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期综艺节目中,李雪琴又爆出了金句,“得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这句话瞬间引起了网络热议。
有人说:“考上北大,占着最好的教育资源,你不去钻研科学,却以说笑话为生,这不是浪费资源是什么?”
有人说:“名校生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北大,怎么选择职业是他们的自由,如果你没本事考上名校,就没有资格谈论他们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名校毕业生来说,可能这辈子最“成功”的一瞬间,就是拿到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大家的评价中独一无二的客观标准就是高考分数。
但在进入清华北大以后,大家很快就意识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成功”。再看大家毕业后的生活,大部分也都没有过上普通人意义上的成功人生。
那每年毕业的名校毕业生们都去了哪里?
一个短视频让李雪琴一夜间成为了“名人”,而后的《脱口秀大会》更是让他发光发彩,而同时也让大家对于所谓的“名校生”再次定义。根据网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看看脱口秀大会上这些演员的学历。
庞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中科院硕士;李雪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纽约大学硕士;张博洋,英国留学的海归;Norah,复旦毕业,英国杜伦大学留学;呼兰,哥伦比亚大学精算系毕业。
惊叹之余,大家也在进行着对比。还记得那张“乌镇饭局”的照片,上面那些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几乎个个都是名校毕业。
而再看现在的“名校生们”,不是演员就是视频博主,对比之下难免让大家觉得,是不是大家都开始“不务正业”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些人浪费了名校资源。
考上名校依然摆脱不了“内卷”
李雪琴就是典型的学霸。总是考第一,但凡考了次第二,都会哭完才回家。一路重点学校,最后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广告。
这看起来一帆风顺,前途光明的道路,其实并非外人想象的那么风光、荣耀。李雪琴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学习、生活的压力让李雪琴的性格变得自闭,不愿与人交往,在大四的时候患上了抑郁症,曾多次在大街上抱头痛哭,甚至想到过自杀。后来在同学和医生的帮助下渐渐有所好转。
李雪琴并不是个案,她说:“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郁症的人可多了。我到北医六院看病,那是精神科最好的医院,我们学校的学生去哪儿可以打折,一折”。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说: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据2017年的博雅数据库,清华大学的退(休)学率为7.6%,北京大学的退(休)学率为4.2%。这是基于两校2013年本科生人数和2017年本科生毕业人数的相差得出的统计结果,期间约有三百多名学生无法完成学业。
考上名校,是一个路径,而不是一个目的。所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天赋,主动考上名校,和仅仅是为了追求名气而考上的名校,其本质是不一样的。
这个不一样,在考上的时候,还不那么明显,一旦进入到学习环节,就会表现得很突出。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考虑自己的特点,只是一味追求名校,那么,就算考进了名校,也很有可能是厌恶学习的30.4%,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那40.4%。
如果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一员,那么,考入名校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名校毕业”应该是成功的助推器而不是枷锁
李雪琴并不是第一个因“不入流”的职业身份而受到攻讦的名校毕业生,“北大屠夫”陆歩轩、“北大外卖小哥”张根都曾很好地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吃瓜与吐槽需求。
为什么学历会被社会赋予特定的职业期望?为什么“李雪琴们”的“职不配才”会招致舆论哗然?
说到底,是因为大家传统的印象中,教育已经被深深烙上了“改变命运”的标签。这也可以看出,素质教育距离学生们有多远。“考个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是几代老师与父母的“金玉良言”。
高考中胜出的佼佼者们理应从事“体面”的工作,而不是混成网红。对于期盼以教育改变命运的人们来说,“李雪琴们”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大家对于“名校生们”的美好期盼,为“读书无用论”增加砝码,引起焦虑与恐慌。
此外,不少人对清北等名校的感知是由胡适、梁思成、屠呦呦之辈构筑的,“培育精英”是他们对顶尖高校的刻板印象,而这份朴素的认知中又往往掺杂着优秀学子能够承担家国重任的社会期望。由此,“李雪琴们”的职业“爆冷”被看作是对精英责任的逃避以及社会期望的辜负。
无论是出于对“读书无用论”势涨的恐惧,还是“精英主义”衰落的愤懑,针对“李雪琴们”的争议反映出社会对教育价值单一化的功利性解读——学历成为了将人划为三六九等的标尺,每个“层级”的毕业生对应着不同“阶层”的工作。985毕业的有望成为光鲜亮丽的高管,三本毕业的则可以等着回家搬砖。
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是,学历、高考是以知识积累为评判依据的,但职业选择、人生规划还要考虑人格、志趣等多重因素。凭借学历一把标尺,如何能将背景各异的学生们划入单一的职业范畴、人生轨道?
教育的确能够“改变命运”,但不应完全以功利的价值取向为指路牌,而应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改变命运。卢梭在曾经写道:“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教育所面对的应该是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的职业、地位与等级。
高考胜出者们赢得的,并不应当是社会定义的“好”前途,而是更好的教育资源,及其带来的更多认识自己的机会、更多选择未来的权利。若认清自己,知晓自己的志趣所在,将一生投入其中也不会觉得苦闷。这个过程或许漫长,但是值得。
大家觉得名校毕业生们的纷纷开始做网红是浪费教育资源吗?没有成为企业家就是不合格的吗?欢迎大家文章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