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职称是自己的命根,利益巨大,但是为什么部分大学老师放弃职称评审呢?分两种层次的大学来分析:
一、国内985、211等高水平大学(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和部分有自身实力的本科院校)
应该说越著名的大学,职称评审相对规范和公平。
评审主要还是看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成果,虽然不否认也存在潜规则,但是对于具有绝对实力的老师,评审是不敢过分的。
问题就在于具有绝对实力,成果非常显著的老师只是少部分。其他相当一部分老师基本是半斤八两,处于可上可下的状态,这个时候潜规则就起作用了。走后门、说人情、拉关系、送礼等会起作用。
放弃职称评审的老师分为两种人:
一种人是确实水平差,搞不成名堂,明知凭自己资质和努力也不会评上高一级职称,就明智地放弃了。
另外一种人确实有一定实力,但是没有到达出类拔萃的程度,这种情况申报高一级职称就需要一点旁门左道,但是有少数人有知识分子良心的人,不愿意求人,不愿意送礼,他们就被动放弃职称评审,守住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初心,这部分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社会的脊梁。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这一部分人更加爱国。
二、高职院校或者二本、三本院校
这类学校由于平台相比985、211等学校低,老师要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难度很大,因此具有绝对竞争力的老师少之又少,大部分人评审职称的成果差别不大。这种情况下评审职称,过独木桥,当然是离权利最近的人优先得到。其他人要么选择承认潜规则,积极活动,获取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比如限定名额的高级别课题,具有了基本条件就会评审晋升高一级职称。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比较低级的科研成果也搞不出来,毕竟平台低,自己水平差(高职院校老师很多以前只是本科、甚至中专毕业的,后续又没有提升自己),也就放弃职称评审,混日子等退休。
职称评审本来是一种业务能力的评价,但是由于高校老师的待遇基本与职称紧密挂钩的,而且职称之间待遇差别巨大,导致职称评审竞争激烈。成果要求水涨船高,潜规则层出不穷,导致部分老师放弃了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