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据说语文变得更难了
据说语文变得更难了,近期有关“语文教材越改越难,学生求放过”“高考语文题型出现调整,或淘汰15%考生”等话题又出现在网络上。其实2017年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逐步铺开使用以来,语文变难一直是个热点话题。近日“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不得不出面辟谣。
不过,作为一名家长,在辅导孩子语文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着实不小。更不用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知识了,有人把这称之为语文常识。被当做语文常识的十三经,我一脸懵逼。
都说四十不惑,应知应会的语文常识,还包括古诗词,课文篇目连家长也没掌握,久而久之,教材变化之快会让大人感到困惑,产生无力感。
要是和语文老师聊聊,语文老师也会说学生知识面宽不宽,理解深不深,语文素养好不好,越来越能拉开学生的差距。
和孩子交流一番,会发现其实小学生的理解力很有限,可是阅读材料的难度一点也不含糊。孩子对题目理解不了,虽经反复讲解,还是难以真正理解,有的家长被“笨小孩”气坏了,小心脏都快承受不住了。
语文成绩低迷,长期停滞不前,仿佛再怎么用力也没有效果,成为万千家长共同的难题。
二、是什么让语文变得更难了
不管怎么说,语文变得更难了,几乎成了共识。
虽然教材编写专家否认了教材变难的说法,作为家长,作为关注教育的人,我们宁可信其有。
是什么让语文变难了,难在哪里。
1、什么让语文变难了。
1-1社会巨变
语言文字是特定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下的产物,即使同样的用语,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已经发生了感情色彩、含义的改变。更不用说每年一大批、新的网络流行语,如果没有刻意收集,或者经常活跃在网络空间,对它们的真实含义会感到困惑,比如灰犀牛,鸡娃,老铁......
,比如2020年的网络流行语带货、逆行者、夺冠、不约而同、集美等。
如果我们来一次时光穿梭,回到数百年前,数千年前。那时候,农耕文化盛行,物质生活简单,可思想和精神方面相当活跃,曾经大大小小的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他们并存,经常论战,天马行空是常有的事。
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讲究礼法合一。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都有礼的存在。
比如,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
比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损益而成。
明、清两朝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
建立了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比如结婚有六礼,逢年过节的祭祀有一套礼仪,葬礼也有一套,然而这些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时的人们的感情,利益诉求,价值观是什么样的,通过他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过程中创作的诗、词、歌、赋来感悟,是非常有效的渠道。更直观一些的感悟,那就是物化的地上地下的各种遗存,有些我们已经发现,有的依然沉默在地下。
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对过去的陌生感越来越强,理解越来越困难,物化的共同联系就是我们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
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激烈竞争,让我们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自己身上,对别人的关注越来越少,对历史久远的人和事的关注越来越缺乏动力,就好像手机让我们的眼睛盯着屏幕,对面走过来的人我们已经视而不见了,手机已经吸纳了我们几乎所有的富余时间,和富余精力。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成为语文变难的首要因素。
1-2 学习意愿不强
语文是历史上的人们生产生活、思想感情的浓缩,跨越时代去理解本来就不容易。比如《诗经》那种体裁。再比如繁体字的存在,无论是字形,还是读音很多与现代大不相同,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再比如二十四节气,对很多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它的奥妙。
再比如天干地支,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很陌生,它除了用于历法纪时,
于序数、评级和分类,还用于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
除了少数学生天资聪颖,专心听讲,勤奋学习,在同龄人中属于先知先觉类型,那么更多的孩子是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频发的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暴力,且不论方式方法对与不对,原因无非是孩子不肯学,偷懒,应付了事,甚至扰乱课堂。
这样的学生哪肯死记硬背经典篇目,规范书写,潜心思考,相信是很难完成他那个阶段应当完成的积累任务,继而很难真正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
孩子为什么不肯学。其实很好理解,人都有惰性。过去的人读书的时候头悬梁,锥刺股,是在与惰性作斗争。我们这些当家长的都是为了摆脱贫困,走出农村才努力学习的,至少我是这样的。当你吃饱了,还会有饿的感觉吗。天冷了你穿得暖,天热了你有空调吹,有空的时候还有手机玩,你还会觉得孩子会自动努力吗。既然不会,又怎么会学懂呢。我这样说,有人会觉得极端,甚至会举出反面的例子,可是这就是事实,对大多数孩子而言的事实。
无论家长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有高学历,当过学生的我们都知道,哪怕你发奋读书,理解语文知识也是有难度的,因为语文涉及各科,天文,地理,历史,经济,美术,音乐,哲学,法律,伦理,军事,政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孩子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或者是被逼着学,能轻轻松松学好语文吗。
学不懂,当然觉得难了。
1-3 家长不给力
社会竞争的白热化,高考指挥棒的存在,盯着考分成了很多家庭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为了考分而学习语文,而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是教孩子怎么做人。作为家长,虽说也有过童年,当过学生,孩子现在学的多数他也曾学过,可就算是曾经的学霸,如果没有不间断地继续学习,不光要和孩子同步学习,还要学怎么样让孩子听得懂,而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总有家长做不到这样的辅导,甚至就是在吃老本,自己一知半解,甚至以讹传讹,辅导孩子会感到吃力。家长也会觉得语文很难。
为了赶上进度,孩子被送去课外辅导。课外老师不是万能的,而且也功利化的教学导向,容易出成绩的可劲得训练,其他的坚决放弃,比如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养成。这样培养的孩子,最多是应试中多一些优势,语文素养其实没有提高。
由此看来,教材换几个篇目,并不意味着语文变难了,语文还在那个高度,而是学生基础太薄弱,学习意愿太淡漠,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成绩无法出彩。
三、走出语文学习困境
重视考察学生的积累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不是代表着语文考核目标提高了,高不可攀了,恰恰折射了学生学习意愿、学习动力上的大问题。那么,怎么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呢。
1、文化氛围
学习英语,讲究培养语感,所谓的语感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氛围。
同样学习语文,也需要培养文化氛围。因为是母语,我们需要重塑更高水平的文化氛围,除了会认字,会说汉语,还要能读懂会理解,会写文章。
有人会说,语文是母语,已经都会说了,还有必要这样吗。家乡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若干年后也会物非人非,若不是经常返乡很多人和事也会忘记。同样,汉语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成品,她是如何形成的,对她的运用它们达到怎样的文化高度,我们必须孜孜探究,细细品味。我们的文化氛围仍需要重新培育,语文感情需要培育,语文习惯也需要重新培育。
学古汉语,比如通假字,认繁体字,做到识文断字,重视了解近现代以前的礼法和习俗,理解当时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思维方式,才能领略文化风采。
2、大语文概念
如前所述,语文是通过汉语表达丰富的内容,把体育,美术,音乐,历史等大文科纳入其中来学,是学习语文必须注意的。如果说汉字提供了表达的工具,那么学科知识就是灵魂,是血肉。因此,培养孩子的语感,美感,乐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就是要触动孩子的一根根神经。语文神经必须要在平日里培养,包括对传统文化文学的尊崇,家国的情怀,真善美的标准等等。可以说,语文神经系统越发达,孩子能反馈和接受的知识越多。
3、耕读教育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孩子理解能力上不去,因为自己没有做过,没有共鸣,理解起来自然费劲。因此,耕读教育是很好一门课。比如让孩子拿着切好的菜叶子去动物园喂猪,其实没有任何效果,只是摆秀自娱自乐,与教育无关。如果让孩子自己把喂猪的菜切好,再去喂猪。或者孩子一路拎着给小猪送去那就不同。或者孩子自己扫扫地,打水浇植物,就有了教育。
当然,耕读教育是说除了读书,还要在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家从事纺织手工劳动。
就算是读书,除了课本知识,也要走访参观历史遗迹遗存,直观的物化存在,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文化情怀。
2019年浙江省就把劳动与技术这门课列入学校课程表,甚至创建耕读、耕种、耕艺、耕织课程,从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艺术创作、手工技巧等方面,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其中。
耕读一体,不能分家,放手让孩子回农村老家适当地干农活,去农场花钱参与生产活动,让孩子用行动做好“耕读教育”这道人生必考题。
4、肯下苦功
要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样子,苦功是不可免的。
有人说快乐学习,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学习就是学习,怎么可能快乐呢,如果真的那么有乐趣,为什么古人就不知道呢,为什么这么多孩子这么逃避学习呢。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学习就是要下苦功。
当然对学习者来说,所谓的快乐,是品鉴某些情景过程中的会心一笑,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学习方法无关。
尤其对初学者而言,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更应该下大气力诵读经典篇章,该背的一定背过,该写的一定规范书写,知识包括好习惯积累的越多,语文学习才会有可能游刃有余,学习中不时收获似曾相识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