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轻文”将成过去式 “新文科”掀起教学改革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一直以来都是被热议的话题;而当前普遍认为理工比文史更重要,理科被认为是“实干兴邦”的代表,文科则被贴上了“死记硬背”的标签;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盛行的今天,“文科无用”论更是甚嚣尘上。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前10的专业,均为理工科或管理学科;而绘画、音乐表演、法学、应用心理学等文科或艺术科专业,则因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直接被划分为“红牌专业”。

在国际学术的影响方面,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同样远逊于理科。在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在10个学科名列第一,均是工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14个学科中,仅有中山大学在旅游休闲管理跻身全球前十,大部分学科,内地高校大多位于百名以后的位置。

种种原因叠加,导致文史哲这些不易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和进行产业转化的学科,逐渐被边缘化,“重理轻文”的现象也愈演愈烈。这一点,从国内文科院校的数量中可见一斑。

在国内42所一流大学中,综合性、理工科大学占了绝大多数,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所师范类高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仅中国人民大学一所。另一方面,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的2020年度部门预算汇总中,偏文科的高校在财政资金预算上远远不及理工科的高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科的重要性。2018年10月,“新文科”的概念应声落地,随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传统文科是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新文科,则是相对传统文科进行学课重组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2019年6月20日,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特别强调了“我们一定要让新文科这个翅膀硬起来,中国高等教育飞得才能平衡、飞得高。”

近两年,各大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力发展“新文科”。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先后开班人文科学实验班;原来传统文科就很强的南开大学,立项新文科专业建设教改项目15项,构建了科技人文、数字史学、数字经贸、智慧旅游等“新文科”专业。

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认为文科生不需要像理科生那样进行专业化的实验技能训练,由此导致我国文科实验室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在2019年发布的《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中,提出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依托单位的媒体融合与传播实验室,成为历年来为数不多的文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今年7月,“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廖祥忠在论坛上指出,“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新文科的发展,应建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之上,发出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新文科”是一个动力引擎,激励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传统文科深厚基础上,进行“革新、拓展、融合、提升”的行动探索。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简单粗暴的文理分科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因此,全方位培养人才,进行不同学科组合已是大势所趋。

新文科背后是一场知识革命与思维革新,是对文科内涵、边界、结构的一次重构,并将重新定义教育、科研乃至带动理、工、医等学科体系的变化。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