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不知道大伙对英语这门课是什么印象,反正我在高中之前,英语成绩一直就没好过。
到底有多差呢?
这么说吧,150分为满分的试卷,我都能考得都还没有血压高。
要不是到了高中后突然开窍,估计高考时,考个二本可能都费劲。
虽然我最终是熬过来了,也熬出来了,但是对于英语这门课,始终都是无感。
尤其是在为了英语四六级,天天起早贪黑地背单词时,更是越学越纳闷,为什么非得去学一门别人的语言?
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希望能降低英语的考试分数。
毕竟怎么想都觉得把它跟语文、数学并列为三大主课,有点过于重视了。
其实和我有类似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些年,建议降低英语权重,甚至把英语降为副课的声音,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那么英语的主课地位到底该不该降低呢?
别急,在今年的中考方案里,辽宁省就做出了变化。
辽宁中考变革
今年辽宁省的中考,变化不可谓不大。
在分数调整方面,物理、化学、生物有所降低,历史、道德与法治略有提升。
而美术、劳动教育、体育与健康,以及音乐,也纳入了考试科目。
而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英语满分“直降”20分了。
在消息公布后,省内省外有不少人都在欢呼雀跃,仿佛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重点高中的大门。
这可以理解,因为细微的改变,可能代表的就是趋势。
而如果这种趋势形成了的话,那么推广到别的省份,甚至对高考产生影响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持续了20多年的英语热,要开始降温了?
降温英语有理,但不该不学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支持给英语降温。
因为“海淀4岁的孩子1500词汇量不够用”这种事,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还不如说是过度的透支。
毕竟想要赢在起跑线上,那需要学的也远不止英语这么一项啊。
所以让英语的热度回归合理的区间,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英语能不能降为副课,能不能改成选修呢?
我觉得是不行,举个例子。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还在抱怨学英语没用。
但是作为工科生,到了大四和研究生阶段之后就会发现,幸亏当年英语底子打得好,要不然,光是查个文献,就差不多得要了亲命了。
你可能会说,文献不是有现成翻译好的吗?
确实有,但是已经翻译过来的,绝大多数都过时的东西,价值不大。
如果想走在学科前沿的话,那还是得直接拿到第一手资料。
说到底,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还是需要主动向国外的研究成果学习。
尽管将来我们大概率会在各领域中领跑,但是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这中间需要时间。
至少,在现阶段还不行。
所以,把英语降为副课,或者改为选修的话,暂时还不合适。
即便是辽宁省中考降低了英语的分值,而且其他地区也可能会在来年效仿,但是英语的地位并不会一落千丈,只会缓慢调整。
高考英语会不会降低权重?
中考降低了英语的权重,那么高考呢?
其实这事挺难说的,因为如今高考的录取率,非常的高,绝大多数的普高生,都能考上大学。
在考上了大学之后,对于很多专业来说,暂时还不能对英语的作用视而不见。
那么在大多数高中生将来都能用到英语的情况下,该如何去调整英语的权重,就和中考的调整显然不是一回事了。
在我看来,降低英语的权重并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英语作为主课,独占150分的权重,确实或多或少地也影响了一些偏科的人才。
就拿我的大学同学来说吧,光看高考时数学和理综的话,不少人都有985、211的水平。
但是加上了英语后,就差出了档次。
而且受制于教育资源的影响,你会发现大多数来自于农村的同学,英语水平普遍相对偏低。
这显然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至于在大方向上是否是利大于弊,也需要审慎地去权衡。
或许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和教育方向上的调整,英语这门课,会在合适的时候得到一个合理的定位。
写在最后
虽然英语的重要性,会随着我们学术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是客观地说,对国际学术界主动学习、取长补短,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毕竟,这相对于闭门造车来说,终归是一条捷径。
所以英语,还是要学。
但是,像那种让孩子从小就用英语对话,没事就battle个词汇量的事,该落幕了。
如果还是拿英语水平作为鸡娃的重要参考项,那么一个过度透支,开始厌学的孩子,也只能成为家长短暂作秀的工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