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在平顶山卫东区新华路小学,年龄9岁,上三年级的小苑同学,因为在上信息技术课上“说小话”,被老师揪着头发从教室后排的座位上拖拽到讲台上罚站。直接导致苑同学头皮骨分裂,造成苑同学皮下血肿,住院二十多天。而事后的一系列做法又将师生关系,体罚学生等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5月6日,平顶山市卫东分局发布了通报,并依法对常某(男,52岁,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新华路小学教师)刑事拘留。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开展调查取证的工作。
具体的过程我也不细讲了,至于结果还要等警方进一步调查取证。
我们撇开事件,谈谈我对师生关系和体罚学学生的理解和看法。也是我心里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考虑体罚学生到底是好还是坏。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或多或少,被老师体罚甚至是挨打过。但是我们却甚是怀念那段天真无邪的日子。我也一直在考虑是什么时候开始体罚学生变成了谈虎色变的问题,在思考体罚的含义和本质。以此,我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体罚不等于暴力
也许有的人会有这样一种观念:我们小时候老师也体罚我们,也揍我们,但是我们却很尊敬我们的老师。现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摸不得碰不得。其实这种观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体罚不等于暴力。大家可以去看看,很多说是体罚学生而上新闻上热搜的事件,基本上都是因为错把暴力当成体罚。我说的不光身体上的,还包含精神上的暴力,再加上舆论的轰炸,才使得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体罚所体现的只是一种严厉的爱,而不是暴力。适当体罚让人感觉的是敬畏,而暴力让人感觉到的是恐惧。所以,当我们回想起小时候“体罚”我们、“揍”我们的老师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尊敬的态度,而不是恐惧的阴影。
体罚学生就好比教人的戒尺,不仅仅是戒人,更重要的是戒心。
大家知道戒尺吗?戒尺是古时候教书先生在学生犯错时,用来打学生手心,以此来惩戒学生。就比如我们小时候老师用的教鞭,甚至是竹条,木棍。其实我在想古人都比我们更清楚,戒尺不仅仅是戒人,更重要的是戒心。戒尺是明确教书育人的信物,而不是破坏师生关系的武器。时刻告诫学生,自己是来学习的,也时刻提醒着老师,为人师表的本质。这也表明了戒尺的教育意义其实是大于它作为打人的器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老师手里总拿一根竹条,我们却还是倍感亲切的原因。现如今,不光是学生,当老师的压力也是非常大。希望老师们在授课传输知识的同时,多想想戒人戒心的问题。
其实我还是比较赞同在必要的时候适当的体罚的,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想不仅仅是学生要反思的问题,老师也要多思考一下。
【我是落日潮水,陪你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退,一起品味世俗的百态人生。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