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颇具争议,作者表示“文科生”是使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
很快,网友们就吵翻了,这言论实在是让“文科生”们很炸毛。
这锅甩得太不负责任,难不成经济是被咱们文科生耽误的?
今天,我们不谈宏观经济,而是谈谈在如今的背景下,家长们还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文科生”吗?
01 储殷:并非文科无用,但文科生确实太多了
因“奇葩说”出圈,后来又在抖音走红的储殷教授,就文科生过剩这一争议,发了个小视屏。他的立场听起来似乎并不怎么“悦耳”,但却直击痛点,他认为,文科生确实太多了……
至于文科生是否受到“歧视”,储殷则给出了三个观点:
一、高校扩招,造成文科生规模过大;
二、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理科生;
三、文科很重要,但是规模太多了不需要那么多。
对于储教授的这条视频,各路网友发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所以问题来了,那到底还能选文科吗?这是每个孩子,未来都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高考改革。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等地区都进行了选科制度的改革。以上海地区为例,就采取了“3+3” (或称“3+1+2”)模式。第一个3是全国统考科目,包括语数外三门,各150分;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新高考虽然扩宽了选科的范围,不仅仅局限文科还是理科,但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选文or选理的决定了未来能报什么大学专业;需要提前考虑清楚,设定好目标,做好规划。
02 如何解决“文理偏科”,尽早看大学专业
但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学科”。就是无论如何都学不好,再怎么补课或刷题,分数的提高就是有“天花板”。比如物理,就是不少学生的噩梦。
高中的数学和物理,对有些偏科的学生来说,真的不止是噩梦,或许是永远都突破不了的分数天花板吧。毕竟有些孩子,天生的“文科脑”,学理科对ta们来说,真的万分痛苦。
所以不少老师建议,结合大学发布的专业目录里对选科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案。
第一,应该选定一门学科,作为孩子的“优势学科”。根据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曾经指出:“一个人无法在自己的劣势上实现卓越,更不用说建立在他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上;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孩子分数高的那门学科,就是他的“优势学科”,家长和孩子可以尽可能发挥这门成绩的优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成绩考到最高。想《小舍得》里的欢欢,就不应该去拼数学,而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语文和英语科目把分数拉倒最高。
第二,对于自己的“短板”学科,查漏补缺。根据“木桶原理”,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对于拖后腿的学科,我们要尽可能补高一点。
大学专业一定会对高考所选学科有一定要求,有些专业会要求必须选择物理学科,有的专业则要求必须有物理+化学两门学科。
所以,建议学生和家长可以提早翻阅一下大学发布的专业选科目录,按照未来目标大学的专业来制定提分计划。
但是大家都知道一个“残忍”的真相,在历年大学招生的专业里,理科的数量明显多于文科。到了现在文理不分科的时代,更多的大学专业必须选物理才能报考。
那么,对于这波理科成绩实在是提不上去的“文科生”脑袋,该如何做打算?难道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03 高中“文科生”的未来,可以发展人文艺术方向
就是因为理科实在学不进去,我们才会选文科;而大学本科中招收“文科生”的专业又相对较少,那文科生还能做点什么?
或许,我们还可以找找人文艺术方面的突破口。在电视剧《小欢喜》里方一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甚至高三分班考时,拿了倒数第一名。好在从小擅长唱唱跳跳,爸妈尊重孩子的兴趣,给了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了艺考。最终,方一凡通过突击培训加自己的勤奋,成功通过中戏,北电,南艺三大艺术院校的艺考,最终选择就读南京艺术学院。
其实,孩子走上艺术这条路,将来不是必须成为大明星或是大艺术家,艺考涵盖多个领域,大学里又有专业细分,选择艺考,只是给孩子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
就拿编导类艺考为例,比较侧重于笔试的科目,主要考核的内容有:艺术常识、故事创作、影视剧评论写作这三大部分,这些科目几乎都是偏文科类的;而且编导类专业方向众多,有:导演、戏剧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编剧、照明、录音等,未来就业同样前景十分广阔。
文科生可以考虑发展在人文艺术这个专业大类中寻找未来的出路。
04 无论文科or理科,解决复杂问题才有竞争力
大家一直鄙视“文科生”,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以为文科生只会“死记硬背”。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文科生同样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就拿历史科目的最后一道“solo题”为例,总分12分,考验的是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要是学生没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能拿到4分的低分。
其实,将文科生和理科生划分为两块的做法,本来就是不科学的。未来需要的有两种人才:一、拥有“人文思维”的理科生;二、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可以解决复杂问题的“文科生”。
在知名学者万维钢老师曾经解读过的《能力迁移》一书中,这本书肯定了“文科生”将来拥有“逆袭”的可能,但是他必须拥有“五种核心素养”:
一、学会讲故事
二、合理面对失败
三、获得他人支持
四、掌握每个领域特别的工作方式
五、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岗位
此外,单兵作战,一人大包大揽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只有文科生和理科生携手战斗,才能在任何一个组织中走得更远。
您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未来,你会让你的孩子选文科,还是理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