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教育圈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体制内的教育从业者,给孩子选择了体制外路线;而一些体制外的教育人士,却反而给孩子选择了体制内路线。
有一位留学欧洲多年的老师,曾在全球500强企业任职近10年,后回国从事国际教育传媒工作,目前是魔都教育机构合伙人。她写过一系列升学干货类文章,被无数家长真心打call。
今天,她很坦诚地想和家长朋友们说说,她怎么安排自己孩子的升学路线。
本文来源:公众号“爱知教学园地”(ID:aizhijiaoxueyuandi)优秀教育类公众号,名师云集,每天分享大量独家好资源,助孩子优学习、聪明玩!
........................................
很多朋友问我,“你是做国际教育的,是不是也给自己小孩规划好了体制外的路线?”
还就真不是。
我家小孩目前中班,读对口的公办幼儿园,小学会去读对口的徐汇二梯队公办小学,按目前的规划,是打算一路沿着体制内上去的。
其实,体制内外的教育路线,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都是每个家庭基于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我也想从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聊聊我为什么会坚定地给孩子选择体制内路线。
经济实力是关键
升学路线千万条,经济基础第一条。
教育也是一种消费,给孩子做升学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财务规划。
我们家是典型的工薪层、双职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工资奖金。虽然勉强也能算中产,但面对国际教育高昂的费用真的是挺吃力的。
其实,就算是企业里的一些中高层,要承担孩子国际教育路线的开销也都不轻松。
我有一位前同事,10年前年薪就将近百万。孩子一路魔都体制外名校,前年考上美本前20名的一所好学校。可我们还没来得及恭喜,他就苦笑:“本科读下来就至少要300万,还不算硕士,我还得加油干啊!”
这个收入档次的人,面对留学的费用都不敢小觑,更何况我这种普通工薪族。
我们先看看读个美本到底要多少钱。
首先,美国的大学受到国人追捧的都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要分本州学生和外州学生,中国小孩缴费要随外州的,所以公立大学对中国小孩来说也完全不便宜。
下图是普林斯顿的收费标准。一年交给学校的学费、食宿费用是75K,单位是美金,这还没包括往返机票、零花、参加party开party等等的费用,一年打底8万美金。普林斯顿贵为美国第一的学府,它的收费还真不是最贵的。
性价比最高的上海双语高中的收费标准,一学期65K人民币,一年学费13万。
这已经是非常便宜的学费了,叫价到30万一年的国际学校,也很正常。而且这都是最最基本的费用。
上国际学校,谁还不需要个托福、SAT考试,1000元/小时打底,找个双语学校的学科老师补课600-800元/小时,非常正常。
想走海外路线,夏校、背景提升能少得了么,都是一次就得大几万小几万的事情。
最重要的,这些费用都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消费,真的从幼儿园一开始就走国际教育路线的,要做好持续近20年的准备。我有个朋友以前想着卖一套房给孩子上美本,结果看着自己外甥入坑之后,倒吸一口凉气说,“这哪里是卖一套房的事啊,这是要卖两套房。”
如果细看国际教育的费用,你就会发现,这真不是靠卖房子能解决的事情。
当然了,现在很多中产家庭,精打细算撑一撑也不是完全够不着。这个就看每个家庭的选择了。我个人是非常怕勉强去做事的。
把家里的钱都砸给孩子,孩子的心理负担也是很重的。
我有一个学生,他就觉得自己上双语学校花了家里很多钱,心里很过意不去。有一次,他爸爸带他去骑马,本来还挺高兴的,但是临行的时候死活不肯去,他爸就问他,“怎么说得好好的就不去了呢?”,他说,“我不去了,骑马太贵”。家长就劝孩子说,“这些不用你操心啊,我们都有安排呀。”但孩子就是不肯去。
在这种家庭里,很容易形成一种氛围——家长为孩子倾其所有,也不指望孩子怎么样,就想让他上个名校(或者说学习好一点,哪怕努力一点积极一点也行),但是孩子偏偏又做不到。这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挺伤的。
当然也有家庭处理得好的,这都不能一概而论。但就我自己而言,我不希望因为孩子上个学,影响了全家的生活质量,我自己也不希望长期承受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我希望大人孩子的心态都是轻松的。
这两年,除了经济考虑以外,还有国际局势变化的风险考量,这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论述过,这里暂不展开。
总之,这是我选择体制内升学路线的首要原因,基于自家的经济条件和风险控制,如果直接走海外升学路线,我觉得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游刃有余地应对。
体制外的优势
真的那么突出么
从一线工作观察来看,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大概有这么几种想法:
换个赛道,多花点钱,让孩子少遭点罪,少刷点题;
崇尚国际教育的多元性,孩子可以接受全人教育(艺术、音乐,获得学科以外的机会,为未来准备的教育),有更多的可能性;
上更好的大学;
登上更大的舞台,视野更开阔;
家长可以少插手一点孩子学习的事;
……
一开始进入到国际教育圈子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些内容是国际教育的绝对优势,但现在我却不这么觉得。
先聊聊刷题。
从大众普遍的观点来说,我们一般都觉得中国孩子理科还是都挺不错的,不太清楚行情的人,总觉得SAT数学拿满分800分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上海最顶尖的双语学校的前20%的学生,SAT数学也要考2、3次才能拿到满分,这也是十分正常的。甚至也不少学生最后就是760这样的分数。
这个分数也不错,也不耽误总分过1500,也不耽误去申请顶尖美本。但是你要细品一些双语学校孩子的SAT数学备考过程,可能真的要准备点降压药,速效救心丸啥的。
来看一个这样的解题过程:
x=64-9
x=
没头没尾,根号就敢这么直接拿掉,这就是上海某二梯队双语学校、不刷题、12年级孩子做的数学题目。若非亲眼所见,真的不敢不信。
老师不可能没教过,但做成这样,明显就是练习没有做到位。一年一年的知识点,没有夯实好,一学期扔一半,到了12年级可不就是前面说的样子么。
很多双语学校的练习都很少,老师也推不动孩子去做练习。而且双语学校,往往没有教材,老师的讲义也不知道是老师没给还是学生不打印,复习的时候都不容易抓到东西。
除非家长自己在家里狠命抓,不然别指望小孩子的自觉性。前阵子我看到有位妈妈写的转轨文章,也印证了这点。
其实,几所顶尖的双语学校,刷题不会比体制内少;而二三梯队不刷题的快乐教育双语学校,就要靠家长在家里盯着。
总之,要想学习扎实,大量的练习不管体制内外都是必要的。
再说说全人教育,有句说句,不少体制外学校确实做的要比某些体制内学校好。
首先,从时间分配上,国际化学校在各个学科和考核的分布来说确实是更均衡。
其次,体制外学校在设施上,也更高级。我去访校的时候,看到人家一排排的独立琴房,穿皇家蓝窄领西装超帅的老师一对一进行乐器陪练,我当然也很羡慕,一年20万砸下去,孩子确实高级。
但全人教育,学校重要,家庭也有责任,学校那么好的资源,孩子真的懂欣赏和懂利用么?
大人听孩子说音乐作业,觉得超棒,但很多孩子想的是怎么能赶紧把这无聊的事对付完。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我比较倾向于家庭熏陶。
语言(英语和语文)、音乐、艺术,至少这三样想有修养,都是对孩子视觉时间和听觉时间的“抢夺”,就是多听多看,久而久之,自然能get difference。这件事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作,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
比如说,我们家小孩最近学钢琴了,我们全家都以迎接一位新朋友的心态来对待钢琴,每天每个人都会主动跟它说说话。
孩子练完琴,我会紧接着去练一会,我也会练得很认真,一边还说,“原来这个火车的声音是通过这样的节奏模拟的,原来音乐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描绘生活。”
每次我练好,爸爸就赶紧上去练习,他的兴奋点在于,为自己能走进音乐而高兴。我们还会跟孩子一起读音乐绘本,睡前、早起一起去听钢琴曲。
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也很简单,完全沉浸在一种自我探索的喜悦中。孩子至少在音乐起步的时候,没有什么抗拒情绪,上课、练习都算坐得住。
关于美术,我们家有很多画册,爸爸买回来一些名画海报,还会迫不及待地给孩子看,并且说,“你问问妈妈,这些画是什么,她一定都知道。”孩子马上也会说,“我要临摹。”我就会带着她去画画。
在我看来,家庭的状态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是孩子面对学习的态度,家长在各科的水平高低并不是核心问题。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朋友说,“你看妈妈在带孩子写作业、练字、吼孩子,我在旁边也不能玩手机啊,‘装’个人旁边看书吧。妈妈教育孩子,我也噤若寒蝉。”
家庭对待各种学习的方式,会更多地会影响孩子。孩子终将是家长的复刻。
这就是第二点,我对全人教育也没有执念。而且现在体音美也进入中考,体制内的教育也会日趋完善。
第三点,关于什么是更好的大学,怎么样叫视野开阔。我觉得这个定义就更加模糊。
我当年在外企工作的时候,部门里有个国内名校毕业的同龄人。
他有次对我说,“我觉得你到国外上大学,上的挺亏的,花了这么多钱,性价比一般。”
讲真,我觉得他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工作上人家做PPT、演讲、海外交流也都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而且有一个庞大的同学圈、朋友圈,而我们这种海归在国内的人脉圈子上就很吃亏,从能力上讲,也没觉得自己有啥优势,甚至我觉得国内高校毕业的同事更接地气、更熟悉规则,职场升迁得更迅速。
所以,我总觉得,人跟人本身的差异,远远要大于在哪里上大学的差异。因此,我对这些比较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执念。
当然,这里只是说我对选择国际教育没有执念,绝对不是说国际教育没有优势,体制内外各有千秋。
清晰的学业策略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有哪一种教育路线是完美的,不管选择哪种教育路线、哪一所学校,家长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教育的核心内容。
我是希望自己孩子长大后,能有机会到国外留学,开开眼界的,但不一定是从小就走体制外道路;另外,我家是妥妥的普娃一枚,小聪明有一点,但畏难情绪明显,什么都喜欢但是要下苦功夫了就会逃避。
这样的孩子,在学业上的安排,我有三个原则。
1. 长线抓英语。
很多家长会说,在体制内学习,英语的要求是低的,然后在初中的时候把高中英语都搞定,高中专心其他学科。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思维方式和逻辑探究深度,维根斯坦说,“你的语言所及,即你的世界所抵。”不同的语言在锻炼逻辑的时候有不同的展开方式,学习也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之所以在西方教育中,二外、拉丁语很重要,是修养高的一种标志,它的目的是在于帮人打开世界,追溯本真。语言的学习,可以让人收获站在世界各地不慌乱的自信。
因此,我会愿意在英语上让孩子下功夫。我希望孩子将来,不管是高考党还是出国党,她都能灵活运用英语去阅读各类文献、去行走世界。
2. 分层管理数学学科。
我的孩子还比较小,我还没有办法预判她将来的走势。但我很明确的一点是,一定要因材施教,不一味地为了升学去鸡数学。
我认为数学应该是按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来区分,而不是奥数和普通数学这么分。真正的竞赛是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前5%的人,一直在提前学。
这里说的天赋,一方面当然是智商上的优势,起码是能学得明白的,但同时还得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能一天坐在那里6、7个小时像运动员一样刷题的孩子,才能称得上天赋。
所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奥数要学点,这是好事。小学奥数其实和校内不是分开的两条线,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低年级校内很多题目,都有奥数的影子。
但对普娃来说,不需要在奥数上投入太多时间精力,也不用奢望那些最顶尖的数学竞赛。
普娃最基本的两个层次是培优和不培优。培优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的。我朋友家的孩子就在校外培优,但课内成绩就是C,后来果断把校外培优放缓,转攻课内书本练习,期末娃立马就是A。
数学这个东西走稳再跑,来得及。慌里慌张往前冲,基础不扎实,上到上边断点太多,成绩是肯定上不去的。
远的不说,就说计算搞不扎实,再有数学思想,到高中是能答得完卷么?
在小学阶段,甚至在初中阶段,能把语言学科和数学学科基础打好了,学习习惯——课前复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搞好了,孩子到高中问题也不会太大,转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点,我觉得比学科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一些钝感。
现在有些孩子实在是太挑老师了,动不动就老师不好,我学校的东西不要学了,家长就忙着給转学。其次,要有孩子的天真,有些孩子实在是太少年老成了。我有个学生,跟他讲要多运动,他说,“我就躺平了,我家遗传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不管哪种教育路线,孩子都会遇上好老师也都会遇上不好的老师。
有个双语学校的老师特别偏袒一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的家长是局座,这个孩子去拉人家女孩子的辫子,老师非但不批评他,反而批评女孩子去招惹了这个局座家的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体制内受这种背景因素影响大,国际学校大概好点,其实才不是。许多体制外学校里非富即贵,普通家庭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教育路线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过程到底还是父母在掌舵。
教育还是个一家一策的事,不同孩子、不同条件、不同时间节点,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很乐意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孩子升学路线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