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威胁人们生命及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原发性肝癌和乙肝病毒感染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
我国HBV携带者比例曾经高达10%左右,慢性乙肝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显得尤其重要。准备怀孕的夫妇一定要重视乙肝的检测和预防。
试管前期检查之乙肝的预防
1.乙肝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孕期携带 HBV(尤其是大、小三阳者)相比于正常人群,早孕反应加重、中晚期妊娠高血压症发生率增高。乙肝病毒也可引起胎盘、绒毛膜羊膜炎,诱发胎膜早破。
妊娠本身会加重肝脏负荷,故肝脏受损可能性更大、更重,进而可能影响到凝血系统、免疫系统机能,产时产后出血、宫内感染及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也明显增加。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发展成为慢性乙肝患者。
2.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慢性HBV感染妇女计划妊娠前,最好由专科医师评估肝脏功能,复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肝脏超声、乙肝病毒DNA等,建议选择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复制低时怀孕,孕前半年停用如干扰素等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孕期定期监测肝功,必要时遵医嘱治疗;产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哺乳方式。只要做好孕前准备,并且采取了以上的综合防治措施,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可以控制到2-5%以下。
3.乙肝母亲能否哺乳?
哺乳是母亲的天职,感染乙肝病毒的妈妈能否履行这份天职呢?虽然乙肝大、小三阳产妇的母乳中可测出HBsAg及HBV DNA, 新生儿咽部及胃肠道粘膜发育不健全且胃酸浓度低、喂养时存在乳头破损等情况,理论上母乳喂养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慢性乙肝的检测结果通常用“大三阳”和“小三阳”来区分。
大三阳:如果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总抗体同为阳性。
小三阳:如果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总抗体同为阳性。
*“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病毒量升高,传染性较强。“小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
但研究表明即使未进行免疫预防,肝功正常的妈妈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新生儿感染率几乎没有差别。
经正规免疫预防后,母乳喂养更不会增加乙肝感染的危险性。所以各位妈妈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4.如何预防乙肝父婴传播?
乙肝父婴传播有可能通过生殖细胞传播,新生儿感染后由于免疫器官和功能尚未成熟,往往出现免疫耐受,不但自己长期带毒,还会传播给他人。
如果新生儿被感染,出生后使用免疫球蛋白及接种疫苗效果均不好。所以育龄夫妇孕前应行乙肝检测,如果发现男方已感染乙肝病毒,而女方未感染,建议女方孕前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高滴度保护性的表面抗体(HBsAb),以此中和来自父方的病毒,预防父婴传播。
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孕前同样需要进行乙肝两对半、肝功、肝脏超声、乙肝病毒DNA等检查,选择肝功正常、病毒复制低的时机怀孕。
5.感染者新宝宝正确的处理方式
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总是急于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感染,所以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求医生检查乙肝两对半,其实这时候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孩子真实的感染状况。
新生儿出生后只要完成了正规的免疫预防程序,建议在孩子7月龄至12月龄再查乙肝两对半以明确有无乙肝感染、免疫预防是否成功以及是否需加强免疫。新生儿即使血液中存在少量的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主动免疫清除病毒。
对于体重低于2千克的早产儿,应注意以下几点:
•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早产儿:出生后12小时内或婴儿状态允许的情况下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1~2个月后按照免疫程序再开始接种第1针,并按照上述时间表完成余下2针疫苗的接种(出生时的接种不包括在3针免疫程序中)。
•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早产儿:将疫苗接种推迟至婴儿满月或出院时,并根据上述时间表的程序完成三针疫苗接种。
各位准备怀孕的夫妇,备孕时不仅要把营养均衡、饮食健康、工作调整、合理作息、身心和谐、氛围营造等孕前准备工作做到位,还建议孕前3-6个月做一次全面孕前检查,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未来的孩子,在众多的孕前检查项目中,建议考虑筛查乙肝等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