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从3月17日中午开始,法国“封国”。
此时在法国勒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且即将毕业的王晓丽,正在往身上套着两层塑料雨衣,戴上两层口罩和防护镜。就在早晨,她已经联系好当地大使馆,咨询了回国相关事宜,并已经买好了回国机票,打算在法国封国之前连夜逃离。在回国的路上,她转乘两次飞机,经历了36小时不吃不喝不睡不上厕所的紧张状态后,终于平安到达了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并在中国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安排下成功入住酒店进行隔离观察。
坐在酒店里的王晓丽吃着工作人员送来的热乎饭菜,心里趟过了一股暖流,之后她给自己的父母以及法国同学报了平安。
王晓丽虽然欣喜自己成功回到祖国,但又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发展,毕竟自己走的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慌慌张张的回国了。
01
王晓丽学的化学专业,勤勤恳恳,从普通本科一路进修到了法国留学博士,要不是在毕业之际由于当地疫情暴发,她将继续留学攻读博士后。
这是她早早就计划好的人生,攻读完博士后,以海归身份回国进高校从事科研工作。
在酒店隔离的王晓丽已经清楚在这种疫情情况下,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到法国继续攻读博后了,唯一的出路只有申请国内的博士后站点。于是王晓丽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询国内博士后招生,但她没想到国内的博士后招生远比想象的要难。
王晓丽给很多985、211高校导师写邮件,但都被拒绝,多以文章发表较少为由。王晓丽开始意识到国内高校很注重文章发表,然而由于自己的科研进展和国外学校政策原因,发表的文章确实较少,这让她开始不知所措。
她的朋友让她放低一些要求,试着在普本中找一找,王晓丽听从了朋友的劝说,开始在普本高校中寻找,这一找就是两个多月。期间她参加线上面试6次,最终有一所北京的211高校愿意引进她作为博士后。
虽然申请高校的博士后过程很艰辛,但王晓丽在收到录用邮件的一霎那,觉得自己几个月的等待煎熬都是值得的,此时的王晓丽想:“回国这么久今天自己终于可以安稳的睡一觉了。”
02
带着欣喜,王晓丽在2020年9月来到北京,再次走进学校,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此时她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明确:顺利出站,留在这所高校当老师。
王晓丽来到所在学院报到,在学院行政主任李海老师的安排下办理了相关手续。
在办理完入校手续等相关事宜后,就正式开始了博士后工作了,她终于坐上了自己的办公位,此时的王晓丽觉得一切都这么美好,未来可期,然而很快现实给王晓丽敲了一记警钟。
为了欢迎王晓丽的到来,下班后,办公室老师们进行了聚餐,杯酒交错之间,王晓丽一开始的喜悦荡然无存,此时的王晓丽才知道,在这仅仅6个老师的课题组里,每一个老师都是有靠山有关系才留在这里工作的。
坐在自己左手边的副研究员小文老师,是校长的亲学生,而右边的行政主任李海老师是院长夫人的亲侄子,就连那同自己一样也是攻读博士后的师兄刘敬天,人家的父亲是院长的老同学,很显然之后肯定是要留下的。
王晓丽看着这些关系网络,想着自己,忧虑逐渐涌上心来,特别是李海老师偷偷和她说学院编制名额只剩4个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有些后悔自己当初选择来这里的决定了。
03
王晓丽逐渐的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学院领导之间的分帮分派,老师之间的明争暗斗。然而她觉得这些还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自己目前就应该努力工作,只要能够申请到基金并多多出学术成果,自己还是有希望留下来的。
为了多出成果,王晓丽开始进行选题、实验安排等工作,为了更好的选题书写基金申请,她平均每天整理20多篇相关外文文献,与老板(王晓丽的导师)讨论自己的想法,但老板似乎并不是很喜欢她,总是告诉她:“不要只说想法,要把整体方案做出来给我”。带着各种压力,王晓丽基本每天早7晚12的工作,一周7天从不休息,实验全程自己把关,开启了707式的博后生活。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王晓丽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基金本子,她的脑海里已经多次幻想着自己中了基金后的场景。然而基金却并非这么容易获得,在得知自己的基金没有中的时候,王晓丽再一次受挫。
旁边的小文老师过来安慰她,让她放宽心,下次接着努力,王晓丽表示很羡慕坐在自己对面的博士后师兄刘敬天,竟然第一次就中了两项基金。这时小文老师偷偷告诉她:“刘敬天的基金是有领导帮忙打通了关系,其实有一大半的本子在没交的时候就已经中了。”王晓丽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开始就把一切想得太过简单了。
由于疫情原因,国家在倡导就地过年,因此今年年底学院有部分学生和老师选择留校过年不回家,这其中就有王晓丽和刘敬天两位博后,王晓丽是因为家乡是疫情重灾区,怕回去回不来影响自己的实验进展,因此选择了不回家。
而刘敬天是因为按计划自己还有半年就要博后出站了,他清楚知道在这里即使自己有这一定的关系,但现在这种全民搞科研的形势下,科研任务重,进高校也不再是铁饭碗,完不成工作任务,也会被辞退。因此,在面对可能要延期出站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过年不休息,留在实验室做实验补数据,希望半年后按计划顺利完成博士后出站。
04
在外界人眼里,这些就职于各大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家”“科学家”活得很是体面,但外界人不知道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会在凌晨、深夜写项目、做课题。明明是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却依旧做着凌晨3点的夜猫子。
王晓丽的老板今年52岁,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高校教授,还有着自己的公司,多钱多姿的生活让很多人感到羡慕。
然而在王晓丽眼里,自己的老板似乎过得并不那么容易。每天早晨7点,老板已经坐在了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敲起了键盘,晚上5点下班接孩子回家准备晚饭,7点后还要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凌晨。有一次组会上,老板开玩笑的说:“没进高校前我的头发还是黑油油的,你们看!现在是亮澄澄的!”老板的脑袋已经成了典型的地中海。
每次老板参加完学术会议回来后,都要给大家开组会,分享一下自己参会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科研想法,安排学生尽快开始尝试。
老板每次都会强调说:“我每次提出的想法,你们都要抓紧做,因为这个想法不光我能想到,一定还会有其他老师想到,所以我们要抓紧做出一点成果先占了这个坑,才不会让别人捷足先登,白白浪费了时间。”对于老板说的王晓丽很能理解,毕竟科研领域狭窄,内部竞争严重,实验想法避免不了会出现重合,为了不被效仿,很多学术工作者会拒绝交流和分享,因此大家都在偷偷努力,只有先交出成果的才能吃到更多的肉。
05
新的一年结束,大家都平安顺利的回到了工作岗位。但今年办公室里多了两位新来的老师,其中一位是从南大辞职的张老师,另一个是985本硕博、澳大利亚博士后李老师,这两个人来这里都是以副教授身份工作。
张老师完全的践行了“非升即走”的高校教师存活方式。他在南大以讲师的身份工作了9年,一直在努力评职称,但由于内部优秀的人太多了,导致张老师始终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因此他有了辞职另寻高校的计划。就这样,他以副教授的身份来到这所高校工作,虽然高校等级降了一个档次,但是他的职称却升了一个等级,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但张老师在这里的工作似乎比之前还要累,在张老师到来的第二周就被老板派出去出差,一连出差1个月才回来,之后休息了一周就又出去出差,俨然已经成为课题组出差的专业户。面对这种被动式工作,张老师嘲笑着说:“原来哪里都一样,根本没有真正的科研,全是一堆杂事,乱斗。我想拒绝但又没能力拒绝,毕竟出差也是一种机会”。
另一位海龟李老师,32岁,可以说算是课题组里学历背景最好的一位了,据说某度给他开出了年薪60万的待遇,然而他一心想要进高校。
当初他来这应聘是奔着教授职位来的,但是最后学校只能给他一个副教授,他迫于无奈只能接受。不得不说这位李老师确实很优秀也很努力,来到学校的第一周,就接手了老板手里的两位研究生,用一周的时间去研究了实验室现有的全部仪器,并亲自手把手教授给自己的两位学生,并告诉自己的学生:“不管以后会不会用到,但是现在必须都学会”。
为自己的学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精益求精的科研实验过程,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离开学校。学院里很多学生都很敬佩这位新来的李老师,年轻、上进、有实力、对学生负责任。
这两位老师的到来无形中给王晓丽增加了压力,在王晓丽看来这么优秀的人竟然委曲求全来到这里工作,每月领着六七千的工资,加班加点的给老板工作,为了职称卯着劲干。
06
王晓丽怀着憧憬进了高校从事自己想要的科研工作,但当她来到这里后,她发现她将要面临师资博后、特聘研究员、非升即走、预聘制等各种内部新政策、各种新玩法,未来还要面临一年一次、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的各种业绩考核。
面对高校的各种内卷制度的存在,王晓丽明白一纸文凭、各种证书已经不再是铁饭碗,在内卷形势下,比的是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自己想留下,单纯的拼付出拼努力没有用,还是要在自己的方向上深挖,在这个小小分支上做出有新意的创新点,不能随波逐流的走大家都走的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另辟蹊径走一条小路,才能尽快的取得成果。
这个月王晓丽刚刚过完30岁生日,她给自己许的愿望是希望能申中基金,顺利出站并留下工作。她又开启了707式的博后生活,成了学院里比研究生、博士还要努力的打工人。
工作满一年,王晓丽在自己的科研实验上做出了不错的成果,虽然科研方向不是很热门,但她提出的内容足够新颖、成果比较不错,并连续发表了两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一时之间她的研究被行业学术领域所关注。老板对她也多了关心和赞许,经常安排她参加项目会议,并让她做汇报,会议上也总是帮她介绍领域大牛认识。
王晓丽办公桌子上贴着这样一张纸条“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要走的路我勇往直前”。
今年五一假期,王晓丽给自己放了个假,她远飞法国去见刚刚转成自己男友身份的老朋友,这位朋友预计在年底完成博士后学位回国工作。如果顺利,他们将在年底举办婚礼。
我是可忘·,关注点赞我,让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