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招生理念

强基计划定位:为国选才育才

(1)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2)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重点在数、理、化、生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

(3)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后备人才

招生专业

2021年纳入北大强基计划的学科均为“A+”学科。

强基计划学科实力高校对比:

北京大学在过去十年里,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北大开展的拔尖计划2.0“未名学者计划”,第一批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7个学科,第二批涵盖力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哲学和历史学6个学科(总数居全国之首),并分别设立了未名学者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进一步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培养理念与培养方案

实施“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

最前沿的培养理念:

基础与特色:2021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学科全部为“A+”学科。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交叉与选择:北大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综合实力强劲的学科为学科交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在全校自主选择课程等政策、双学位和主辅修培养体系,以及众多的跨学科专业和项目设置,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构建个性化知识结构,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融通与卓越:北大强基计划传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学术传统,融通教学与科研,融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打通本研阶段的学习,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型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更优化的PLUS培养模式:

“基础学科+多元选择”培养体系:建立“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培养体系,设置“1+30”的“本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设立校级荣誉学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多元发展支持。充分运用小班研讨、经典研读、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X”贯通式培养:强基计划本科生将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探索我国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新方案。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3+X”计划,优化培养环节,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探索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中国新方案。

“1+N”研究训练:发挥北京大学科研优势,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学术型人才搭建“课堂学习+重点实验室及研讨小组”的研究实践平台。每年提供近500项高品质本科生科研课题供各年级基础学科的优秀学生申请,实现本科学习期间研究训练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1+X”导师制: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注重大师言传身教、名师引领指导。聘请院士、讲席教授等顶尖学者担任班主任和导师,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博士生导师为指导教师,并设立学业导师组、科研导师组和生活导师组,在课程学习、自主科研、学业规划、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真正实现全人培养、全面成才。

“3+N”交流项目:统筹推进国家、学校和院系三级项目和学生自主探索项目建设。拓展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并择优资助学生参加交换访学、海外科研、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实习、国际专业类竞赛等活动,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和社团自主交流项目,放眼全球、百花齐放探索适合

博雅讲堂

博雅人文讲堂:2020年秋季学期起,“博雅人文讲堂”每学期组织7-8场学术讲座,邀请人文学科知名学者,以人文经典和学术前沿为主题,展现学科奥秘,让学生在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提升问题意识、反思能力与创新精神,期待培养一批能融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

学生工作坊

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齐力打造“思想的宿舍”。由学生自主决定讨论主题(如专业性话题和跨学科学习设想),自主邀请老师来参加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的平台。

政策解读

招生流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志愿录取,未被录取考生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

报名

报名方式:

登录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1)

报考原则:

高校间不可兼报

专业组不可兼报(各组计划单列、单独排序)

医学组在医学部招生代码下录取

专业要求:

传统高考省份(理工类考生仅限报考Ⅰ组和医学组,文史类考生仅限报考Ⅱ组)

高考改革省份(须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入围考核:

高考成绩入围:

报名强基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排序

按分省分专业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6倍确定各省入围名单

考生高考成绩应达所在省份一本线以上

破格入围(计划单列):

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的考生按破格入围申请强基计划

破格入围考生不占以高考成绩入围考生计划

考生高考成绩达所在省份一本线以上

考核测试:

高考成绩入围考生:

1 .学科基础素质测试:语文、数学

2 .综合素质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和评价

3 .体育测试:体育测试优秀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破格入围考生:

学科特长单独考核

录取标准:

录取原则:

根据强基分省计划数,各专业组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100分):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85%+考核测试成绩占15%(学科基础素质测试+综合素质考核)

专业录取:

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专业志愿,按平行志愿规则进行专业录取

Ⅰ组中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只录取有志愿考生

同分录取原则:

若考生高考成绩相同,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依次为:校测总分、学科基础素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

其他录取原则: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录取原则: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对应专业组强基计划非破格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破格入围且最终被录取的考生不占已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

专业录取:根据其竞赛成绩、综合成绩、专业志愿等因素进行专业录取

政策调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声明: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浩天教育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或添加相关老师进行咨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