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心理撰稿人:张茜
在咨询室里,听到家长们最常说的话是:“我家孩子不上学了,怎么办?”
青少年厌学似乎是有孩子的家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我接待的家庭中,家长经常充满不解与迷惑,我孩子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厌学了?
是啊,为什么呢?
小A同学小升初没有进到本来看好的学校,只能在一所离家远的学校学习。
入校后,他发现班里的同学大多是小学就认识的。
小A内向安静,不爱交际,同学聊的话题他不感兴趣也接不上,大家说小A“高冷”。
小A本来理科很好,但是进入初中后,发现学习开始吃力。第一次考试后,自己的成绩只排到班级后十几名。
小A之后就经常以头痛、胃痛等借口请假,父母带去医院检查,并没有身体的问题。要求小A去上学,他会和父母争吵,并威胁再让自己出门,他就要离家出走。父母没有办法,而小A这两周干脆连门都不出在家玩手机。家长只能到咨询室求助。
小A自诉,学校太烂没意思,自己也学不进去,感觉想到要去学校就非常焦躁,抗拒,知道自己不上学不行,但没有办法。
像小A这样的来访者非常常见。
大部分学生的厌学都会有一个过程:
刚开始是思想上的,他可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之后思想上的抵触会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迟到、旷课等行为,相对的,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重度的厌学者则由思想和行为发展到了心理问题。
厌学不是“病”,孩子厌学本身也不是心理问题,但厌学的背后,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每个因为厌学来咨询室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无法忽视的原因。对待厌学这件事,急不得,厌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先别急着骂他“懒”“矫情”,先看看到底怎么了?
依然以小A为例:
以人的生长来说,孩子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产生变化,同时会伴随着心理的变化。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身心正在朝成人转变。在进入初中前,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父母、家人可以帮孩子做的很多。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生活,一旦进入初中,他可能无法很好的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节奏。
小A在学习上有一些吃力,学习的方法需要改进,但最重要的是,小A自己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感觉学习是在给家长学,对自己并没有好处。虽然他也曾告诉自己,学习好了才能考个好高中,上好大学,但依然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
小A本身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自尊心强,行事有自己的“规则”,处理事情风格也不灵活,遇到问题无法很好进行应对,更不会主动求助,日积月累,在学习和人际中积累了太多的挫败,消磨了他想去学校的热情。
而咨询师在和家庭的工作中发现,对小A现在这所学校最不满意的是妈妈。妈妈经常会唉声叹气地说孩子上这个学校师资不行,升学率不好!还会怪爸爸没有能力找关系,孩子成绩不够优秀,上不了好学校。
从小A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1.孩子本身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转换,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学习和交友都需要获得一些肯定和帮助。
2.学业的加重,学习方法的不得当,会让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节奏。
3.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影响。小A的父母对学校不满意的情绪潜移默化传给了孩子,而小A在学校中体验到的人际上的挫折都为他的厌学加了码。
面对这样的孩子,除了带来咨询室外,家长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首先,先了解孩子到底怎么了?
像我前面说了,如果孩子是不想去学校,是学业太重?人际不好?与老师有矛盾?还是受到了霸凌?这些原因要搞清楚。
不要孩子一说,不想上学,家长就先上头了。
训他、骂他、苦口婆心这时候都没有用,先了解他怎么了。
在了解问题后,我们再来有针对性的解决。
如果是单纯学习的问题,他是不是要补习?如果是同学交往的问题,问问他我们能为他做什么?
有一点家长一定要注意:理解在先,建议在后。
有些家长的口头禅是“这算啥事啊!”
请提醒自己,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你认为很容易的事,在他这里可能比天还大。不要从自己的角度随意否定他的感受。
在家长自己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问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然后和他一起商量。
家长不可以越过孩子,冲出去为他解决一切。
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如果不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下一次他依然解决不了。
家长要相信孩子,他可以做好他自己的事。但不能当甩手掌柜,当孩子求救时,一定要给予帮助,但不是代劳,即使你知道办法,也要和他一起努力找到适合他的方法。这个方法可能不是最优,但却是适合他的。
该放手时放手,别剥夺孩子享受成就感的权利。
该帮助时伸手,别让孩子孤军奋战。
就像一位家长说的:“别怕孩子犯错、失败,在我们能看到的地方,让他摔跤,好过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摔死。
孩子说:“那XX就是针对我!他故意的!”
家长可不要说:“别和他玩了!”
在孩子情绪很强烈的时候,家长要尝试做孩子情绪的缓冲垫。
这个时候,可以问问他,对方做了什么,让他这么生气。当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后,再去分析他经历了什么事。
人生本身是复杂的,要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负面感情,也不要说什么“你对生活笑,生活对你笑”,这种把事情单一化、简单化的鸡汤。学习处理复杂的事情,不管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是很有挑战的事。
重点提醒一下,父母的问题放在父母之间去解决。不要将孩子卷入自己婚姻冲突中。
在小A的案例中,爸爸妈妈之间缺乏沟通,婚姻存在很多问题。父母将对对方的不满,变相体现在了对待小A事情上。这对孩子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过于沉重的负担。
孩子有厌学情绪是正常的,家长不要焦虑,先平复好自己的情绪,和他多交流多沟通。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就想办法帮助孩子,如果是家庭的原因,就好好面对,解决家的问题。
最后,一些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表现也会是厌学,如果孩子厌学已经从想法到行为,或者长时间地拒绝出门,就一定记得要寻求专业帮助,至少要先排除其他心理、生理的问题。
孩子厌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给他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理解。
*本文中案例含有虚构成分,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