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有这样一条内容上了微博热搜:#17元吃海底捞#。
原来在某红书上,有一位妈妈发帖分享了自己如何“花一杯奶茶钱吃一顿海底捞”。
于是就有不少的网友争相效仿,全部清水锅底,不点菜,只吃小料和赠送。
事后还吐槽服务员态度不积极。于是这件事情上热搜了。
晒单的人这样的骚操作不是一次,后续她还晒过类似的操作,吃完捞面后,还打包了餐厅免费提供的小包零嘴、花生米、水果、还有牛肉粒等。
热搜曝光后,因此不少网友对此行为感到傻眼,纷纷表示“这也可以?”
大部分网友表示海底捞虽然没有低消,但这种点法似乎不太好;不过也有人认为,商家没有设置最低消费,人家吃饭又不是没付钱,并没有错。
后来这位妈妈的很多“薅羊毛”经验陆续被扒,秉承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甚至还多次让自己的女儿吃星巴克免费的宠物奶油……
看这位妈妈分享的日常,也不是什么穷人家,但抠门地如此极致,已经成了“没脸没皮”。
如果是勤俭持家,省钱无可厚非,毕竟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但过度抠门,过分斤斤计较,占便宜没够,甚至因此影响了生活品质,就成了一种心理疾病。
而且如果真的没钱的话,带孩子去一般的店里吃个面条盖饭包子的,加个小菜,不体面吗?
虽然17元吃海底捞不违法不违规,但是真的也不光彩、不体面!
从小就教孩子怎么占便宜真的不可取。
最后官媒都看不下去了,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文怒批道:
“17元吃海底捞,自尊者人必尊之,怎能得了便宜还卖乖!让市场的归市场,道德的归道德。网友们一致的声讨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人温饱自足,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底气和信心愈加充裕,规则意识不断提升,道德意识水涨船高。”
就像网友们说的一样,有钱就去吃,实在没钱就攒钱再去吃,没有必要这样去吃,不仅仅会被人看不起,这种行为更是连自尊都没有了。
02
当然也有人为此种行为解释“这只是节俭而已”。
这种想法恕我不能苟同。
现在也有很多人奉行“节俭主义”,他们会断舍离,不买不必须的东西,把日用品用得干干净净,外出就餐选择半份菜,穿旧的衣服自己改造成环保购物袋,擦完脸的洗脸巾二次利用来擦地……
他们的抠门不是占小便宜,更不是让别人买单,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上精打细算。
他们推崇理性消费,而绝不是毫无尊严的薅羊毛占便宜。
可惜,却有很多父母对此不以为意。
自己不但爱占便宜,还非得教着孩子一起占便宜。
有一条2017年的新闻,有家长带孩子坐飞机,四个人买了三张票,由家长掩护没票的小孩溜进机场。
登机后,因空姐发现小孩的未购票行为,本可以准点起飞的飞机不得不让全体乘客下飞机重新接受安检,导致延误5个小时。
坐公交的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的父母,明明孩子已经超过了一米二的购票线,家长却硬要说孩子不到一米二,为了省一个人的票钱。
还有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乘坐地铁,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让孩子从闸机下钻过,或紧贴在自己身前一起刷卡进站的逃票行为。
超市的在免费试吃柜台前,领着孩子吃个没完;扯超市的装水果蔬菜的包装袋回家用,遇到商家做活动反复索要赠品……
甚至还有去麦当劳肯德基要番茄酱回家做菜的……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占便宜的人做不到的。
其实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来说,是很大的伤害。
你想想,旁边的人都在正常的购物、吃饭,并为此付出相应的金钱来买单,等价交换,有的家长却薅商家羊毛,占商家便宜,孩子自己心里会怎么想?
起初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行为而觉得丢脸,久而久之脸皮就会“练厚了”,也被同化了,认为我们就该这样做,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社会学家班杜拉提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而父母就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儿童会通过观察父母实施这种行为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今后的行为偏向。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占小便宜”并为此洋洋得意,那么孩子就会将这种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千万别因为那一点点小便宜让孩子失去大格局。
因为“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尚没有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当这种投机取巧占便宜被模仿成为孩子的习惯时,就会对他之后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回到最初的问题来说,海底捞也不是什么特别昂贵的消费,真的那么想去吃又觉得贵的话,可以攒点钱一次去吃个痛快。
而且除了海底捞,还有其他物美价廉的火锅店一样可以吃得开心。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偶尔带孩子吃一顿好馆子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反而这样还能在孩子的记忆里,留下点美好的回忆。
他们会记得小时候家里可能经济并不富裕,但是那一次去吃XXX真的很快乐,而不是只记得尴尬和窘迫和他人的指指点点。
省钱不是坏事,但是小孩子比大人更需要尊严和一点小小的虚荣心满足。
在小时候教给他们如何保有尊严和体面,其实比省那点钱要重要的多。
03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爱占小便宜的现象,有些人占小便宜有瘾,占了小便宜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沾沾自喜。
我们公司以前有个同事,就占便宜占到了极致。
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就总是蹭吃蹭喝,买单时候就装着玩手机,如果是AA制,她就会说自己吃的少,理应少付一点。
大家一起去超市买酸奶,有时候会有买几送一,她也会厚着脸皮管我们索要赠品,因为可以不花钱。
如果她生活拮据,那大家还会觉得有情可原。
可该同事家境富裕,生活并不困难。
她以为她省了几块钱很值,但换来的却是,同事们对她的疏远。
后来出去玩也好吃饭也好,没有人愿意喊她一起,大家对她都是敬而远之。
所以,你要是只盯着生活里的小便宜,你就会失去人生的大福利——真正的朋友、难得的机遇,这些都是眼皮子浅的人,拥有不了的。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教养,就是圆满的人格。
除了自己不去占便宜,不教孩子占便宜,还应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品格高尚的人的故事和经历。
我很反感有些人一听到这个,就宣称“坚决不给孩子洗脑”,什么道德绑架之类。
0-7岁是孩子信念价值观的印记期,8-13岁是孩子价值观的模仿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像一张白纸,接触到什么,便习得什么。
你不用好榜样的品格力量影响孩子,却让那些乌七八糟的、庸俗的、恶意的事件不断刷新孩子的认知,难道不也是一种洗脑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节俭一直是优良传统,而且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不断绝的根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俭的生活方式是好事,对个人而言是自律,对于家庭而言则创造一个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要把节俭等同于占便宜,那可就错了。
04
我们曾经在公号上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 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
“真不让!” 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 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 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
爸爸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
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 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
“不后悔?” 父亲问。
“不后悔!” 儿子回答坚决。
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
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又过了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
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
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 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
儿子平静地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吃亏”的事,实则是帮孩子传送“教养”和“修养”的道理。而这两种人在社会上不会混的很差。
家长自己说,平时教育孩子多么用心,孩子多么懂礼貌、有家教,但却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候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一个人教养体现在很多不注意的细节上,这些细节才是看你家庭教育到不到位的关键,而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一个细节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生活中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完全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但是教孩子占便宜,那真是让孩子的人生“失了尊严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