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哈佛前1%的秘密》比努力、才华、学习方法更重要的因素

在哈佛有这么一群学生,虽与他人上同样的课,但坚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成立了哈佛 封闭的组织——“黑钻”,从不在乎社会上的成功曲线,一入学就在华尔街做投资,他们是哈佛前1%的人才、华尔街未来的巨星。哈佛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研究“黑钻” 这样专攻某一领域的人后,得出结论: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成功公式是错误的。

《哈佛前1%的秘密》

(韩)郑周英 著 李龙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1年5月出版

本书作者郑周英根据丰富的事例和研究,强调了屏蔽负面信号的重要性,讲解《哈佛前1%的秘密》。

在本书序言中,作者以麦当娜的“一分钟”为例,引入1%的秘密:让我们回到1984年9月14日,麦当娜颠覆世界的那一分钟吧。当第一排的观众对自己做出恶意评价的时候,麦当娜的眼睛并未看向无视自己的他们。她的视线完全屏蔽了这一切。让人惊讶的是,麦当娜对观众的视线毫无反应,因为在那“一分钟”她一直正对着摄像头。莫顿如此回忆道:“现场的观众或许觉得麦当娜艳俗的表演让人不快。但他们不知道,麦当娜的表演在镜头上看来是非常棒的,棒得令人疯狂。Like A Virgin是麦当娜所有歌曲中最有名的金曲。那次的演出真正奠定了她的成功,也证明了麦当娜非常熟知如何利用镜头。” 因为这个关键性一分钟,麦当娜开启了成功之路并成为了十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麦当娜惊人的屏蔽能力,以及她想广而告之的对社会信息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十亿分之一的概率。

高中还是学渣的基辛格成为哈佛优秀毕业生并走上成功之路的秘诀是什么?堕落的往日天才如何走出低谷,呈现出世界级大发现?有着劣迹的两个童年好友,为何长大后一个成为恐怖分子,另一个成为哈佛史上年轻的法学教授?书中有大量实例,讲述世界各地的“黑钻”用不同的成功方式点亮自己人生的故事。

作者就要通过此书、通过信号和深刻理解来揭开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强大的力量。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更多使其越来越平庸的信号。接收到这种信号后,我们开始习惯性地说出“我很平凡”。如果周围的信号不是强烈的正面信号,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屏蔽它,然后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这就是作者发现的强有力的成功公式:Black Diamond(黑钻)=Block(屏蔽信号)× Deep(深刻理解) 。

精彩文摘

能发现本质力量的屏蔽法则

通常我们会认为,教室后排的孩子们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其不够努力。但心理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更关注能让这些孩子们努力的环境信号。心理学家们发现,差生和优等生从行为上就不一样。遇到难题他们(差生)没有强烈的解题意愿,因为他们早已认定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这个想法本身与是否努力毫无关系。

如果屏蔽这些负面信号,重新拿起书本学习,会有什么变化呢?斯蒂尔和他的同事们到学校,把成绩中等的学生们挑选出来并分成三组,然后给每组学生传递了不同的“环境信号”。

给第一组学生的信号是“和优等生竞争”。对第二组学生,他们直接屏蔽了与优等生做比较的负面环境信号。对第三组学生,在屏蔽负面的环境信号的同时,给出了“学习是培养自我能力的有意义的经历”的正面信号。那么,这些简单的信号到底能改变什么呢?就如同斯蒂尔的主张,周遭的一切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学校的老师没变,教科书没变,试卷上的题依旧非常客观明确。而我们也仍然觉得,差生所谓的自卑感是他们给自己找的借口。

但是,斯蒂尔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屏蔽差生周围“成绩差” 的信号,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让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这一场实验。更何况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不止两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三组学生中这种逆袭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他们原先只不过是些能考上普通州立大学的普通学生,但经历了这些逆袭后,考上常春藤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这一场惊人的研究,其过程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从学生的内在开始发生的。

斯蒂尔最初发现的这一现象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变化过程中研究人员完全忽略了基因、父母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此刻如果你也能立刻屏蔽环境信号,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就可以迎来这种“变化”。

“改变信号比改变贫穷、基因等更加现实,这也正是它最大的优势。”

按照斯蒂尔的研究结论,屏蔽负面信号,我们就能启动我们的内在驱动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海瑟·格雷,在斯蒂尔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正面环境信号的问题。

如果因为负面信号导致差生的成绩一再下滑,那么被正面的信号围绕着的“尖子生”“前1%”的优等生,当他们遇到正面信号被屏蔽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哈佛大学的玛格丽特·施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屏蔽了优等生周围的正面信号。当这些优等生再也无法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优越感时,面对高难度的题他们的成绩明显下滑。但和成绩中等的学生竞争时,这群学生的成绩又有了显著的提高。

施的研究中让我们惊讶的部分是,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的自卑感是优等生产生优越感的助推器。尤其是隐约渗透在环境中的优越感信号,其威力更大,这时优等生的成绩上升也会更加突出。他们就像享有特权的人,而他们一路飙升的成绩完全势不可当。但是助推器一消失,优等生的成绩也会跟着一路下滑。

因为实验效果太过明显,所以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领域的实验反复证明其准确性。你的卑微和自卑感,会成就对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心理学家们发现,这样的环境信号于他或许是良性循环,而于你可就是恶性循环了。

那么,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从何时开始形成的呢?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尼斯贝特从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虽微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认知文化”里寻找其答案。

心理学家们发现,白领阶层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词汇量达到2000个/小时,而蓝领阶层的词汇量只有1300个/小时。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们三岁时就已接触了3000万的单词,而底层家庭的孩子们只接触了不到2000万的单词。从这个时期开始,孩子们就开始经历着不小的学习差异。

当这一群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走进教室,面对老师的那一时刻开始,就已经被老师们划分成已接触过3000万个单词的未来大学生和只接触不到2000万个单词的只能进工厂当工人的学生。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的教师帕特里克·戈斯林研究了老师们分析学生成绩的方式。研究结果发现,老师们在评价差生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家庭因素。而评价优等生优异的成绩时,把主要原因一致归结为优秀的教育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本身的才华被完全忽视,连正面的环境信号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部分同学都被贴上了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的标签。可那些入围优等生行列的学生,哪怕只得到过一次的认可,他们的成绩也会呈现出“罗森塔尔的手指”的效应,效应越“积累”,成绩越“给力”。

屏蔽负面信号,正是斯蒂尔想要告诉大家的重要内容。就如同社会心理学家劳伦特·贝格曾表示的那样,“人对自己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人的判断”。斯蒂尔第一个明确指出了屏蔽信号的重要性。

上述的研究充分证明了相比人类的意志力,能够生成这种意志力的信号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大家一起握笔学习,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到最后,而有的人却早早放弃了呢?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是因为每个人周围的信号不一样。如果你是第一名,那么你会摆出第一名该有的样子。而最后一名却怎么也装不出第一名的样子。耶鲁大学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通过哈佛学生的论文指出了这一点。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贾小飞

编辑丨NN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