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考模式中,高中生要进行文理分班,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科,虽然不再区分文理,但在填报志愿阶段,有些专业偏文科需要选择历史才能报考,而有些专业偏理科,需要选择物理才能报考。
在传统高考制度下,学习文科专业的人是远少于学习理科的人,在最近的新高考模式中,选择物理的同学仍然比选择地理的人要多。这种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差距所导致的。
小美在高考之后,在选专业时因为对地理这一科目很感兴趣,所以不顾家长的反对选择了文科。但是在大学毕业后,她就发现有些力不从心了,也知道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了。
小美在大学期间主修的专业是地理科学,在校招的时候,因为对口岗位太少,所以错过了校招,实习的时候也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毕业后更是多次因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对口岗位太少,而屡次碰壁。
面临就业才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居然这么明显
一、理科生在学习期间可选专业比文科生多
在大学的一些专业里需要有较好的高中基础才能学得更加轻松,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文理生和所选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从目前的大学专业来看,可提供给理科生所选择的专业要远远高于可提供给文科生的,要求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的明显要比要求政治、地理和历史的多。
二、理科生在面临就业时可选岗位比文科生多
在面临就业时,差距的明显将会再次被体现出来,很多公司除了对求职人员的学历进行要求,对所学专业也是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文科类专业的职位很少。刚大学毕业的文科生,基本上从事的工作都是“文秘”和“档案管理”等工作,而文科生职位的平均实习工资也会略低于理科生。
三、理科生在就业时可跨职位性比文科生大
最让人生气的就是,理科生还可以选择文科职位,但文科生却做不了很多理科职位,大多数的应聘单位都认为,理科生的大学四年比文科生的大学四年更具有含金量,所以哪怕是跨入新的领域,接受力和适应力都会高于文科生。虽然这看起来是无稽之谈,但是确实也很影响文科生的就业。
文科生怎样才能不输给理科生?
首先,在校期间多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开拓眼界。其实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为了就业时能更加具有竞争力,都应该多去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文科生可以选择像西方教育理念中“通识教育”那样,自学或上网课的方式去涉猎更多的理科专业知识。
其次,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在毕业后走“专业”路线。在校期间,一些能力较为出众的人,早早就会被企业方签约或者时留在校内。所以选择文科的学生也不要气馁,学好自己所选专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再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考取“铁饭碗”。在文科生的专业课程中,肯定不会缺席的就是政治、现代历史等,这对于想要考取“铁饭碗”职位的文科生来说,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优势。而且,文科生的英语水平肯定不会太差,如果能够带着四六级证书竞争力就会更胜一筹了。
学习文科的学生通常都是这样的
第一、有足够的耐心、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文科所学的东西比较繁琐,学起来也并不像理科那么让人感兴趣,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找到文科学习中的乐趣。文科所学习的内容大部分还都是以记忆为主,如果具备超强的记忆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第二、文笔好,有想当作家的意愿
文笔好的同学,不去当一个作家那不是可惜了?光有梦想是不行的,还要拿出自己的实力,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第三、切合理想,学习才会更有动力
在选择学习文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未来的发展所考虑,就好比未来想做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就不能选择文科,未来想做社会问题研究这一方向的学生,选择文科不但与理想相统一,在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有效率,成绩提升也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