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的考试中,尤其是到了初二之后,很多学生会发现考试时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有的时候很多的题目还没有来得及看,就到了交卷的时间了,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那么该怎么办呢?
孩子感到时间不够用,最起码可以说明一点,孩子是认真地对待这份试卷的,想要把试卷答好,这点是好的,只是实力不允许罢了。在考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学生试卷中存在大篇幅的空白,有的就只是把选择题胡乱选择就过去了,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压根是不会存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的。
当然了,考试的时间既然是规定好的,说明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大部分的学生是能完成这些题目的,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时间不够用,那就说明自己在做题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给解决掉。
为什么会出现时间不够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做题慢?为什么会出现做题慢的情况?是因为对基本不扎实,思维不够灵活。不同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着差异,并且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无法去左右和改变。但夯实基本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对基本知识点和方法不熟悉,不熟练是很多学生做题速度慢的直接原因。
平时在课堂给学生做小测验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跟着学生一起去做题,基本上都是我只需要花费不到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把题目完成,而大部分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准确率也不是很高。当然了,不能拿老师和学生去对比?在学生之间,做题的速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同样一道题,也许有的同学一眼都能看出正确的答案,有的需要经过几步的推导和运算也能解答,有的同学需要思考很久才能找到思路,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就越陷越深,始终解答不出,于是就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累积下去,差异就越来越大。
那么该如何来解决这种问题呢?
首先,必须要夯实基础,在数学学习中有两大基础,基本知识点和基本运算,所有题目的解答都是建立在双基基础之上,对双基的掌握程度就决定了做题的速度。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运算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平时依赖计算器,到了考试的时候,计算特别慢,并且容易出错。所以提升做题速度的第一步就会夯实基本功,巩固双基,尤其是要注意运算能力的提升,从速度和准确率方面去提升。
其次,在答题时一定要讲究策略方式和方法,数学试卷一般包含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每种题型的设计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越靠前越简单,一般每种题型的最后一题难度要大一些,尤其是解答题的最后一题,这些题目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那么就需要提高前面题的做题速度,为后面的题目的解答留下足够的时间。
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题目的难易顺序来制定合理的做题顺序和策略,尽量不要在一道题目上纠缠太长的时间。经常给学生说,如果一道小题思考了五分钟还没有任何的头绪和思路那就先跳过,做完后面的题目有时间了再回过头来思考这道题目。在一道题上花费太久的时间结果还没能顺利解答,对自己的心态会产生影响,会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
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勤劳,当然不光是数学,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一样的,在教学中发现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毛病,不习惯动手,于是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出现问题和卡壳的情况。在学习中,认为自己会和自己能完整地去做对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解题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去分析和思考,而这些就是解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容易被忽视。
任何的事情,我们平时练的越多,越熟悉和熟练,做起来就越得心应手,速度和效率也就会更高,考试时间不够用其实就是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考试中的凸显。平时的作业没有那么严格的时间要求,很多学生做起来就比较随心所欲,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和方法,到了考试的时候肯定是会出现问题的。平时一定要多去练习,见多识广不是一句空话,学习要用功在平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就要有高要求,严标准,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考试时从容不迫。
数学中中等偏难的题目始终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每次一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其实还是缺乏方法和经验。中等偏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遇到这样的题目,要么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方法,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将问题顺利解答;要么就是类似的方法之前见过,通过类似、分析,举一反三,迁移过来,最终将问题解决,这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
任何的题目对会的认人来说都是简单的,能快速解答,对于不会的人来说,再简单的题目都是复杂的,要想提升解题的速度,就必须要夯实基本,提升做基础题的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