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各位同学,(我)这么老的王子,看来做不了国王,是被废黜了的(王子)。我还是先要说句非常抱歉的话,特别是坐在前排的同学,你们忘了戴防毒面具,我如果不抽烟就萎靡不振了,那么,有违今天的规则,请大家原谅啊,先让我抽一支!”
这是王德峰教授在网上一段讲座的开场白。
无意间刷到这段视频,请原谅了我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哈哈……
看一遍不过瘾,回放三遍,笑到手抖。
说实话,当看到王德峰教授点起香烟的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这个人物身上的魅力、一种不同于“常人”的魅力。
“宝藏”教授王德峰身上,究竟还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的故事。
王德峰教授:你们不是在等待我,你们是在等待哲学
“你们在等待哲学。”
这是王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时讲的一句话。
很多人都知道王德峰是哲学教授,但是却并不清楚他本人在上大学之前曾是一名工人。
当年从初中毕业后,王德峰被分配至有色合金厂成为了一名电焊工。
和周围的工友不同,当别人谈论“今天吃什么、穿什么?”时,王德峰却在一边默默地背着舒婷的《致橡树》、《思念》和《这也是一切》。
高考恢复后,王德峰顺利通过考试,成了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本科毕业后,他曾担任过哲学译著编辑。
后来,王德峰又相继攻读本校的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专业。
拿到博士学位后,他选择留校任教,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著作选读”、 “美学原理”、 “哲学导论”、“艺术:哲学”等课程。
其中,“哲学导论”曾获上海市精品课程,而他本人也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的称号。
今年,是王德峰执教的第31个年头,他说:“后半年我将离开复旦大学的讲台,正式退休。”
那么,在学生眼中,这位大学教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的“存在”呢?
上过他课的同学都知道,王德峰平生有两大“爱好”。
一个是抽烟、一个是古典乐。
上课时抽烟,他调侃让前排的学生戴上“防毒”面具,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尤其是自己身为人师。
办公室抽烟,与人交谈,他总是香烟不离手,刚开始还有人疑惑,渐渐地大家都默认了这种行为。
有人质疑老师上课过程中抽烟不好,谁愿意当空气净化器。
可王德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不抽烟,思考可以进行,但是进行得不顺畅。”
堂堂大学教授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除了王德福,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了。
不过,王德福抽烟的画面倒是让我想起了《觉醒年代》中北大教授辜鸿铭边抽烟边给学生讲“中国人的精神”的情节:
现场肃静,听者屏气凝神,烟气缭绕丝毫不影响教授发挥。
相反,讲到精彩处,辜鸿铭还会赢得场下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据说,在复旦校园,很多其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喜欢听他上课,听讲的内容倒在其次,主要是亲眼目睹一下他的风采。
王德福深受学生们爱戴,因此,被冠以“哲学王子”的称号。
“王子?”
哈哈哈……
请原谅,我又忍不住笑了。
聊完香烟,再来聊聊古典乐。
听古典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有点“有心无力”。
为什么?
就拿我来说吧,一堆乐器,时而扬起、时而低沉,闹哄哄、乱糟糟,我完全听不懂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思,就算我看一下乐曲的名字,还是无法把我听到的声音和曲名联系在一起。
可王德峰教授不一样。
他说:“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应当被称为思想家。”
莫扎特开始思想的时候,就是音符来了。你不能逼着他写论文、写诗,他对世界、人生的感受在他那里直接就是音乐。
王教授的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人爱写作、有人爱画画、有人爱谱曲,这些表达方式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其目的都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
但是,对伟大作品的体验(音乐)却因人而异。
王德峰说他在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有的地方非常难读。
但是,后来听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时候,想到海德格尔书中讲的“在世界中”,终于理解了:
“在世界中”不是在世界这个空间中,而是周围的一切都跟我的生存联合在一起,它仿佛被我的体温捂热了。
哲学“王子”的境界,我这辈子恐怕都难以企及。
“怪人”王德峰:不用手机、不上网
除了爱抽烟、爱听古典乐,王德峰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
不用手机、不上网。
很多人疑惑,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与世界隔绝呢?
对此,王德峰解释说:“我是刻意为之。”
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有两面性,它使人们不受时空的约束无限度地交流,但同时也使我们脑子里装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碎片化的时间不利于一个人长时间去集中完成一件事,我不愿意被网上的信息左右,我真正关心的是我的学术。
堂堂大学教授,不使用网络,究竟如何办公呢?
王德峰承认,自己曾有过被逼着上网的经历,因为要看邮件、看学校的通知。
但是,比起别人整天“上网”,他更习惯用“下网”来保持他与电子产品的距离。
真是人间清醒王德峰啊!
尽管本人拒绝使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是,王德峰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被更多人熟知,却恰恰是因为网络的造就。
关于自己的走红,王德峰说了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他走在弄堂,被一个老太太给拦住了,她对王教授说:
“我天天在听你的课!”
王德峰教授的粉丝层次之丰富、受众面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对此,王德峰本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德峰有过一段关于“教师”这个职业的阐述:
他说:
教师只是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顺带讲给你们听。我自己在研究,你们是在“偷听”,恰好听到。
原来,在王德峰眼中,自己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教育者,而是一位终身的“学生”。
有幸能够听到他课的人,只是听到了他关于“哲学”和“艺术”的心得体会,仅此而已。
读者朋友们,这样的教授,你们喜欢吗?
欢迎留言讨论。
良心写作、持续奉献优质好文,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分享关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