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前的时候,大学生还非常金贵,哪个村子里要是能够出个大学生,那可真是“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当时的大学生毕业还包分配工作,分配的都是“铁饭碗”,可以说在那个年代,考个大学至少大半辈子的生活不用担心。
但随着基础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逐年扩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6年国家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并且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既然大学生已经不再那么吃香,那么大家只能继续往上考,取得更高的研究生学历,因此考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在传统思想当中,需要考取研究生的,要不就是走科研路线,准备在本领域进行深造,比如说文史、物理、数学、信息等等;要不就是走经济路线,像是什么金融、管理等等,因此当研究生竟然还能报考空乘专业后,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声。
以浙大教授郑强为首的一批人表示,空姐的作用不就是在天上端茶倒水吗?有必要提那么高学历要求吗?这难道不是一种人才浪费?能够考取研究生的人才,去搞点别的专业,为祖国的科学研究或者经济发展尽一份力不香吗?
郑强教授的这个观念可以说是代表了如今一大部分人的观念,也暴露出了一个很可怕的事实,那就是有很多人认为,服务工作人员天生就低于其他工作人员。但社会是个整体,每一个在社会中能够找到自己定位,并且提供劳动价值的人,都不应该被看轻,服务人员同样如此。
如今大众对服务人员有着很浓的误解,这种误解是很不对的,服务人员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他人更好地生活,解决一些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要去买台电脑,一个售货员自己都不懂,根本无法好好给购买者进行推荐;一个售货员态度不好,对购买者爱答不理甚至刻意抬价;还有一个售货员态度良好,业务能力超群,能帮顾客选择最合适的电脑。
这三个售货员带给顾客的感受,以及顾客在买电脑时所进行的花费,包括后续电脑如果有问题时能得到的处理,都是不同的。如果所有服务人员都像第三个售货员一样,那么大家的生活会非常舒心以及方便;但如果服务人员大多是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售货员,那么无时不刻生活在这种服务人员的服务中,整个社会都会笼罩在一股愤懑中。
现在大家能够理解为何空乘也会有研究生学历了吗?服务行业同样有很多需要去学习的东西,如果还是不能理解的话,那我们可以看看空乘,或者说空姐的历史发展。
中国最早的一批空姐诞生在1937年,是欧亚航空公司进行的招聘,要求是:年龄20―25岁之间、体貌端正、身高150公分―170公分之间、体重40―59公斤,能讲国语、粤语、英语,并能读写中英文字。
这个要求在当时,可不比如今空乘需要研究生夸张,那个时候懂外语的,哪个不是被争着抢着要的人才?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空乘的高要求并非是如今才有,而是从这门职业诞生起就是如此。
那么空乘为什么会要求一步步增高呢?其实也是因为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能够坐得起飞机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国家越来越兴盛,跟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
如果说以前的空乘能够掌握英语就已经足够,那按中国如今的实力,全球各地都有飞向中国的航班,也有来中国旅游的不同国家的旅客,那难道我们只接待英语国家的外国友人吗?肯定不行,这就需要空姐掌握多种语言。
以前只有一些商务人员能够坐得起飞机,但现在人人都能乘坐,包括很多小孩子,飞机又是单独的,不与陆地有联系的空间,如果小孩子发生了点什么问题,是不是需要空乘及时安抚?同理,如果是那种身体有点毛病的大人,在空中突然犯病,是不是也需要空乘紧急处理?那这等于说空乘还得掌握基本的急救能力。
而且再说一点被大众忽略的,那就是这些空乘在年龄大了以后会去干什么。其中一部分会转向培训岗位,那就需要这类空乘有着非常优秀的业务能力,同时兼具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另外一些则会转向地勤,这又是另外一种工作了。
因此林林种种算下来,想要当一名能够解决各种办法,且适应各种身份的空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说学无止境,空姐并非只是用来端茶倒水的,对他人的尊重,对他人职业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