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辐条扳手
作者/季守成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照片中的老物件是修理自行车的专用工具——辐条扳手,外径50毫米,高10毫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战友用边角料为我修理自行车加工的。
作者供图
我有一段不寻常的成长经历。1958年,年仅13岁的我在江苏海门三星农具厂五金车间当学徒工。那时工厂还没有通电,制作农具都是土法上马,脚踩车床、手摇钻床、拉风箱鼓风、人工充气等都是学徒的入门课。当学徒工时,我就是土车床的动力源,脚踩踏板,带动车床轧头旋转,师傅操刀切削零件,为了土车床能持续运转,双脚来回更换,总是踩得双腿发麻。后来,我又到修理自行车的门市部当学徒工,安装自行车轮胎,既要技术又要力量。我当了两年学徒工,作息时间不定,一年到头也没个休息的节假日,这样“劳其筋骨”的磨炼,让我永生难忘。
学徒工生活彻底改变了我,我从讨厌学习变成渴望学习。师傅们为技术革新热烈地讨论时,我文化水平低,听不懂,羞愧难当;早市,我蹲在地上默默地修车,一群一群同龄人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走进校门,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在心中升腾,我问自己:我也曾是学生,为什么放弃了学业呢?
没多久,我重回学校读书的机会就来了。我在干活时抬重物受了内伤,只得回家休养,其间,适逢工厂减员,父亲得知一所民办初中还可以接收学生,便积极联系,让我回到了课堂。我十分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认真读书。我有两年的实践基础,对数理化的概念、原理、公式理解得入木三分,学习成绩扶摇直上,道道关口一跃而过,最终考上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当年的学徒生活,让我的人生也得到了锻炼。后来的岁月中,面对各种挫折、坎坷,我都会勇往直前,修理自行车的手艺也处处受用。大学期间,同学们骑自行车郊游,我乐当后勤保障;在部队时,一名战士骑三轮车与路人的自行车相撞,自行车车轮变形,经我调整恢复正常,化解了纠纷;回乡探亲时,我抽时间帮亲友家里的自行车做好整修保养……
40多年前的一只辐条扳手,如今早用不上了,但生活中,我对修理自行车的人总有股亲近感,有时经过小区车库旁的修理自行车摊子,还会观望一会儿,与摊主聊上几句。每每见到这只辐条扳手,我都会想起60多年前的学徒生活,如此有情之物,我定会珍惜!
作者
季守成,江苏南通人,生于1945年,曾在军队服役29年,转业厦门后在开发区工作,现已退休。
朗读者
吴泽林,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音频制作:许梦洁 黄晓青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海鹰 施璐玮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