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本来都是坐着看电影,不知道坐在前面的哪个观众突然站了起来,导致后面的人看不见,于是也只能站起来,过了一会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站了起来。
电影本来该是坐着看的,但是此刻电影院里面没有人是坐着的。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一位名叫夏君山的爸爸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而说出这句话的背景是他女儿的所有同学几乎都在补课,出于无奈,本来坚持孩子不该上补习班的夏君山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了班。
片中的夏君山本是一个开明的爸爸,在他的眼里,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但随着自己家孩子小升初的临近,这个开明的爸爸也和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样,开始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这样的故事不是电视剧的虚构,而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中国这片广袤大地的无数个家庭中。
早在2017年,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便已经达到4900多亿元!近5成的中小学生都参加过校外补习班。这样庞大的数据下是无数学生被“侵蚀”的假期,以及无数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父母所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而这里的教育却被绝大多数家长等同于成绩,再确切的一点说,是每一张考试卷上那个鲜红的分数。
分数高了就皆大欢喜,分数低了,轻则说教,重则棍棒教育,补习班在所难免,学生嘛,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而能体现学习认不认真的就只有分数这一个单独指标。
在今年4月16号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
报告显示: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为32.8%,且有10%的区县每周校外补课3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超过50%,甚至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
但是补课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对于学习成绩本身就好的学生来说,校外的补课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等等,而对于部分成绩一般的来说,随着补课时间的增长,学习成绩不增反降。
我在这里不是说补习没用,而是想要告诉所有家长,如果上补习班只是为了让孩子在课后有一个去处,让自己觉得自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让孩子的考卷分数没那么难看,那么短期的补习或许可以,但是如果想要让补习班替代教育,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小舍得》中两个家庭也自食苦果,用补习班来替代家庭教育,两个孩子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是理想中的教育,但现实中的教育却远不是如此。唯成绩论的背后除了教育本心的丢失其实更重要的因素是家长的传统观念,更是优质社会资源的短缺。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观念: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念个好大学念个好大学就得念个好高中念个好高中就得有个好初中要读好初中就得上个好小学,所以补习得从娃娃抓起。
但事实上,时至今日哪怕念了一个好大学,很有可能依旧不会有家长想象的那种锦绣前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好的学校里出人头地的概率要更高,平均水平也要远高于普通学校。
但这并不是说成绩好念个好大学就是唯一的出路,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过稳妥二字也就值得大家疯狂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去考取更高的分数。
为什么稳妥二字就值得大家努力?教育发生恶性竞争,发生唯成绩论的根本不在于你努力学习就可以出人头地,而在于你不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太高。
不夸张地说,在当今社会不走上学这条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可能生活都会很困难,更别提阶级跃迁。总会有人宣扬读书无用论,这种反智的思潮背后往往有一双黑手在推动,任何一个接受过发、高等教育的人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
但这样的思想却还是有人在为其站台,道理很简单读书的人越少,宣扬这些理论的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属性也就越固定,因为愚民向来从洗脑开始。
再往深处说是因为优质社会资源的稀缺。如果社会资源足够丰富,如果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有足够高的报酬,足够高的社会地位,那自然也不会有无数家长在读书逼孩子学习这条路上越走越黑。
但是没有,所以好好学习搞好成绩依旧是绝大多数家庭最好的选择。我们在苛责应试教育残忍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为难以打破的阶级壁垒上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
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到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这些目前看起来无解的问题都会在未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