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表达出来的感受,不被理解,不被看见,甚至被否定,被打压。
孩子渐渐就会在迷茫中失去自我,失去幸福的能力。
——鹿妈
◆◆ ◆
作者 | Ms懂
同事欣欣最近很苦恼,因为儿子洗澡的时候总是哭闹,歇斯底里地反抗。
几个月过去了孩子还是不愿意进澡盆,闺蜜咨询了很多人。
有的说孩子还小,可能怕水;
有的说多放些玩具,让孩子感觉洗澡好玩就行了;
有的说可能孩子怕滑到,放上防滑垫就好了......
同事逐一试验,结果孩子还是不愿意。
也有的说可能是水温不合适,可是婆婆和保姆阿姨非常确定地说自己试过很多次了,不存在烫的问题。
为了弄清原委,同事决定自己亲自给孩子洗澡,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出所料,孩子一听说洗澡,就激烈反抗,对妈妈也毫不买账。
好不容易进了卫生间,孩子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一边喊烫,一边往后缩。
“烫”这个词是孩子几天前刚学会的,之前虽然他知道什么是烫,但他没办法表达出来。
同事试了一下水温,并不烫,但还是跟孩子说:“你可以玩水,自己决定是不是进澡盆。”
孩子用脚撩了一下水,嘻嘻地笑,却不进去。
同事放他下地站着,用手把水浇到他身上。
孩子居然扶着妈妈的手,试图站进盆里去,前两次都是一只脚进去又出来了。
第三次的时候,两只脚进去了,扶着妈妈的手又出来,嘴里说着“烫”。
第五次的时候,他才终于站进盆里去,也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着用手使劲搓肚子和大腿,就像是要适应热水浇在身上的感觉。
最后才自己慢慢地坐下洗,这次洗澡,他心情始终很好,还和墙上自己的影子打招呼。
那一天,同事明白了,孩子这半年来之所以不愿意洗澡,仅仅是因为水太烫了。
孩子的皮肤娇嫩,对温度比成年人更为敏感,他不是不敢洗澡,而是不敢一下子就接受那么烫的水。
之前,一岁多的他用自己仅有的词汇拼命地喊:“烫!烫!烫!”
而大人们却丝毫不顾他的感受,一边把他往澡盆里塞,一边用更大的声音告诉他:“不烫!不烫!我试过了!”
小孩实在没办法,哭闹、挣扎、大喊,可是他力气太小,哪里挣得开这些大人的控制呢?
难怪每次儿子洗澡就像上刑场一样,同事那一刻潸然泪下,自责不已。
她的孩子受了半年多刑,抑或更久。
在他还没有学会反抗的时候就已经天天被热水烫了,而自己居然一直不知道,还帮着姥姥和保姆训斥孩子,想着各种方式把孩子往热水里推。
作为大人,我们确实感觉水并不烫,但那只是我们的感觉,不是孩子的感觉。
身为一个孩子,连感觉世界的能力都被剥夺了,连确认自己感觉的能力都没有,他能不深深惊恐、绝望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孩子跌倒了,哭了,妈妈赶紧上前,抱起孩子说:“不疼啊,乖,好孩子不哭。这地板是大坏蛋,妈妈替你打它!”
场景二:孩子吃饱了,妈妈说:“好孩子,你正长身体呢,吃这点哪够啊?来,再吃点,乖啊!”孩子不吃也不行,最后被妈妈之追着喂。
场景三:孩子急匆匆要去学校了,妈妈却拦着不放,逼着孩子再穿件衣服。可孩子不觉得冷,不肯穿。妈妈说:“老娘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冻着了怎么办,别不识好歹!”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成年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否定孩子的感受。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杀伤力甚至比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更甚,也更常见。
我曾听过一个很悲惨的笑话,9岁的孩子吃了一碗饭后,问:“爸爸,我吃饱了没有?”
中国孩子从小就在被否定的环境中长大。
李贝罗等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一个孩子从出生到8岁,每天平均会听到35个“不”字。
一个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听了超过5000次“不”。
我想,中国孩子听到“不”的次数会更多。
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饥饿感、冷暖感和疼痛感都不能得到确认,那么,他如何构建自我意识呢?
破碎的自我,又怎会有长久的幸福?
否定孩子的感受,后果有多可怕?
一个人的感受是他自我存在的基础。
对一个婴儿来讲,他用最初的吸吮、抓取来感知外界和自己。
随着孩子长大,各种各样感受的经验一点点累积起来,形成他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感受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父母能够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就能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
而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有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有种不痛叫做你爸觉得你不痛”。
这会让一个孩子怀疑自己感受是否有问题,从而选择逐渐远离和压抑自己的感受,学会听从父母的声音而活,这就让他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或形成一个假性自我。
没有形成独立自我的人,可能一生都需要依赖他人生活。
否定感受与未来成长发展
真有这么大关系吗?
一起来看看这张图:
西格尔博士的大脑理论显示,大脑像一栋两层楼的房子。
一楼负责本能类的基本功能(呼吸、眨眼、打斗、躲避、愤怒、恐惧等),二楼负责思考、道德、想象等复杂功能。
当一楼的“负面”情绪出现时,相当于一楼空间出现垃圾。
哭闹是一种清扫的方法,如果阻止孩子表达情绪,慢慢地一楼会堵得越来越满,当一楼完全堵塞不通时,孩子怎么能找到上二楼的楼梯呢?
所以,这是不是也解释了一些家长的疑问,为什么孩子闹起来说什么都不听?讲理也没有用?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爱跟家长说心事?
这些都可以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上找到根源,从接受孩子感受、用适当的语言沟通开始。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要用压制和否定把房间堵塞,用接受和鼓励协助孩子自己练习清理、学会表达,他们才能靠自己找到上二楼的楼梯。
勇于告诉孩子:“你的感觉更重要!”
我有一个好朋友,从来不能吃甜食,一吃就感觉到恶心。
我们都特别好奇她怎么会这样,她自己也说不清,还以为是天生的。
后来有一次,我俩一起探讨《中毒的父母》这本书,忽然之间,她就泣不成声,回想起自己到底为什么厌恶甜食了。
原来,她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里的人款待客人喜欢用糖水。
有一天姥姥来了,妈妈给姥姥泡了一杯糖水,姥姥喜欢她,也给她喝了一点。
她很喜欢糖水的味道,喝了还要喝,把姥姥杯子里的水喝光了还想喝。
那时,她还小,并不懂得为什么姥姥能喝,而她却不能喝,也不懂得家境艰难,确实是没有条件让她想喝多少糖水就能喝多少。
她又哭又闹,就是想喝糖水。
妈妈无奈,就用一个超级大的杯子装了一杯井水,说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她喝了一口感觉不对,哭着吐出来,说:“这不是糖水,不甜。”
妈妈假装尝了一口,说:“你瞎说,这么甜,还不是糖水?”
爸爸也假装尝了一口,说:“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爷爷、奶奶、姥姥、哥哥每一个人都假装喝完告诉她:“这就是糖水,你喝吧。”
她愤怒到了极点,喝一口,就告诉他们一遍:“这不甜,不是糖水!”
可是不管她重复多少遍,总是得到大家异口同声的答复:“这就是糖水!”
她又哭又闹,那时已经不是为了喝糖水,而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承认,这真的不是糖水。
很自然,那一次她挨打了,当爸爸的巴掌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她感觉到无比绝望。
被打完后,她一个人默默地把那一大杯子所谓的糖水喝完,可能水太多了,也可能是她太伤心了,最后她吐得一塌糊涂。
自此以后,她再也不能吃任何甜的东西,一吃就吐。
那天,她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一直在哭。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么样让孩子感受好?
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觉到困惑和愤怒。
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们要做的是,从自己开始,打破这个遗传链条,勇于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勇于告诉孩子:
“我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感觉,你的感觉更重要。”
这句话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尊重。
尊重孩子的感觉就是尊重孩子身体的界限,尊重孩子自己的体验,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不过,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的感觉与我们的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尊重就更难了。
若想看到孩子健康地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就不应轻易地否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有了所谓的负能量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他可以悲伤,可以发愁,可以愤怒,而后让孩子自己分析这种情绪背后的原因。
那些自幼被不断否定自我感受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刚硬、麻木的人。
他们的情绪被长期压抑,既不会关注自己的真正感受,也不会去理睬其他人的感受,哪怕是爱人和孩子。
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他们也不曾被人理解过。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幸福呢?
那些内心充盈而幸福的孩子,往往是得到了父母理解尊重的孩子。
因为理解产生爱,建立安全感。
而尊重催生信任,利于孩子内心真正的独立。