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身为父亲,对孩子多一些自主,少一点控制;多一些理解,少一点粗暴;多一些关心,少一点缺失。
作者:英子时光(爸妈精读专栏作者)
前几天,一则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湖南一位男子,在儿子班的家长群里盗领了30多名孩子的生活费,出逃外地后被警方拘留。
原来,这位男子网贷到期被催债。当时他看到儿子的班主任在家长群提醒家长交生活费,一个个家长就在群里发了生活费红包。
这位男子看到这么多红包就起了歪心思,一连领了30多个红包。随即他立即退群,并将班主任拉黑,连夜逃往外地。
后来他利用盗领的钱还了2000元网贷,再用剩下的钱参与赌博,输了精光。
网友纷纷指责这位男子没有资格做爸爸,借了不合法网贷、故意盗领、赌博,每一条都是罪,他还条条都占。
都说父爱如山,但摊上一个自私自利、寡廉鲜耻、有不良嗜好的父亲,还不如没有,做他的儿子真是太可悲了。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可见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呀!
如果说好爸爸是孩子的超级英雄,那不靠谱的爸爸就是孩子的超级灾难。
控制型爸爸,
把孩子培养成自卑的懦夫
作家卡夫卡的父亲控制欲极强,他把卡夫卡看成附属品,觉得儿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摆弄。
父亲曾当过兵,喜欢用军人的一套要求儿子。
卡夫卡完全要按照他的意愿生活,幼时就要走军步、行军礼,稍有不慎或做不到位就要挨训。
卡夫卡的想法和诉求从来得不到父亲的支持。选专业时,卡夫卡想学文学成为一名作家。
父亲当即对卡夫卡冷嘲热讽,一脸的鄙夷和不屑,居高临下宣布:你必须去读法律,违令者,斩!卡夫卡只好去学了毫无兴趣的法律。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原生自卑”,一般发生在童年,是被父亲过多的否定导致的。
还有一种“次生自卑”发生在成年,很多人在“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中交替进行,形成自卑人格。就比如卡夫卡。
卡夫卡的生活充满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一直无法摆脱父亲的阴影。这种生活状态让他的一生郁郁寡欢,41岁孤独终老。
卡夫卡是不幸的,始终被他父亲的意识控制。但卡夫卡也是幸运的,工作后,他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反抗武器——文学创作,在文字中救赎自己,留下《变形计》等不朽佳作。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控制欲强的父亲:孩子想报篮球班,爸爸让孩子必须学奥数;
孩子想学天文学,爸爸却让孩子学医;孩子想穿时尚的衣服,爸爸觉得标新立异,必须换回……
控制欲强的爸爸,像卡夫卡父亲一样,经常对孩子发号施令,总是否定孩子。不符合爸爸意愿的事情,一律不准。
这样的爸爸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木偶来操控。久而久之,孩子也否定自己,成了一个自卑的人。
粗暴型爸爸,
用最绝望的方式教育孩子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封求助贴:
“儿子11岁,变得脾气暴躁、易怒,有时会歇斯底里吼叫,甚至摔椅子,学习退步明显。快要期末考试时,他拒绝复习,一说学习就不耐烦。
孩子爸爸的脾气很暴躁,孩子不听话时,爸爸会歇斯底里地打、骂、摔。孩子性格比较刚硬,父子总会掐起来,导致家里天天鸡飞狗跳,一家人身心疲惫。”
爸爸会打骂摔东西!难怪孩子会摔椅子!可见,孩子的行为是从粗暴的父亲那里学的。
孩子的学习已经喘不过气,还要天天面对父亲的吼叫、摔东西,心里早就蕴藏着对父亲的不满,对家庭的不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对父亲充满怨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一个粗暴的父亲,孩子是什么感受?
一位身受其害的网友回答很骇人:想让他(父亲)死,被车撞死,然后我们一家人获得赔偿过上好日子。
回答很偏激,但也暴露了孩子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暴力有多么的排斥和痛恨。
有些父亲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老教条,平时对孩子凶巴巴,不是打就是骂,这样教出来的大多都是问题孩子。
去年黑龙江的一位男孩因偷别人的手机,被父亲用电源线抽打,线打断了,又用扫把杆继续抽打。
狠狠的抽打持续了近两小时,直到孩子出现休克状态,才把孩子送到医院。
可已经回天乏力,孩子就这么走了。粗暴的教育不仅让这位父亲失去了儿子,而且他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有人说:爱会遗传,粗暴也会遗传。最让人绝望的就是粗暴的教育方式。
心理学家格林斯潘说过:
成长在暴力倾向严重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对别人发起攻击的可能性要比成长在温和家庭的孩子高出近五倍。
如果爸爸经常对孩子使用暴力,那么孩子会模仿父亲的行为,遇到不如意时也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害,还有可能走上违法之路。
甩手型爸爸,
父爱的缺失成为孩子一生的痛
生活中有一种父亲,对家里的一切不管不顾,如同一个不折不扣的甩手掌柜,外面的酒局牌局却场场不拉下。
在这些父亲看来,男人就是天生的一家之主,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下班回家捧着手机葛优躺,需要他陪孩子做作业,就借口工作忙溜之大吉。
难道真的是“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其实工作忙不是拒绝陪伴孩子的理由,负责的爸爸无论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也会挤出时间来陪孩子。
《小舍得》中欢欢的爸爸夏君山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在业界名声响当当。可是不管工作多忙,他都把陪伴孩子作为头等大事。
女儿数学成绩不好,他整个晚上和女儿一起分析原因,然后每天辅导女儿,帮助女儿提高成绩。
当发现培训班的老师讲课太快,女儿不适应时,他不辞辛苦代替女儿去培训班上课,回来后再耐心地讲给女儿听。
周末,只要孩子有空,他就会带孩子们外出游玩长见识。
有专家说:陪伴孩子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每天有十五分钟的高质量陪伴,长此以往,孩子就可从爸爸的陪伴中获益良多。
所以陪伴并不是要时时和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和孩子及时沟通,彼此关心,建立和谐的亲情氛围。
徐州画家李政辉在繁忙工作之余,每天用一幅画来记录孩子的成长,每幅画用时长则2小时,短则30分钟。一年365幅画,画满了厚厚的7册速写本。
“既然时间无法停止,那就让画面定格。”每幅画里看到的是女儿的千娇百态,隐藏的却是父亲千回百转的爱。他说和女儿有十年之约,会一直画下去。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一句话: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因为任何职业都可被替代,唯独父母角色无可替代。
是的,父爱不能替代,爱孩子就多陪伴孩子。父爱的缺失,是孩子一生的痛。
爸爸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优秀的孩子,
是父母一生最大的财富
李嘉诚曾经说:一个人事业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遗憾。
确实如此,优秀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财富!
为了孩子,爸爸们披荆斩棘,驰骋职场,却忽略了孩子!
他们说:我这么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孩子呀!可他们却忘了,父母的修养和教育,才能真正决定孩子的性格和人生。
有人说一个好父亲的作用,相当于十个好老师。与其未来忏悔,不如当下警省。
高尔基说:“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他们。”
身为父亲,对孩子多一些自主,少一点控制;多一些理解,少一点粗暴;多一些关心,少一点缺失。和孩子做朋友,为孩子营造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希望爸爸们能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心中的标杆!
作者简介:英子时光,富书专栏作者,用文字记录心情,温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