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会让孩子的人生彻底改变吗?
之前北京四中毕业的一个女孩,写了篇文章说自己从小各种被鸡,长大了也没变得如何牛,到头来还是凡人一个,凭一己之力压根买不上一套北京的房。
很多读者都表示反对,说这小姑娘当年那种程度哪能算“鸡”。再说,若非她妈妈下力气培养她,如今她还指不定在干啥呢!
确实,教育在这二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是“鸡娃”,80后小的时候跟10后的现状也不可同日而语。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纪录片——《寻人记》,其中一集专门对比了20年前的幼升小和如今的幼升小状况。
这部纪录片蛮有创意的,节目组根据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新闻节目、访谈节目,寻找当年的当事人,来对比他们如今的现状,来发掘若干年前节目背后的故事。
这一期的主人公叫刘文渊,1992年他刚好面临幼升小,他和妈妈一起接受了采访。
刘文渊的爸爸是个董事长。妈妈是全职太太,专心在家带孩子。大女儿升小学的时候,刘太太没做什么准备,统筹的小学很不理想。因为有大女儿的前车之鉴,轮到小儿子刘文渊升小学的时候,刘太决定早做准备,一口气给娃报了4间小学。
当年很有港片风的气质妈妈
这在那个年代简直被引为奇谈。一个小孩,竟然要报4所小学。要不然也不会有电视台专门去采访刘太太。
这个就是富二代刘文渊小朋友。
当年所谓的鸡血,在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刘文渊所接受的全部培训,不过是妈妈搂着他,进行模拟提问。
妈妈接连提了很多问题:“你爸爸是做什么的?”“你坐什么车来学校的?”“谁带你来的?”
这么简单的问题,刘小朋友都回答得磕磕绊绊的。刘太太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认真负责的“鸡血妈”,毕竟别的家长都觉得小孩有书读就算很好了,只有她还想着给娃报名择校。
节目组找到刘文渊的时候,他已经30多了,自己也有了三个孩子,最小的儿子正和他当年一样,即将经历幼升小。
这就是刘文渊的小儿子,长相和他爹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这是长大后的刘文渊以及他的太太和妈妈。
如今鸡娃的重担已经从上一代刘太太身上转移到下一代刘太太身上了。
刘妈妈一脸地如释重负,说:幸好她已经完成了任务,现在教孩子比她那时候难多了。
刘文渊的家对比一般香港人算比较大的。家里到处都是孩子的痕迹。有一整面墙都是孩子的书。家中贴满了各种中文生字和英语单词。
刘文渊说,有时候孩子们问他的单词,他读都读不出来。(刘文渊的成长经历,后文会揭秘)
除此之外,孩子们称得上是文武双全,最大的姐姐又会弹琴又会跳舞,两个弟弟也不遑多让。
节目组给刘文渊全家播放了当年他的幼升小面试录像。
不得不说,刘文渊小的时候实在太呆萌了。记者问他:你快要面试了,怕不怕?
他回答:不怕呀,就像玩一样的嘛。
老师问他:你喜不喜欢上学。
他看也不看老师一眼,点点头,小声说:“喜欢”。
老师又问他:为什么喜欢上学呢?
小刘文渊继续自说自话模式:因为有很多东西可以玩。
小刘太太看不下去了,恨铁不成钢地转头对老公说:你看你,说话声音这么小,讲话也不看老师,我觉得你可以吐字更清晰一点,讲得再多一点……
(敢情小刘太太是恨不得能坐时光机回去,把老公再好好“鸡”一通。)
小刘太太解释说:现在小朋友幼升小面试都是要上专门的培训班的。像她老公小时候那样随随便便说一两句话是绝对不行的。
按照现在的面试要求,小朋友回答问题必须像写作文那样,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并且句子一定不少于3句。
说起给孩子报的小学,小刘太太坦言,她的大女儿面试了6-7所学校,二儿子面试了12所学校,小儿子正在进行时,已经面试了4所。
她还说当时她给儿子报了12所小学,其他家长还表示很惊讶:什么?这么少?你才报12所小学啊?
刘家第三代的三个娃,看起来比他们的爸爸当年机灵多了,个个能说会道。可是一问起对考试、面试有何感想时,他们都纷纷表示:害怕,有压力。完全没有乃父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劲儿。
时代变了,鸡娃的程度一年更比一年强。TVB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也反映了香港小孩幼升小激烈竞争的实况。
刘家其实都不算最鸡血的那一拨家长。真正的激进派的竞争,早在怀孕前就已经开始了。
香港妈妈小I,老大才一岁半。在给大儿子报名2岁育托班的时候,她就发现有的小孩非常出挑,很有表现欲,育托班就愿意收那样的孩子。
她一问,发现那个小妹妹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教班了。她顿时觉得自家老大哪哪都不行,只知道傻吃傻玩,于是立马给老大报了早教班。
接着她又算好了怀孕的日子,确保肚子里的二胎一定要在1月份出生。因为有些高端学校,只招收“1月宝宝”
面试幼托班已经这么激烈了,幼升小就更不用提。各种兴趣班,面试培训班都是必上的。
相当一部分小孩要读两所幼儿园:上午一所,下午一所。上午的幼儿园是粤语教学,下午则是国际幼儿园,以英语和普通话教学为主。
小孩子基本上毫无喘息的时间。
既然竞争这么激烈,小孩读个书和30年前完全不能比,那么孩子的发展和30年前又有什么变化呢?
现在来揭晓董事长的儿子刘文渊的成长轨迹。
他中学会考之后去了英国留学,读法律。回国以后子承父业,继承了家业。
好吧,兜兜转转,最后还是继承家业。
他现在住着的大房子,似乎和他的学历关系并不太大。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三个娃最后多半也是要去继承家业的。
所以辛苦鸡娃到底图个啥?
至于那些家境普通甚至窘迫的人家,压根也没资格入场。鸡娃的主力军,说来说去,还是中产。
30年,鸡娃的难度翻了不止30倍,家长的付出也翻了不止10倍,可是收益呢?
收益只怕不升反降。
《寻人记》的另一集,就提到:有位女士大约也是30年前买了房子,结果发现货不对板,房子的实际面积比标注面积小了快一半。有一间房间,只能勉勉强强放进一张床。当初她四处维权未果,就一直住在里面,直到现在。
她说:当年嫌弃这房子小得不行,如今和那些“笼屋”,“床屋”比,又觉得很欣慰了。
如无意外,香港的年轻人,不靠父母的话,买房子的趋势就是越买越小。
这也就意味着,花大力气“鸡”出来的娃,实际生活条件是一代不如一代。
说到底,这是全世界父母都在面临的问题:鸡娃,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不“鸡”,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也同样是桩不划算的买卖:他们付出了比父辈更多的努力,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呆萌的权利,到头来却很难达到父母的高度。
说来说去,鸡娃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