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舍得》中最清醒的那个家长,是她!

作者 | 张惠姗

《小舍得》,我快看到大结局了。被焦虑一路挟裹着的几个家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颜子悠出了心理问题。米桃抑郁。夏欢欢跟妈妈南俪关系紧张,家庭成员冲突不断,硝烟四起。

在这场教育军备赛中,没有谁是赢家。

南俪在一次受伤失落后,跑到母亲“长公主”面前求安慰。

“长公主”说了一段话,个人觉得特别好:

“你呀,就是心太急。每个孩子都是自带饭碗来的。你就说你妈,一点都不能干吧。你说你从小到大,你自己上学,自己找工作,我什么忙都帮不上。我们现在不是都好好的吗?”

“妈坚信一件事情,活在当下。过去那些开心的也好,不开心的也好,都让它过去。未来可以盼一盼。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能够只去抓那些天边的,丢掉了眼前的。

长公主这番话实在是人间清醒。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名义,特别用力地去付出,去搞“教育”,然而,结果真的好吗?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真的未必。

张一得的故事,你或许听过。

3月15号,19岁的张一得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距离他进入常春藤名校不到一年的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张一得,到底是什么人?

他是大家口里“别人家的孩子”,在知名国际高中拿最高奖学金,托福考118高分,读世界顶尖名校。

一得的优秀成绩与一得爸爸息息相关。

一得1岁时,父母离婚,身为高管的爸爸辞职专心带娃,从吃喝到学业,事无巨细。从小到大,一得的成长被爸爸点滴曝光在媒体下,爸爸因此也成了“育儿网红”,拥有大量粉丝,他的身份从此只是“老得”、“一得他爹”,而不是他自己张某某。

一得爸爸有许多育儿细节让人咂舌。其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是一得爸爸说他给一得拍了超过20万张的照片。

20万张!可以猜想,爸爸对儿子的关心和关注,有多么沉重!

可是,这场自我牺牲的管教,终究还是错付了。

张一得并非没有抗议过。

12岁那年,他鼓足勇气告诉父亲,希望爸爸有时候能对自己说“不”。爸爸坚决地说,这个我不能答应你。

某次拍视频过程中,张一得不满地说:“能不能给我点隐私,不要对着我的脸。”一得爸爸仍然坚持拍完视频并上传了。

这样的行为,很难不让人想起《小舍得》中南俪的那番感叹:“我们不是想孩子有个好前程。而是我们自己想要有个好前程的孩子。”

如若知道最后的结局如此悲凉,可怜的一得爸爸,应该多少会克制一点自己对儿子的牺牲和付出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因为父母过度卷入到孩子的个人空间,如此热情地走在孩子该走的人生路上,最后很可能的结果,就是把孩子逼到无路可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我身边,类似的家长多不胜数。虽不至于极端,但共同点都是,养孩子做得太多,太“用力”。

比如,前阵子,一位家长抱怨儿子在幼儿园太调皮、好动,总是遭到老师投诉。

她说,为了孩子能变好,自己非常有耐心,一直劝孩子,可孩子还是反复被投诉。

她迷惑地问:到底怎么了?

我问她:你讲那么久道理,孩子每次什么反应?

家长说:就坐着,嘴里说好。

我笑着说:亲爱的,你的孩子真的很爱你,你说了这么多,他都一直保持安静地倾听,他对你很接纳啊。

家长愣了。

小孩子是用潜意识接受信息的,他听不进去大道理。父母能做的,是先倾听,理解,看到孩子的“困难”是什么,之后才是正面告诉他“如何做会更好”。

当父母过于用力地去管教,乃至说教,孩子其实听不到父母的话,听到的都是父母的焦虑。

一个只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焦虑感的孩子,回到学校又会继续用行为问题去发泄内心的不安。如此,“多动、调皮”的行为不仅没解决,反倒一点点固化了下来。

真是可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不久在豆瓣看到一个贴子,同样是一个非常用力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故事。

这位网友其实已经成年了,只是假期回家而已。然而父母见不得孩子太宅、玩手机、刷剧,不断地提醒、催促:

“家里脏得要死,不知道你搞什么。”

“你不要这样子!”

“你要这样,这样,每次说都不听……”

絮絮叨叨,说教20多分钟。

这位豆瓣网友表示:

“这些场景是我们家的常态,小时候没有觉得不正常,上大学后,放假回家,才感到压抑、窒息。

我就像被丢进一个真空缺氧的密闭空间里,难以喘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父母的角度看,他们的确都是在“为了孩子着想”。只是,当我们不自觉过度管教时,别说小孩,就算成年人,也招架不住,因为吞噬感在提醒道:“你无法成为你自己!”

面对父母的过度管教,孩子多半听不到父母的话,他们只会陷入强烈的焦虑,尤其会感受到自己正在丧失对生命的掌控感。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1.懦弱,无助,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主见。

2.叛逆,事事对着干,伪装自己的强大。

无论哪一种结果,相信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要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吃力却不讨好的管教模式?

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保持觉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马歇尔说:“人们做或者不做某事,都是基于内在的需求”。我们的过度管教,也是基于我们自己不同的需求:

需求一:我是被需要的。

比如,一个缺爱的人,会不断验证“你是爱我的”,企图从爱人身上找到价值感。

比如,一个成长过程中被忽略的家长,会无意识地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360度安排孩子的生活,通过孩子,来感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重要的。

需求二:转移生活的焦虑。

面对充满变数的现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也许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掌握不了生活的方向,对生活充满着焦虑感。

这种焦虑无处安放时,我们就会想找可以掌握的东西。孩子就是一个最容易掌控的对象。于是,“对生活的焦虑”转移为了“对孩子成长的焦虑”。

需求三: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件”。

“孩子优秀,就等于我优秀了。”这是不少家长的心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谁不想成为厉害的人?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人活成了平庸。当一个人的野心跟不上自己的实力时,会意难平。

派遣理论认为:人们会把自己的未完成事件\期待放在下一代的身上。

比如,渴望阅读而被父母禁止看课外书的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比如,因为近视而遭遇过糟糕经历的孩子,长大后,最注重孩子的视力。

并非说,父母完全不能把自己的期待放到孩子身上。

只是,我们需要对此保持清醒的意识,否则就容易过度卷入,导致父母、孩子两败俱伤的后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管教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说,小时候,回家跟他妈妈商量要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妈妈说,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

那一刻,他兴奋地意识到,哇,我长大了,可以为自己做决定了!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刻。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早就说过,要做刚刚好的父母,60分的父母——

不要时刻围绕着孩子转,不要时刻关注孩子;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去应对问题,相信孩子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体验失败的感觉,

给孩子的生活留白,让孩子有空间专注自己。

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感,孩子才会发展出对生活的自主权,才会自发向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到底,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行为改变行为的过程。

所以,我经常对身边那些困惑的家长说:

“当你面对孩子很烦的时候,别急。不用急着想管教的办法,也不用急着去咨询育儿专家。你要做的,是从孩子的生活中暂时撤出来,约上三两好友,逛吃逛喝,让自己开心,先照顾好自己,很多问题,就不觉得是问题了。

因为,父母是孩子人格核心的制造者,把自己活好了,孩子自然就会好。”

今天这个小建议,同样送给每一个亲爱的你。

—— End ——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者:张惠姗,江湖人称33老师,儿童心理工作者,心理科普自由撰稿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