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体现在细节中,有些本能的反应也是出于关注和望子成龙的希望,但在孩子看来未必如此,他感觉到的可能是伤害和勉强。
我们常说“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他们确实不善表达,一颗炙热的心有时到了孩子那里,也成了“冰霜”。
这样其实挺可惜的,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到了三十而立或者当父母的年龄,才与父母和解,真正放下心里的埋怨。
何不将爱大胆表达出来呢?何必让孩子误会或受伤呢?
这5种看似常见的行为,实则很伤孩子
以下5种“中国式家长”常做的事情,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请反思纠正。
1、当面夸别的孩子,贬低自家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应该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噩梦,比如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别人家的孩子真听话,别人家的孩子最聪明。
这样话语看似在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实际上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对自己的关注不够,甚至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常被贬低的孩子易出现自卑心理、报复心理,这样的负面情绪长期堆积,必然有一天会迎来爆发。孩子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行为过激、情绪过激等等。
综艺节目《少年说》的某一期,一名叫袁璟颐的中学生,站上勇气台吐槽妈妈总拿自己和班级里的女学霸比较,完全看不见自己的努力。在她与妈妈的对话中,永远离不开“别人家的孩子”。
袁璟颐的善良、乐于助人,在妈妈面前简直微不足道,还比不过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她在现场发自内心的呐喊引发广大的深思,也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她哭着跑下台,样子十分让人心疼。
2、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不想做某事时越是强迫逆反心理更强。
比如遇见熟人孩子正在观察,父母就要求孩子赶紧叫人,突如其来的热情反而让他抗拒,而后被父母贴上“胆子小”、“害羞”、“内向”的负面标签。
孩子也会觉得被伤害了自尊心,一时间不知所措,下次遇见相似的情况打心底里委屈。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每当孩子之间开始抢玩具,家长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教育不当,非逼着孩子把玩具让出去,哪怕这是他的,对方才是争夺的一方。
父母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尊重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适当给出引导就可以了。
3、轻易说孩子的隐私
父母之间在一起聊的话题,基本上都是孩子,然而很少有家长会从孩子的优点说起,大多都是糗事。
比如某个家长起头说“我家孩子在幼儿园还尿床呢”,马上就会一呼百应,其他家长跟着说:“我家孩子也是”、“你别看我家孩子在外面听话懂事,回家就可淘气了”、“我家孩子更淘气,可任性了”。
孩子在旁边听着脸色通常都很难看,可没有父母会注意。
还有就是尽量别让孩子当众尿尿,应该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让孩子对自己身体有了解,也学会保护自己。
4、过度干预孩子间的矛盾
替孩子出头、帮孩子做决定,是很多父母的下意识做法,但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孩子自己解决。
家长不要总觉得自己力量很大,能帮助孩子,干扰孩子的思考、误导孩子自身的喜好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真正喜欢,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争取,父母要做的就是观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看看孩子是怎么解决的,在适时的时候引导孩子做出内心的选择即可。
遇到挫折,则用正面的语言让孩子更好地释放情绪,不过分沉溺。
5、当众或经常性指责孩子
父母最擅长的就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仿佛孩子做什么都达不到标准,然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和批判,让孩子的情绪很紧张。
而且父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越是被指责的孩子心里的抱怨越多。
如果孩子真的犯错了,父母应该高兴,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提出建议,这样他下次才不会再犯。
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就教他如何用抹布擦干桌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让他自己打扫。
爱孩子不仅仅是有效的教养方式,也要注重各种细节,让孩子和自己处在一个轻松的关系状态,敢于表现自己,释放内心,这样他才会完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