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校往事怀想(一):天水震校 应震而生

震校往事怀想

谭金意 赵永安 张玉清 田植杰 葛学礼

2021年1月9日

防灾科技学院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于1975年6月在甘肃天水诞生。经过了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地震技术专科学校、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防灾科技学院等几个发展阶段,办学层次由中专、“四五套办”的中专、专科升格到现在的本科。45年来,学校几改学制、几易其名,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上矗立了一个个鲜明的里程碑,展示了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回顾当年的建校历程,也更加缅怀那些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奉献的,已经逝去的老领导老同事们,他们忘我工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名垂学校的史册!

本文以随想的形式,回顾了学校自1975年至1985年10年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难忘的往事。由于时隔45载,加之笔者视角所限,难免挂一漏万,还请读者多多谅解。

天水震校 应震而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七级以上大震就发生了六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7.2级地震,震亡八千多人,伤残三万八千余人。周恩来总理亲临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并指示我国地震工作者一定要攻克地震预报的难关。

1971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发文在中科院地震办公室的基础上整合全国地震工作机构组建了国家地震局。

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这是一个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强烈地震。由于进行了短期和临震预报,使震亡人数降至一千三百余人、伤残人数降至一万六千余人。如果没有提前预报,按同等情况推算,至少将有十几万人死于地震。这是人类首次对七级以上地震的成功预报(尽管有争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开创了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新局面,使国家对防震减灾事业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自1971年成立国家地震局到1976年,五年间国家地震局已经在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组建了地震大队,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如火如荼。面对防震减灾工作刚刚起步、地震及其前兆监测人员匮乏的形势,建设一所专门的学校,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推进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求。

1975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国家地震局决定在兰州地震大队(现甘肃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的基础上筹建一所中专学校,培养从事地震及其前兆监测的专业人才。当时地震地质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学校便定名为“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

建校初期的学校大门 摄影:李忠友

天水震校直属国家地震局领导,由兰州地震大队代管,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同志为学校书写了校名。至此,在天水黄土高原的山沟里矗立起震校创建发展历程的零公里里程碑。

郭沫若手迹 摄影:吴国宏

决定筹建学校后,地震局下文立项在兰州地震大队和天水市的指导下,在兰州地球所天水备战基地原址、由地震地质队抽人负责组建天水地震学校,并于76年秋开始招生。应该说此任务很重、时间又非常紧迫,况且地质地质队抽留下的同志对组建一个中专学校毫无经验、而地球所天水基地搬迁后空留几栋办公楼与建一所中专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由兰州地震大队划入地震学校编制的人员共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2人,加之文革尚未结束的大环境,建校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1976年3月,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协调,调来天水市的资深老同志何风和兰州大学有丰富教育经历的刘众语同志来负责领导学校的组建工作。

在招聘教员方面通过调动兰州地球所愿从事教育工作的;挖掘当地学校或其它单位合适的基础课教员;争取分配有关专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等多渠道引进师资。期间,国家地震局又向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武汉测绘学院、兰州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等院校求援,调配了一些应届毕业生来校任教。至此,学校才有了自己的教师队伍,并成立了基础课教研组和专业课教研组。

在学校硬件方面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高效地完成征地、建设教学楼、教学辅助设施、学生必须生活条件的完善等,在当地如此穷乡僻壤的条件下也按期完成了各项准备。

在教学准备方面有关老师在刘众语同志的组织下完成了对国内相关中专学校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思想、中专的教学实践比例等、并对部分地震专业台站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做了反复论证与向地震局教育主管汇报最后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教育目标,专业设置与教学大纲。接着所有教师各行其责心无旁骛地开始了全新的模索与探求。

学校全景 摄影:李忠友

学校创建工作正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这个重工业大城市瞬间被夷为废墟,震亡24万人,伤残16万人,举国齐哀,世界震惊。时隔不到一月,四川松潘、平武又相继发生7.2级地震,山崩地裂、路断桥折、林毁田没。频发的大震深深地震撼着刺激着震校的教职员工,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学校首届学生如期开学,教职工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连星期日也不休息,个个开足了马力。

天水震校是一个以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和大地测量学科为支撑的,以监测天然地震及其前兆信息为己任的中专学校。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全国仅此一所,又处在初创阶段,面临着师资短缺、没有教材、没有实验室等诸多突出的问题,而且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习内容等方面也都无从借鉴。

为了编写专业课教材,老师们深入到兰州地震大队学习、调研,一行几人就住在地震台上,其中一位两地分居的老师还带着不满3岁的孩子,他们一住就是一两个月,详细了解台站各种监测设备和岗位工作要求,力求使教材内容与台站工作实际相适应。为了把典型震例编入教材,有的老师还远赴云南收集资料。编写电子课教材的老师也住到地震台上,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把涉及到的知识点编入教材,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就了解到了本专业的监测仪器。

这些教材也都是老师们手握铁笔,用蜡纸在钢板上一笔一笔刻写出来的,再用手工油印机一张张推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编写教材的那段时间,多少个夜阑之时,他们仍在笔耕不辍、凝神屏气地刻写着蜡纸。他们用全身心地投入,终于完成了地球概论、地震地质、测震、地磁、地电、地应力、重力、电子等一批专业课教材。

那时,学校的实验室是一片空白,老师们在筹建专业实验室的过程中,学校八方求援,局属兰州地震大队地震仪器厂、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仪器厂、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无偿支援了一批急需的用于测震、重力、地磁、地电、地应力观测的教学仪器,国家地震局又从成都地院等外系统调拨了一些仪器,学校又购置了一批。

在调拨、采购仪器的过程中,有一位负责实验室筹建的女老师,每次出差时就用背带把3岁多大的孩子背上。有一次去外地采购仪器,入住招待所时,幼儿不让入住,束手无策之际,突然想起她大学同学的父母家在当地,只好把孩子先寄放在那里,自己只身住进招待所。

仪器运到学校后,仅有的几位专业教师加班加点地进行安装调试,观测墩台、线路布设、挖沟开槽、室内粉刷等也都是自己动手。有许多仪器在调试过程中不能间断,须要一气呵成,因此老师们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家人就把饭送到实验室。就这样,他们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了测震、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震地质等6个专业实验室,还建了电子、物理两个基础实验室。至此,总算是达到了当时实验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976年12月,学校迎来了首届学生共151人,他们大多是全国地震群测群防队伍遴选推荐出来的,分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和地震物探3个专业。那时,唐山大地震和松潘、平武大地震阴霾未散,他们带着单位的嘱托和期望,怀揣着投身地震事业的志向,跨进了天水震校的大门,这就是当年地震系统的“黄埔一期”。

12月10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国家地震局副局长袁维丹等领导专程从北京赶到天水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开学后,学校从二十多公里外的天水师专请来三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76级学生上基础课。有课时,学校一早就派车到师专去接他们,到校后就要分头去上课,根本来不及休息。当时教学条件很差,一开始没有教室,教师只能在大会议室里上课,讲台是用木板临时搭建的台子,黑板斜放在架子上,板书很不方便。但是,看到学生听课那么认真、那么贯注、求知欲望那么强烈,他们讲课也愈来愈有精神。那时,也是“文革”刚刚结束,“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他们的共识。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热情高涨,课上边听边记、课下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开夜车是家常便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届76级全体毕业生合影 图片:杨成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6级地球物理专业测震班毕业照 图片:齐国英

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大多是国家地震局通过有关高校调配过来的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原是被定向分配到某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服从调配,背起行囊,去到了那个荒僻的地方。

当年,学校有位任课教师暑期结束后,因特殊情况未按期返校,排好的数学课没人上只得停课,连个打替班的都难找。恰好有来校报到的大学生,还没住到宿舍里,随车托运的行李还没取回来,第二天就顶班上课去了,可见当年师资是多么的短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年的教职工宿舍楼 摄影:赵永安

这些青年教师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就进入了震校的大门。面对三尺讲台,面对这么多年龄相仿的学生,角色的转换让他们既紧张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为了上好课,他们有的先对着镜子一遍遍地试讲;有的每次备完课后,都要在晚上找个空教室進行演练。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时在学校传为美谈。师资的短缺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充裕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快速的成长起来。那时,新教师上讲台前要先试讲,并要求脱稿讲课。脱稿讲课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训练了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很快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

他们还主动参与科研工作,地球物理专业青年教师来校第二年(1976年)就与人合作,分别在《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发表了《地震波谱与大地震前后中强地震波谱变化》、《张家口-怀柔地区的微震震源参数》科研论文,科研工作对专业教学教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还充分依托行业人才资源优势,从兰州地震大队、以及远在北京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聘请一些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学者来校讲课或讲座。如郭增建曾讲过历史地震、冯德益曾讲过波速比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苏恺之曾讲过地应力观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等。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刘宝诚教授也常来学校讲学,并为学校培养青年教师。

他们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生活艰苦朴素,处处为人师表。他们住在简易的招待所里,与学生一起在大食堂排队买饭。他们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进了课堂,也把优良作风带进了校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宝诚教授(前排左六)与进修班学员

在天水麦积山石窟合影 图片:齐国英

当时的校园是一个东西向狭长的形状,只有一条水泥路和沿着路边南侧分布的五幢三层的小楼,分别被用于办公、教学、职工宿舍和学生宿舍。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又新征了九亩八分地,用于盖教学楼和开辟学生室外活动场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校首届运动会一隅 图片:齐国英

新征的这块土地中有一片柿树林,都是一人合抱不住的大树。苍劲的枝干、硕大的树冠、油绿油绿的肥厚的叶片,给校园凭添了几分生机,到了秋天抬眼望去,绿紫参差的叶片映衬着蓝天白云,橘色的柿子挂满了枝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柿树林边上的教学楼 摄影:李忠友

1978年上半年教学楼建成,教学条件和其它办学条件也有所改善,学校先后又招收了78级、81级和82级学生。

学校对团学工作也非常重视,招生伊始即成立了校团委和学生管理组(合署办公),还建立了学管组党支部,负责发展、管理学生党员。团学工作对引导学生积极克服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时,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谈恋爱,但要求青年学生们都做到也不现实,对于社会统招生来说,在毕业分配时,对真正谈成了的学生,学校还是给予了适当照顾,这主要是考虑地震台站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

学生毕业后,大多被充实到地震台站,从事地震及其前兆信息的监测工作。由于观测仪器灵敏度极高,对观测条件要求极为苛刻,为了避免各种干扰,很多地震台都建在远离城市、人迹稀少的地方,观测仪器或进山硐或深入地下,周边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学生被分配到那里,别说谈婚论嫁,当时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达到。试问,面对那些为了国家地震事业即将在那里奉献青春的学子们,谁能忍心“棒打鸳鸯”?

几年以后,他们在地震台结婚生子,像螺钉一样把自己把家庭紧紧地拧在地震台站,这一拧就是一二十年,这一拧就是一辈子,他们个顶个都成了业务上的顶梁柱,他们在我国地震事业最前线栉风沐雨任劳任怨,默默地撑起了地震监测的那片天,继续谱写着艰苦奋斗的篇章。

建校之初,学校办学经费相当紧张,但用在师资培养和教研的经费却毫不吝啬。学校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先后分几批派出多名青年教师脱产到北大、兰大和国家地震局杭州培训中心进修学习,还聘请多位地震系统著名的大专家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以此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学校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全国地震教材工作会议、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以及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我校教师就论文“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力学模型”做了大会发言。还有教师受邀参加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学校的科研工作也由此起步。

学校地处荒郊僻壤,除了单身职工,教职工基本都住在学校旁边的家属院里,房子是砖坯混建的平房,房内没有上下水,只在山上修了个蓄水池供应全校用水,家属院有2个公用水龙头。职工使用的是公共旱厕,取暖、烧饭用的是煤炉和柴炉,所用的煤、劈柴都是职工轮流随卡车去几十公里之外的煤矿或深山亲自装车运回。买来的原木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劈成劈柴,买来的是原煤,先把煤块检出来,碎煤过筛,筛出来的煤末做成煤砖。学生们常利用星期日帮助老师们劈柴、抹墙、脱媒坯。在当时的环境里,他们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时,职工购买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也十分不便,买东西基本都要到9公里以外的天水县城。为解决教职工生活上的困难,学校每周三下午发班车去天水县城买粮、购物。日常生活中,都是提前把想要买的东西记到本儿上,以免漏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校旁边的家属院全景 摄影:齐国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校旁边的家属院一隅 摄影:李忠友

住在家属院的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种菜、养鸡,每家门前的空地都开成了菜地,春天种些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基本解决了夏天吃菜问题。那时,莳弄菜园也成了大家的业余营生。菜园里,甩一把额头的汗水,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秧苗茁壮成长,看着果实挂上了枝蔓,心中荡漾着满满的期待。到了收获的季节,享用着自己的纯生态劳动果实,很是惬意,那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现在仍然让人怀想。

那时,正值我国“文革”刚刚结束,物资匮乏,人们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粮油、副食、棉布等都要凭证凭票供应。为贴补师生员工生活,学校租用生产队的荒山,利用星期天组织师生员工上山开荒种地,种一些小麦、玉米、土豆、胡麻之类的庄稼。星期天,师生员工往往要翻山步行十多里进山劳动,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劳动中也相互照顾。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增进了同志间的感情,收获的粮、油还贴补了食堂的伙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校蓄水池 摄影:赵永安

学校食堂面积大约二百多平米,就餐的主要是青年教师和学生,食堂里有几张圆桌,凳子很少,大部分人都围着圆桌站着吃饭。天气好时就把饭端到外边,蹲在墙根下或坐在马路牙子上,晒着太阳边吃边聊。让人忘不掉的就是食堂每天早晨的二米粥,用小米和玉米面熬的,不稀不稠再来点儿咸菜丝,这是早餐的标配。学校党委书记何风是个老革命,两地分居在学校过着单身生活,天天在食堂吃着和大家一样的饭菜,到了星期天常找些教师或学生到他宿舍打牌做饭打牙祭,平时经常是披着一件外套东游西逛,学校的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

学校有一台小型电影放映机,到了周末时常会放上一场电影,电影场就在家属院门外一片较为平坦的坡地上。等不到天黑,场地上就一排排地摆满了提前占位的小板凳,这是家属院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师生员工和附近的老乡们期待的时刻。学校后勤有一名兼职放映员,每次去县里取片送片都是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山沟公路上往返2次,要骑行40多公里。

那时,教职工的工资绝大多数都是几十元钱,月薪达到百元的只有一人,全校月工资总额不过6000多元。发薪之日出纳有时要一人骑着自行车,往返20多公里到县上的银行去取,整钱零钱不过十几沓,连一个地质书包的底都盖不严,但在当年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要是被歹徒盯上了,那就麻烦大了。

学校没有清洁工,校园卫生都由师生员工自己打扫,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都是自己打扫外,公共场所按部门、班级划分卫生责任区,有“法定”的大扫除时间,并组织检查评比。这种做法从天水带到了燕郊,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这期间,学校没有支付过一分钱的卫生清洁费用。

当时学校教职工的孩子上学十分困难,附近只有一所村办小学,条件差、师资更差,有一位任课教师竟然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有时课堂上讲的东西让人哭笑不得,真是误人子弟啊!上中学更困难,要到9公里外的天水县一中或位于马跑泉的县六中上学。考虑到孩子太小,早上学校派车送到学校,傍晚再接回来。孩子在学校中午无处休息,就到后面的山上乱跑胡闹,晚上回到家已没有精力复习和做作业。当时的条件整整把这一批孩子的前程给耽误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感到隐隐的心痛。可叹韶华不为少年留,憾悠悠,无尽头。

78级学生是从社会统招的高中毕业生,基础比较好,学制三年,面向全国招生。原国家地震局教育处根据地震行业的专业特点,提出了“打好数理基础”的要求,学校重新制定了各专业中专教学大纲。数学选的是樊映川编著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另加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物理选的是程守洙编著的《普通物理学》(一、三册);英语选用的是北大的教材。当时本科工科院校的数理课也不过如此。但是,为了地震事业的需要,师生都没有怨言,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硬是闯过数理难关,而且学生的成绩还不错。苦教苦学给学生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使得不少学生毕业后又考入科大等高校继续深造。1978年制定的这套教学大纲和选用的教材一直沿用到85级。

那时候,同学们都自觉上晚自习。老师们晚上也都要到教室去给学生答疑,学校对此没有硬性要求。任课老师经常会在教室里或去教室的路上不期而遇。久而久之,授课后晚上答疑就成了老师们的自觉行为,晚上不去教室转转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地震地质是全校学生都要学习的主干专业课,野外地质实习是及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开好这门课,需要踏勘寻找理想的实习场地,学校几位野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地质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跑遍了天水地区的山山水水,经过多地对比筛选,最终在礼县选定了实习基地,这个基地在日后的教学中给学生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地震地质基础,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时都受益匪浅。

在地震地质课教学中,老师们先后组织76级、78级学生赴礼县进行野外地质实习。该基地地质现象丰富,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此前没有任何学校安排学生来此实习过,不具备吃住条件。师生只得住在县里简陋的招待所里,自带炊事员,自带大锅笼屉,自垒灶台做饭。

野外实习虽然艰苦,但日子过得却很充实很快乐。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还经常和当地单位进行篮球赛,很快就打出了名气,以至县里的一些单位球队纷纷找上门来切磋球技,结果大多是铩羽而归,天水震校的篮球水平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78级的学生是应届或往届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地震实际工作经验。学校在最后一学期组织他们到各省地震局或国家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参加3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活动,让他们在实习期间就顶岗值班,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毕业后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岗位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8级社会统招生毕业合影 图片:吴国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2年学校派员到毕业生所在单位调查,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满意,有些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集中反映“地校的毕业生自强不息、学习刻苦、谦虚谨慎、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如西南、西北一些省局的地震台站设在荒无人烟的山上,吃水要从山下往上挑,十分困难。他们一边监测震情,一边还要辛苦地料理自己的吃、喝、住、行。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很多人被评为局级先进个人,多人获得“优秀边陲儿女”荣誉称号。78级学生杨仁华还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张传忠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劳模,朱宗德被评为省级劳模。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品质,正是学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他们思想上的潜移默化。

这些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抓住各种进修、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先后涌现了不少拔尖人才,其中78级王夫运、李平林日后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他们当中有十几人先后走上司局级领导岗位,任职中层干部和地震台台长的更是不胜枚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毕业留念杨仁华(前排右一)

李平林(后排左一) 图片:钟南才

1975年-1983年,天水震校从无到有,其间共招收了76级、78级、81级和82级四届学生,为国家培养了382名地震监测预测一线急需的技术人才(不包括随校东迁的82级学生),还举办了2期职工培训班。这八年,是老一辈教职员工倾情奉献的令人怀念的八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届进修班结业 图片:齐国英

排版:陈睿杨

校对:李梦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