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留学,依靠父母到 30 岁会觉得羞耻吗?

“读研/留学,是啃老行为吗?”

这是各位留学生最近常常在讨论的问题。

“这么大年龄了,还没工作啊,你小学同学孩子都满地跑了!”

“留学读书,不是还得去打工?”

部分留学生耳边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虽然现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的同学越来越多,但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在校时间被拉长的同学仍然会承受相当多的不解。

1

长时间的留学,你会觉得丢脸么?

很多特殊专业的同学会经受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而经常被认为是“啃老”的同学也常常出自这些专业。

比如医学、建筑学专业,国内本科都要五年,如果希望从事相关的行业,大部分同学可能还需要至少完成硕士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就要再增加 3 年左右的时间。

除去学制的原因,某些同学因为希望进入高校任职、走上学术之路,或者进入某些高科技行业(当然不排除某些同学就是希望提升自己)而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这样让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校园,Andy 就属于其中之一。

Ph.d.项目的普遍学制都很长,延期毕业也很有可能,大多数读博的同学到 25 岁之后才能完成学业,很多人的博士生涯甚至在拖家带口中度过。

而有些同学因为一些意外原因而不得不面临更长时间地“啃老”,例如 Jane,她在第一个申请季只收获了一张保底 offer 后毅然决然地辞去短暂的全职工作,数个月的脱产准备,为她换来了一封很不错的 offer。

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因为一到数年的 gap,而不得不因为大多数同龄同学已经毕业并正式工作,而承受更大的同侪压力。

因为较其他大多数的同学“花费了更多时间在学习”上,随着年龄增大,他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社会观念和家庭带给他们的压力,面对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早就工作赚钱了”的情况,难免会觉得丢脸,甚至对父母怀有更加深刻的负罪感。

2

你会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短学制的项目么?

但在节省时间上,大多数的留学项目相对国内读研确实有一些优势。 如国内的硕士项目的学制一般都在 2-3 年,而许多海外硕士项目则在 1-2 年。

其中,英国的授课型硕士项目时间最短,时长通常在 1 年左右,今年 9 月入学,来年 6 月就能毕业,确实能节省很多的时间,同时也能节省很大一笔留学花销。

美国和澳洲的项目相对来说 1 年制项目稍少,但在一般 18-24 个月,一个硕士项目也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

虽然大多数同学在留学时选择就读项目肯定不会只考虑学制的问题,但这却是很多同学愿意考虑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学制越短,我们付出的金钱成本越少,投产也越快,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留学对整个家庭的压力。

同时,学制短也可以带来一些其它的优势,比如某些同学想追风口,希望自己早些硕士毕业入职,或者想保持在求职时的年龄优势。

但留学圈一直有种悖论,有部分同学一面期望通过短学制的项目来节省时间和花费,一面又觉得学制过短会影响项目的含金量,其中时常被 diss 的就是英国的一年制硕士项目,这里我想简单回应下这些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通过一年的时间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成功的在海外入职获得签证甚至永居,前提是必须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并且积极寻找更多发展机会。

同样,越长的学制就会让我们花费更多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成本。在“看学制选项目时”,你可能需要考虑“你是否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来达成自己留学的目的?”“家庭是否有能力支持你完成更长时间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你会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短学制的项目么?”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更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并不能说“学制短“就含金量低,”学制长“就浪费时间浪费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如何排解“对不起父母”的郁闷心情

留学这件事,不会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一定程度上无法经济独立,需要承受心理压力是必然的。“对不起父母”的心理压力也并不是留学生们的无病呻吟,而很多是家庭和环境切实带给他们的。

今年是 Andy 博士生涯的第二年,虽然她很幸运地有无条件支持她的父母,但她仍然难免被亲朋好友们指指戳戳。

有些人带有“善意”的提醒她不要对学校教育抱有太大期望,早点工作赚钱才是更实际的选择。

有些人则义愤填膺的说“研究这些有什么用,不就是不想工作?!”她也已经不再去(其实是懒得)回复这些观点,虽然她的博士奖学金可以给她足够的生活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这些质疑,似乎慢慢地接受了目前的状态,她说:“留学读博这个选择常常被质疑,是因为很多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上很难看到短期利益,而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又比较高。

虽然这个选择看似是不讨好的,但我越是深入地去学习,越是感谢父母这些年的支持,也感谢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从我希望进入学术领域的人生目标来看,这份经历显然能给我不一样的起点和终点。

其实我已经不太在意这些不理解的声音啦,我需要更努力地去应对心底不断产生的对父母的愧疚感,毕竟还是经常感受到父母因为我的这个决定,确实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还有无法见面、无法互相照顾,对父母缺少陪伴的事实,就更让我感到惭愧。

所以我想在毕业后尽量回到父母身边工作,能够多陪陪他们,也弥补这些年我不怎么能回家的遗憾。” 而对于 Jane 来说,gap 的那年,她似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第一份工作收入不高,没做多久就选择脱产准备,很多时候要依赖父母的金钱支持。

她非常羡慕Andy 有一对开明的父母,相比之下,她在 gap 时没少受到父母和周围七大姑八大姨的冷言冷语,即使成功收到 offer 并顺利入学后,父母也经常打电话对她施压,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催她尽量提前毕业,把她和同龄人比较,甚至催婚之类。

对于父母,她也有不理解,但也有一半是愧疚。在这种混杂了无助难过和愧疚的情绪中,她也会觉得浑浑噩噩无所适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你经常接收到这些冷言冷语,就要先学会分清其中善意的建议和风凉话。有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并不会表达爱意,喜欢用怼人的方式来“委婉”地关心我们,以及表达他们对未来的担忧。

希望身在其中的你我能够学会挖出这些话语中温情的内核,并且积极想办法把双方的沟通维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如果有那些明显不够善意的“风凉话”,该回击就回击吧。

同时,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学费用上的压力,比如在课业之余,想办法给自己找些补贴,日常生活保持适当的节俭,尽量减轻对他们的经济压力,多给他们一些实质上的帮助和关心。

不过,更重要的其实是学会关注当下,避免分心和过度思考,毕竟我们留学是希望在学业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想太多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成绩。

记住,你因为“让父母花钱又丢脸”而浑浑噩噩的每一天,其实都在让他们花钱又丢脸。

留学必备

留学费用计算器

高考选校助手

汇率换算器

留学新闻

留学GPA计算器

留学申请日历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又改版了,不想跟你走散

走完下面3步,给我们加星标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