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恋小暖
在抖音上,一个小视频火了。
视频中,一个3岁的小男孩在抢球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小女孩。
小女孩立马委屈地哭了,小男孩愣了一会。
随后,他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了小女孩,还亲了亲小女孩的额头。
而且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旁边的父母都忍住没插手,让两个孩子先去解决这个小插曲。
旁观者目睹了这一幕。大家都忍不住感慨小男孩的举动,简直太暖了。
与这件事情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另外一件事。
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期间两人起了争执。
其中一个家长看不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于是自作主张,惩罚另外一个男孩在烈日下跪着。
接受惩罚的孩子吓坏了,只得乖乖服从。
被惩罚的孩子家长知道这个事情后,找上门理论。
两者之间矛盾越演越烈,最后甚至进了警局。
我们作为父母总是怕孩子在外边受欺负。
但从心理学来说,当孩子进入群体,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时,产生摩擦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个时候,家长如何处理,才是一门真正重要的学问。
孩子起冲突时
最大的伤害来自失控的父母
你可能不知道,孩子起冲突时,最大的伤害其实来自失控的父母。
在江苏镇江某游乐场,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开始相互推搡。
孩子之间的矛盾,激怒了想要护犊子的家长。
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紧抓另一个家长的衣服,大力将她甩到一旁。
两人随后扭打在一起,场面顿时失控。
两个孩子也跟着被吓到了。
在浙江杭州,8岁的男孩告诉父亲陈先生自己在玩滑滑梯时,被其他小朋友踢了一脚。
陈先生觉得孩子受欺负了,不能忍。
于是,他来到小区的公园里,寻找那个欺负自家娃的熊孩子。
为了惩罚那个孩子,“啪啪啪”打了对方好几个耳光。
被打孩子的妈妈恰好看到这一幕,两人迅速扭打起来。
两个孩子站在一旁,僵直了身体。
毕竟,他们从未见过这么恐怖的一幕。
教育学博士杰恩·梅杰曾说过:
“恐惧是家庭不幸的根源,而恐惧也是可以习得的。”
成年人倘若中了情绪的毒,也会让孩子卷入恐惧和紧张中。
邻居小莉的妈妈是一个容易失控的人。
她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往往让人感到窒息。
一言不合就开骂。
长大后的小莉,性格非常暴躁。
小莉的妈妈后悔莫及。
因为她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偶尔会看到孩子为了一些事情,发生拉扯或者推搡他人。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曾这样说道:
“攻击性常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出现,表现为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
这种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消失。”
也就是说,这样的状况很可能是孩子进入“打人敏感期”了,更是需要父母有智慧地引导。
当大人们平稳住自己的情绪,孩子们没多久可能就又开心地玩在一起了。
而当大人们没能跨过这个坎。
加戏太多或者争执不断时,反而会把事情往相反方向推进。
因为,大人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很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孩子们会习得这样一种暴躁地处理情绪的方式。
也就是,学会用“高冲突”的方式去解决人际关系。
孩子出现矛盾
正是自我成长的时候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那样:
“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孩子闹矛盾,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
孩子小的时候,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
很多父母把孩子当宝来宠,在家里对孩子有求必应,一直惯着孩子。
可是,当孩子进行集体活动时,就会明白:
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的。
也就是说,当父母引导得足够好,孩子就能在矛盾冲突中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在冲突中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换位思考。
这是帮助孩子逐步社会化的关键。
矛盾可以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由不得自己无理取闹。
比如:
不是自己的玩具,不能强行占有。
不小心碰伤别人,要先说“对不起”。
答应朋友要分享零食,就不能出尔反尔。
孩子也会渐渐明白:
父母可以惯着你,但社会却不会。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方面来说:
孩子在群体中发生矛盾,更是面对和解决人际冲突的一次练习。
这涉及到孩子的自尊管理、人际关系技巧、情感容忍力以及冲动控制等等方面的自我功能。
如果父母能够在这个时候做好正确引导。
孩子恰好能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养成强大稳定的自我。
矛盾背后的根源
才是父母要知道的重点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其所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
“孩子们在0到6岁的打人行为其实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他们是为了能够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所作出的行为加以误解。”
孩子间发生争抢或者扭打的心理诉求,非常重要:
是因为想独占玩具?
是渴望得到对方的重视?
是因为在群体中的自尊心?
是因为对方太过分?
还是自家小孩太小气?
二胎政策开放后,我家表姐迎来了二宝。
可是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矛盾却不停。
昨天大宝偷打二宝,明天二宝偷藏大宝玩具,后天大宝用滑板车撞伤二宝……
表姐的处理方法是:
谁先动手打人,就先惩罚教育谁。
但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偃旗息鼓”,心里却唱起了反调:
我下次不动手,但我先招惹你!看你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曾经这样说道: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要怎么办?
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大宝二宝为何矛盾不断?
主要是大宝对二宝产生了敌意,觉得对方分走了父母的爱。
孩子间发生矛盾,父母更要发掘孩子产生矛盾的根源,就事论事,正确地引导孩子。
而不是说:
“哭什么哭,你怎么这么没用?”
“抢别人的玩具,你就这点出息?”
“大哥哥就应该让着小弟弟,不要抢。”
“小小年纪,居然会抢弟弟的玩具,长大了还得了?”
一味地指责和惩罚当然没用。
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用爱是很难解决的。
因为,身体有记忆。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发现:
应激语言伤害会让发育中的大脑发生部分永久性的改变。
如果你急着去否定孩子,那么孩子会把所有问题都压在心里。
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可以用温和的语言代替责骂,以此了解原因: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吗?”
“哭喊解决不了问题,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呢?”
“爸妈相信你,但你要反思一下,你有没有犯错呢?”
给孩子表达和申辩的机会,这样家长能听到孩子内心的诉求。
有选择的操心
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规则
在综艺节目中,林志颖的儿子Kimi,故意把沙子扬在李湘的女儿恬恬身上。
她顿时哇哇大哭,而Kimi也撅起了嘴,不想理会恬恬。
后来,在大人的引导下,Kimi对恬恬说了“对不起”,并抱了抱对方。
两人冰释前嫌,手拉手相约一起去玩。
孩子们之间无法和睦相处,是妈妈感到最沮丧的事之一。
可这个时候,恰好是我们帮助孩子建立对周围情景的解读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的时候。
首先,当孩子承认错误,我们的赞美之语要具体,有针对性。
比如:
把“你真棒”、“你真厉害!”
改为“你刚才主动道歉了,真棒”“你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其次,也要用巧妙的方式来赏罚分明,帮助孩子认识到规则。
同事的儿子小辉以前爱嘲笑别人。
孩子班上有一个同学,父母双双早逝,小辉得知后,经常嘲笑他是没爹养没妈疼的孤儿。
同事得知后,对他说:
“你犯错了,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她减少了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扣押了孩子的零食。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过失或犯了错时,父母选择用什么方式来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代价,很重要。
“你犯了这个错误,上次答应的玩具没有了。”
“这次是你的错。所以,一个月之内不能吃肯德基。”
“罚站15分钟,想想你究竟错在哪里。”
给出一些适当的现实性惩罚,让孩子知道:
我得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埋单。
最后,“有选择的操心”才是父母面对孩子之间争执时应该有的态度。
不矫枉过正,不过度担心,给出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如果犯错了,梳理清楚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现实性的结果。
要相信,有边界有规则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正如黄磊所说: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爱,这份爱里,有足够的爱和保护。也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面对未知的能力。”
我相信,这份爱里,当然也包含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尊重、友爱的智慧。
—— End ——
作者:恋小暖,中学教师,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文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