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是我国两所著名的高校, 近百年来这两所名校也是培养出了许多科技人才。
清华博士导师颜宁是人们常常都会提起的一个人,因为她是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而且做出的成就也是世界性的。不过颜宁后来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习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颜宁的离开确实非常可惜,不过这里面的种种因素,一句话说不清道不明,很多人都觉得颜宁是落选中科院之后,“负气出国”。
继颜宁之后,北京大学也是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博士生导师,她的名字叫黄芊芊。
黄芊芊出生在自古以来就有“豫章第一门户”之称的上饶市,家庭条件并不是非常优渥,母亲下岗之后,她更是觉得一个女人应该要独立自强,她很努力的读书,考入了上饶一中。
17岁(2006年)她就已经是当地的“名人”,因为她考入了北京大学,黄芊芊学的不是生物、也不是医学、更加不是文艺学科;她选择的是相对复杂、枯燥的信息科学技术。
北大的信息科学,虽然不如数学系那么出名,不过自1985年成立微电子研究所,北京大学的信息科技一直引领者技术潮流。
面对枯燥的学业,黄芊芊并没有气馁,她既然选择了这个学科,也应该需要坚持下去,学得越多,黄芊芊对这门学科就愈发感兴趣,她曾在一次采访当中表示:做科研并且能出科研成果,一定首先你对它足够热爱,然而足够想把这件事做好,才能做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黄芊芊一直保持着这种心态,成绩也是日益优异,她也被黄如院士注意到了,大三时期,她就加入了黄如院士的课题组,开始研究超低功耗纳电子器元件的研究。
黄如院士的课题,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黄芊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科毕业之后,就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她同样也想要进一步的深造。
国外的科研技术确实更加先进,大多数的硕士生都会选择留美完成博士学业,不过黄芊芊并没有出国留学,而是继续在北大攻读博士。
她留下来的因素也有很大,经济因素以及课题的研究方向,她一直受教黄如院士,课题的方向也是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新型计算机领域方面的应用,留下北大她能彻底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北大读博士期间,黄芊芊各方面的素质排名都是第一,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学术十杰、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对她来讲这些只是一些头衔,博士后毕业她也正式入职了北大,担任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此后她也是一直在北大默默无闻从事着自己的研究。
而她也终于做出了一些成就,她和团队研发出了超低功耗器件打破了国际上硅基隧穿器件的世界纪录。
虽然她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当选院士,但在成就上确实不属于颜宁,当然两人的领域各不相同,不过在不同的领域,这两位女博士都让世界惊愕。
黄芊芊还发表了60篇论文,申请专利70余项,国内授权专利就有40项。她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的“集成电路3~5纳米节点器件基础问题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黄芊芊还入选了“科学探索奖”,在这50人当中,她最年轻,仅30岁,在未来的5年当中,这些科学家都会获得300万科研奖金资助。
她还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全球仅有三位获奖者之一成就,以及唯一一位获得IEEE青年成就的女科学家。
人们总是说国内不重视人才,才导致人才流失,虽然有时代桎梏的影响,但在各种各样的人才项目当中,国家提供了非常的科研条件和研发资金,一个从未成在国外留过学的黄芊芊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她的未来在国家的资助、培养下,她也能创造出更多先进的技术,有他们的努力,中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