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女人来说,怀孕期间,是一生中最感觉幸福的时期。
然而事实上,有将近10%的女性,在孕期会感觉到程度不同的抑郁。
夜晚,急诊室被一通电话打破了宁静,原来是有人打120,说自己家的产妇喝下了百草枯。
听到这三个字,医生毛骨悚然,因为在医学界一种有一个说法:吞什么都可以,千万别吞百草枯。
可是究竟是因为什么,会让一个生产不足一月的产妇喝下百草枯呢?
事实上患者叫琳琳,今年28岁,因为第一胎生了个女儿,琳琳一直就遭人白眼,说她没用,不能给老李家延续香火。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婆婆便开始逼着琳琳生第二胎,但是怀男孩还是女孩这个事情哪是琳琳决定的。
每次怀上孕,婆婆就到处托人让医生透露孩子的性别,是女孩便果断打掉。
后来琳琳因为流产太多次,医生说很难再怀上,如果有了,建议一定留下,终于琳琳再次怀上了宝宝。
不想一朝生产,还是一个女孩,一家人马上转变了对琳琳的态度。
生完孩子为了省钱,立刻办理了出院,忍着剖腹产的痛苦。
琳琳还得照顾孩子,给孩子洗衣服,因为她丈夫和公公婆婆根本不会帮她。
也许是长期的精神压迫,琳琳每天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生娃的机器,终于选择在半夜喝下百草枯,想一了百了。
入院之后,琳琳便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她被收进重症监护室,治疗3天,花费了几万块,最终情况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琳琳的丈夫便决定放弃治疗。
抑郁来临,一般会有5种表现,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1、身体各种不适
有抑郁症倾向或者抑郁症患者初期,会感觉到身体各种不适,四肢无力酸痛、头昏眼花、胃痛、食欲不振。
去医院检查,又往往查不出什么大毛病,这可能就是抑郁症的前兆了。
2、经常感觉绝望
抑郁症患者,经常会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绝望、无助、情绪低落,内心焦躁,精神状态很不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任何事情都无法唤起自己的兴趣。
3、经常觉得累
部分轻度抑郁症病人在早期会感到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感觉活得太累。
这种情绪反应在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但在抑郁症患者会长期存在。
有些患者对兴奋表现木然,例如遇到高兴的事不兴奋,但稍拂己意,便会发怒,表现为一触即怒、易激惹、敏感多疑、固执,总是感到不顺心。
4、反应迟钝
起床需要很久的时间,穿个衣服也会愣会神,把烟点着了之后会忘记抽,从来就没有接触抑郁症的人是不会理解这种感觉的。
没有经历过这种可怕疾病的人,总觉得不严重,认为是别人心态不好,但当抑郁症出现的时候,自己会亲身体会到那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
5、经常出现轻生念头
不少患者在社交方面会出现障碍,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笼罩在低落的情绪下,根本就没有办法缓解自己内心的抑郁。
想要用了结生命的方式结束这一切,脑海里不止一次出现轻生的念头,这是最可怕的一种状态。
产妇预防抑郁,做好这几件事
1、孕前学习知识
对于第一次做母亲的新手妈妈,为了避免生下孩子以后猝不及防,产生焦虑和困扰,建议宝妈们在备孕的时候就多学习一些护理宝宝的小知识和技能。
新生妈妈可以向长辈或者同龄人来进行交流,可以看一些护理宝宝的视频或者是书籍,尽量对于如何护理宝宝多做了解。
这样可以避免慌张,影响产妇的心情。
2、学会主动沟通
想要避免产后抑郁,老公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孩子爸爸是宝妈的第一沟通对象。
作为老公,要会“察言观色”,新妈妈如果明显情绪低落,那就问问怎么了,好让新妈妈知道你还在关心她。
并且作为宝妈而言,一定要学会主动的沟通,说出来,解决问题,不要自己一个人憋在心里。
有些事情,说出来就简单多了,大家猜来猜去,不仅对于产妇本身而言不利于纾解心情,宝爸的心情也不会好。
3、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如果产妇在生下宝宝以后情绪极度的抑郁,感觉到不想抚养孩子等。
这些情况需要寻找精神科大夫以及心理咨询师来进行评估,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4、补充α-亚麻酸
胎儿在大脑发育期间就会拼命地吸收母体中的α-亚麻酸。
如果此时孕妇不注意补充,胎儿无法从母体摄入的营养中获取足够的α-亚麻酸,那么就只能抢夺母体储存在大脑和体内组织中的α-亚麻酸。
因此,孕妇血液中α-亚麻酸含量普遍会降到正常值的一半以下,导致孕妇产下孩子之后极易患上产后抑郁症和精神失调。
α-亚麻酸也是“脑黄金”DHA的基础物质,是构成胎儿智力、视力发育的必备营养素。普遍存在于秋麻仁油中,其含量最为丰富,在50%以上,为目前所知含α-亚麻酸最高的食物。
5、积极参加活动
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预防抑郁症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
6、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可通过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接受心理卫生教育,并把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
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努力保持心理健康,从而能很好的预防抑郁症。
7、增强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包括调整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抑郁症的预防还要学会情绪控制,提高适应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