喝点水,所以也就不需要再买零食。
所以说,在那个时候,零食和零花钱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东西。但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变,现在的小学生也发生了改变。
河南:小学生赊账买东西
在河南某农村小学,学校附近有一家小卖铺,这里也成为了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但是,来买东西就意味着要花钱,但据了解来这里的小学生里,有几位同学竟然可以不带钱买东西。也就是,赊账。
日积月累,其中一名同学的赊账总金额就达到了一千多元。数字虽然不大,但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得知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孩子的家长有些费解。
家长:这么小的孩子,你允许他赊账?
根据学生所说,他赊账买东西基本上就是买笔、买本以及一些零食。但是家长却很质疑:孩子父母都不在家,这代销店允许小学生赊账,最后一算账一千多块!
小卖铺老板表示,曾经也劝学生没有带钱别赊账买东西。但是小学生表示,让她放心,因为他爸爸会给他零花钱,他会拿来还给老板。一来二去,小卖铺老板就允许这几个小学生在这里赊账买东西。
网友表示,老师也不是啥“好人”
据了解,家长得知孩子赊账的事情是通过学校里的家长群。孩子经常赊账买东西,老师成了帮忙“催债”的。这让很多网友表示怀疑——老板和老师是一伙的吧?
的确,人家学生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插手算什么呢?如果你是为了学生负责,笔者认为你也应该找卖东西的老板理论理论,因为赊账给小孩子这事本来就不对。如果你是为了“催债”,那纯粹是多管闲事,自己成什么了?
一些观点
一系列做法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首先,小孩子自控能力本身就差,小卖铺老板也曾为人母,应该也了解这一点。但是,明知道却还纵容,这种做法真的就是“什么钱都挣”!
其次,小学生赊账,你找人家老师算怎么回事呢?就算是要账,也应该向学生的监护人去要钱。不去找人家家长而是通过老师,不仅会让人认为两人有利益关系,也会更让人认为老板的做法是不对的。否则你怎么连上门要钱的勇气都没有呢?正所谓,欠账还钱天经地义,除非自己也心虚。
最后,在这件事情上,学生和家长也有责任。现在的学生并非什么事情都不懂,有时候他们的“坏主意”最多。比如毁坏个物件、惹个祸、赊账等等。
其实这反应出来的也正是他的家教和父母对他们的关怀程度。很多学生父母都不在家,他们就成了留守儿童,根本就没有人去教他们“对与错”,但家长却还无理由要求他们要懂事。这也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