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常常给人一种“一看分数,两处发愁”的感觉——愁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
相关部门在网络上征集关于各个学科的建议时,有不少人倡议取消中小学英语,或者把英语踢出中考。
这些人中,既有吃过英语的“亏”的曾经的学子,也有目前为人父母,每天看自己孩子饱受英语折磨的爸爸妈妈。
英语为何如此“招人恨”,只是因为大家都学不好?
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热爱英语的。去街头做个采访,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不想学,但没办法。英语为什么如此“招人恨”呢,只是因为大家都学不好吗?其实并不是。
◆英语难学确实是它不受待见的主要原因
英语和汉语无论是从语法上还是语用习惯上,都与汉语相差甚远。而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往往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归纳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学习英语比较困难。
而且语言学习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词汇。英语的词汇需要学生一点一点积累,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见到学习效果。
而且英语在中小学阶段,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学科而不是交流工具,学生学习时更多的还是机械的“背”、“读”、“写”,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加大了难度。
总结下来,学生学习英语入门难,耗时长,学习时也很难收获趣味,所以学生们不待见英语也是情有可原。
◆英语学习周期长,但却并不实用
另外,英语要想学出成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短期是不可能的。但英语学习周期虽长,但在生活中却并不实用。
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它主要就是为了不拉低分数,考个好成绩。学生出了校园,基本没机会使用英语了。
而且即使很多高分考生,口语能力、听力能力也并不是那么优秀。所以英语在中国很容易沦为“考场上的语言”。
◆作为非母语,它的地位太重要了
更让学生、网友们感到不理解的是英语作为非母语,地位太过重要的。不仅位列三大主科,而且英语在所有升学考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流水的考试,流水的科目,唯有英语是铁打的。
而这种语言的传播的背后却伴随着流血与殖民。这让我们的学生情何以堪呢?
中考英语有望取消?官方回应:短期之内不会
虽然英语如此“招人恨”,学生们甚至“恨”得合情合理。但据官方回应,短期之内,英语并不会被踢出中考。
不过目前已有不少省市针对英语考试做出了改革。比如辽宁省就公布公告在中考中减少英语分值20分,将这20分调整到别的科目上。
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势:英语的重要性在降低。所以将来英语被踢出中考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国外的汉语学习热潮也愈演愈烈,不少外国人开始到中国来定居谋生。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文化输出的成功。所以英语的地位被汉语取代,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要想考个好大学,英语差真的会成为威胁学生总分的短板。所以学生还是要现实点的。
正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学生目前只能把取消中考英语这件事当成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不能认真对待它。
结语:归根结底,英语是一门暂时还在服役期的语言。学生虽然讨厌它,但是它的地位却是不能被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